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要从道不从君

 传统文化网站 2017-09-20

35.要从道不从君

【原文】小人者,枉1道而取容,适主意而偷说2,循3利而偷得。如此者,其得之虽速,祸患之至亦急。故圣人去而不用也。故曰:“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召也。”

【译文】所谓的小人,歪曲正道而取媚于君主容貌,顺从君主意愿而讨取欢心,沿着利益的道路而只顾得到利益。这样的人,得到利益虽然很快,祸患来得也快。所以圣人让这种人离开而不任用。所以说:“计谋很急而只考虑身边的忧患的人,赶走了就不要召回来。”

【说明】小人,就是服从领导而不服从道路的人。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最重要的不是领导人是谁,而是这个国家,这个单位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任何一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从发展道路的立场上来工作。所以荀子、韩非子都说过“从道不从君”的话。忧患于利益而不忧患道路的人,当然也就是个小人了,对这种小人,明智的领导人应该是不会使用的。

——————————————————

【注释】1.枉:(wǎng)《管子·白心》:“然而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明君圣人亦不为一人枉其法。”《老子·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荀子·荣辱》:“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说文》:“枉,邪曲也。”这里用为不正、斜曲之意。

2.说:(yue)《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诗·召南·草虫》:“我心则说。”《诗·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几说怿。”《管子·小问》:“桓公不说,瞋目而视祝凫巳疵。”《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礼记·中庸》:“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孟子·梁惠王上》:“王说曰。”《韩非子·二柄》:“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这里用为喜悦之意。

3.循:(xún)《书·顾命》:“率循大卞。”《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循山而南。”《庄子·天道》:“循道而趋。”《吕氏春秋·察今》:“循表而夜涉。”《淮南子·本经》:“五星循轨。”《说文》:“循,行顺也。”这里用为顺着、沿着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