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清华学生多数学成后在国外工作为他国服务?

 漫步之心情 2017-09-20

感谢邀请,作为一个留学回国的留学生,能够体会在国内学习国外工作的想法。我认为作为中华民族千年历史,我们从来都会感谢欢迎古往今来为中国效力的外国人,那么为什么说到去国外工作的清华学生却要以狭隘的眼光去看待呢?无论是不是清华学生,出国在外能够在一个非母语国家有自己的一片土地,甚至进入管理岗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实是非常值得人骄傲和不容易的事情。

在国际上虽然清华大学排名在前但在各个国家相比英文学校,非英文学校在找工作时还是会收到不解和质疑。能够在国外工作任职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在去年以前我曾经毕业后在当地市政府工作,与学校课堂里很多华人学生不同,在市政府虽然招聘时强调多元化工作环境,但里面仍旧是印度人,岛人,洋人居多,我所在的部门一层仅有包括我在内6个亚洲员工,3个中国人,其中我所在的Team里有一位来自上海的阿姨,她已经在政府工作了18年,从市政府还是Local Council的时候就在职了,期间部门经理多次希望她能够成为团队负责人,差不多中层的职位,但她还是觉得无法融入当地管理文化所以18年以来一直没有升职,还是在做基础工作。在国外一个团队的负责人,除了团队工作指标占比以外,洋人很注重Team Build 也就是团队建设。在一些节假日或者周五,管理人会想办法组织活动,例如去酒吧喝酒,去吃快餐,去社区做义工,组织办美食分享(就是每人准备一份吃的第二天带过来中午一起分享)各种节日Party,过生日的买蛋糕。这些都是国外考核一个优秀团队管理者的指标。然而中国管理者往往忽视工作指标以外的事情。这就是文化差异之一。习惯所致很难改变,身为一个在国外工作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法融入团队的隔阂感,但包容的企业文化是每个求职者都渴望的。

所以作为一个在中国教育体制下达到顶尖的清华学生,我想他可能也更希望去学习,去感受不同于中国教育下国外工作制度的经历。曾经有一位公司的前辈,曾是清华金融专业毕业,进到了外资事务所中国分部,工作5年身心俱疲,5年工作后身心俱疲,当然不能否认他对比他的同学在投行已经日入斗金的高薪,他的工资如九牛之一毛,但拥有5年事务所的经验再加上清华的学历,去投行追赶他的同学也不晚,但他说“钱”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在5年的工作后只想出国工作移民,受够了国内老板的剥削。他在五年期间并没有考取了其他国家的会计师证书,现在便做移民准备中。任何一个去国外工作的人相比都不是为了钱,尤其是清华大学毕业生,在国内看中学校的求职环境中,清华毕业往往是高薪行业首选,在国外可能为了一个一般的工作反而要证明自己的学习工作能力,清华并不能起到任何帮助。

最后我想说,出国工作的中国人就如同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中国不比外国差,同样中国人也不比外国人差,但中国不理想的工作环境,国外工作的华人较大的文化差异,都是需要理解和辩证看待的。每年在海外工作的华人很多,但回国的更多,大部分就像我自己,深刻了解中国的蓬勃发展在年轻时回来把最好的10年用在中国,到中年晚年,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移民工作在国外也无可厚非,中国是一个包容了56各民族的国家,优秀的人才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包容有志向出国工作发展的华人,为华人争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