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茶馆68:人类最早的经济学

 博览众长123 2017-09-21

原创 老徐 易经实修


学术是枯叶,思想如尘土,哲学是风,诗是雨,酿成茶,慢慢品,才能品出天地人间的味道。


《管子》就是一座中国古老的茶馆,里面坐着一位老者,是从2700年前穿越而来,现在他正在邀请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思想者来喝茶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轻重之术


近年来,西方经济学界开始关注到管子的经济学。美国兰德雷斯和柯南德尔所著《经济思想史》第二章“早期前古典经济思想”,就是以《管子》作为人类经济思想史的开端。书中写到:“像我们一样,西方的经济思想史学家都有一种关注西方经济学家的倾向。这是否公正,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熊彼特在1954年编写了一部全面的、广受尊重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他坚持认为,他未能发现—部带有任何分析内容的非西方的早期经济学著作。熊彼特之后的学者们对其结论提出质疑,并开始发现一些有趣的、值得称赞的早期经济学著作:我们将简要考察新近翻译的公元前7世纪中国经济学家管仲的著作,目的是拿他的贡献来提出如下看法,即对经济活动的分析很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大多数早期中国经济著作都符合熊彼特的描述:它们基本上被限定在道德的框架内考察公共事务管理,而不是严格的、科学的研究。然而,管仲的著作《管子》脱颖而出,远远超越了公共事务管理的模子。书中包括属于经济思想核心的很多观点,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他的‘轻重’理论,它可以被视为是对供给需求理论的预言。其他还包括他对数量理论的预言、对反周期财政政策的讨论,以及对市场运转的预言”。


兰德雷斯和柯南德尔把《管子》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相提并论,他们说:“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场重大的经济改革,《管子》在西方的对应著作是《国富论》,与对《国富论》进行常规分析相比,研究《管子》可能与中国的经济学更相关”。早于亚当.斯密2400多年,管子就已经建立起财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完整体系的经济学理论和框架。


与亚当.斯密不同,管子是政府干预的倡导者,主张国家掌握货币金融和重要物资,利用价格杠杆,调控市场,获得财利。


管子论述运用了一套完整的轻重之术理论。“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射平,万物之满虚随时,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管子·国蓄》)国家调剂市场,稳定物价,故万物虽有满虚之变,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波动。“衡绝”,比喻失去了平准作用,物价就会出现涨落。这就是说,人民所轻者,政府就应买进,人民所重者,政府就应抛售。国家采取稳定物价的措施,使失去平衡的物价,再重新得到平衡。据此,轻重之术有两条措施:


“以重射轻”。任何商品都是“重则至,轻则去,……藏则重,发则轻。”(《管子.揆度》)市场物价高,各种商品就会云集而来;物价低,各种商品则散而去;囤积居奇就要涨价,大量抛售就会降价,这是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章之以物则物重,不章之以物则物轻;;守之以物则物重,不守之以物则物轻。”(《管子.轻重》甲)在商品经济中,一般地说,商品“重”,则远地的同类商品就会输入,商品“轻”,则本地的商品就会外流他处。任何货物上市的规律都是“轻”则“散”,“重”则成为抢购目标.因此,官府应付这种局面时,就得采取措施,运用“轻重”之术.提高价格,收购市场上下跌的货物。


“以贱泄平”。在物价较贵的情况下,就得用“重则见射”的原则,以较低的价格将所掌握的货物投放市场,抛售同类商品,使价格下跌,这就是所谓“以贱泄平”。“物发而应之,闻声而乘之”。(《管子.轻重甲》)早或晚,快或慢,都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乘时进退”(《管子.山至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这个效果的标准是官府获得了高额利润,“君有十倍之利”。物价还要保持在平衡理想水平面上,防止暴涨或暴跌。“财之扩可得而平也。”当然,获得这样的效果,不能做“无米之炊”,国家必须有雄厚的物资做基础。为此,管子主张“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镪百万。”(《管子.国蓄》)这是管子认为最理想的“守之以准平”的经济计划。因此他指出:“万乘之国,不可以无万金之蓄饰;干乘之国,不可以无干金之蓄饰;百乘之国,不可以无百金之蓄饰。”此外他还提出“布币于国”,(《管子.山权数》)在全国各地“置公币”(《管子.山国轨》),以此来控制全国各地的粮食、财物和物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