作者:史遇春 紫禁城骑马的场景,在小说或影视剧作中,大概都有出现过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是有这个印象的,不知道准确不准确? 既然说到这个话题,那么,出于好奇,有没人想过,紫禁城骑马,究竟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假若有,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紫禁城,虽然一说大家似乎都知道,但是,要大家详细说说紫禁城是怎么回事,猜想,大概没有多少人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 基于此,我觉得,在话入正题之前,有必要先简单描述一下紫禁城。 紫禁城的名称,乃是借紫微星垣而起。 依照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说,将天上的星相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 根据中国古代对星相的长期观察,认为紫微垣居于中天,位置永远不变,因此,紫微垣就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是天帝所居。于是,就把天帝所居的天宫谓之紫宫,还有“紫微正中”之说。 皇帝称“天子”,也就是天帝(上天)的儿子。以“天子”所居拟天宫,以天应人,于是,皇帝居住的皇宫,也就被比喻为天上的紫宫。 皇帝出于居住理政、维护其权威和尊严、自身及后妃侍从安全的考虑,修建皇宫。皇宫一般都富丽堂皇,壁垒严密,是一座完整的城池。这座城池,不仅宫殿重重,楼阁栉比,并围有高大的城墙和宽广的护城河,而且哨岗林立,戒备森严,平民百姓不用说观赏一下其中楼台殿阁,就是靠近一些,也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就是所谓的“禁”,意即皇宫乃是皇家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来此。除了为皇宫服务的宫女、太监、侍卫之外,只有被召见的官员以及被特许的人员才能进入,这里是外人不能逾越雷池一步的地方。 明代的皇宫,既喻为紫宫,又是禁地,故旧称“紫禁城”。 由此推测,紫禁城一称,或发源于明代。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在夺取帝位之后,决定迁都北京,随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园1420年)始落成。 由此可知,明朝所建紫禁城其实有两座,一在南京,一在北京。 清军入关后,依然以北京为京师,故而,根据历史统计,北京紫禁城曾经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 骑马,大家都明白,就不用多说了。 紫禁城已说,骑马不说自明,那么“赐紫禁城骑马”,究竟是怎么回事?紫禁城可不可以骑马?谁可以在紫禁城骑马?“赐紫禁城骑马”又是怎样的状况? 下面,就从清人陈康祺的笔记《郎潜纪文初笔》卷二《赐紫禁城骑马》一节说来,看看清朝“赐紫禁城骑马”的详情。 清廷对那些有功于国家治理的年迈之臣,比较优待和礼遇,的确有“赐紫禁城骑马”的制度。 这样一说,似乎一切都清楚了,再说下去似乎也没有必要了。其实不然,有此一制度,这一制度的来龙去脉怎样,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都还未知,可以一说。 清朝的时候,的确有“赐紫禁城骑马”一说,主要是为了优待、礼遇、体恤年迈的大臣。受到这项礼遇的老臣,一般情况,都是由两个人抬着一个小坐椅,老臣安坐椅上,进入紫禁城,办公、面圣、议事。这种形式,也是“赐紫金城骑马”的实际执行情况之一。所以说,“赐紫金城骑马”并不全是大家想象的那样:骑着高头大马进入紫禁城,前去办公、面圣、议事。 笔记《郎潜纪闻初笔》的作者陈康祺早期刚进入东华门时,他曾经问过老辈人: “不是说‘赐紫禁城骑马’吗?怎么都没见骑马,而是人抬呢?” 老辈人回答是: “紫禁城内禁卫森严,大家都很害怕牲畜的性情没法掌握,万一出点差错,冲撞了仪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于这样的解释,陈康祺觉得,似乎不怎么可信。 后来,关于这件事,陈康祺留心,还真看到了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的上谕,大体内容如下: “在京师以内或者京城以外的文武大臣,因考虑到一部分人上了年纪,步行多有不便,所以,朝廷特别降恩,赏赐他们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用来代替步行。可是,朝廷仔细斟酌,那些上了年纪,腿脚不灵便的大臣,赐他们紫禁城内骑马,就是要上个马,他们也还是不方便。所以,经过计议,从今以后,原来已经赏赐可以在紫禁城骑马的各位大臣,因为身体原因,步履艰难的,继续加以恩赐,准予乘坐椅进入紫禁城。大臣所乘坐椅,可在两边绑上短木,让两个人抬着,进入紫禁城,入值当差。” 看过这一上谕之后,陈康祺才清楚,赐紫金城骑马与紫禁城乘坐椅的关系、由来与真实情况。 原来,赐紫禁城骑马也并不是死板的,也是可以随宜变通的。 按照宋代王得臣所著《麈史》的记载: 唐朝时,宰相出入宫禁都是可以乘马而行的。 到了五代,宰相出入宫禁,才开始用檐子(所谓檐子,就是肩舆之类的乘坐工具。唐初盛行,用竿抬,无屏障。唐代刘肃所著的《大唐新语·厘革》:有“只坐檐子,过於轻率,深失礼容。”《宋史·舆服志二》有:“龙肩兴,一名椶[zōng,同棕]檐子,一曰龙檐子,舁以二竿,故名檐子,南渡后所制也。”)。 宋代时,只有文潞公(彦博)因为年纪大、司马温公(光)因为身体不好,朝廷才容许他们乘坐檐子出入宫禁。据说,在宋朝时,享受这样优厚待遇的,只有文潞公与司马温公两个人。 到了清朝,凡是卿贰(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即二品、三品的京官,特成一个阶级,称为“卿贰”。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贰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员,只要年纪到了六十岁,还有那些在外战功卓著的大臣,十有八九,都可以享受到赐紫禁城骑马的优遇。仅此一点来看,清廷对大臣还是比较宽大的。 过于这件事,还可以继续上溯。 《左传》里面就有: 公叔文子老了,乘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去见卫灵公。 猜想,用人来拉车,应该更加感觉到安稳舒适吧。 发展到清朝,就有了朝廷的恩典,赐紫禁城骑马、紫禁城乘轿。这真是养老尊贤的旷世大恩啊! (全文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