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怎样给一群反科学者科普?

 三平斋 2017-09-21


科普科学的前题是要科普正确的科学知识。而不要科学至上论和唯科学主义:唯自己是科学化身,别人都是不科学,都是伪科学,都是反科学。而不科学、伪科学、反科学......都是错误的、反动的,都是要被消灭的。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科普科学必须自己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常识。首先要搞明白科学是什么?判定科学的标准又是什么?其实很多人自己都没搞清楚科学的定义、标准和范畴,更不明白科学的意义。因为科学的定义、标准和范畴尚未能确定。

比较认可的科学概念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即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规律,后来加以总结,在上升为理论,再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科学就是在这样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长时间以来,科学至上论和唯科学主义当道,人们都被这样“科学”地教育并普遍认为: 科学是世界上至高无上、驾凌天下的唯一正确的真理。凡是科学的,就是无比正确的真理;凡是不科学的,就是错误的,必须纠正的;凡是伪科学的,就是谬误,要坚决批判抵制。

科学与非科学包括伪科学,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是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离不开对立,对立也离不开统一。我们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矛盾双方的统一也离不开对立,统一是矛盾双方的统一。

科学与非科学的普遍接受的划分标准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卡尔·波普尔(SirKarl Raimund Popper,1902年-1994年)创立的可证伪性。但科学与非科学之间的划界标准绝不是正确与错误“意义”上的划界标准。

相反,宗教、神话和形而上学等命题,虽然不是科学陈述,但他们有自身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有些甚至是科学猜想的源头。许多被人称作“伪科学”的理论,如弗洛伊德心理学,本身可能有深刻的洞察力,而且这些学说有可能是正确的,只是不具有可证伪性,无法在经验上予以检测,也就不能归属科学。

“科学”不是“有意义”或“有价值”的同义词,更不是“正确”或“真理”的代名词。科学知识也不是人类唯一有意义的智慧和理性的事业,可不可以证伪只是划分事物科学抑或非科学的归属标准,与科学和不科学只是存在的意义一样,可证伪和不可证伪的本身并无褒贬意义。

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的、尚未被证伪的假设,科学知识也不是人类唯一有意义的智慧和理性的事业,可不可以证伪只是划分事物科学抑或非科学的归属标准,与科学和不科学只是客观存在、没有对错的意义一样,可证伪和不可证伪的本身并无褒贬意义。

纵观很多以最科学自居,言必科学、行必科学的人,拿出来的科学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十个人有十几个科学,因为有几个人有好几个不同的科学标准在手。将科学等同于真理就是把科学当作上帝的科学至上论和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迷信,在这些人的手里,科学之对别人是打人的大棒,对自己则是任意玩弄的妓女。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时候都活在不那么科学之中,凡事都要按照科学来活,就像生活在真空的世界中一样,那是任谁都没法活的。

请问:今天你科学了吗?你的早餐有多么科学呢?!


以我多年的经验,科普不是万能的。科普的目的,第一个是传递科学知识,第二个更重要,是传递科学精神。具有了科学精神,一个初中生甚至比一个迷信的大学教授更有鉴别能力。

社会上有反科学的人群,这是很正常的。我们看一堆石头,它们有的美,有的丑,有的光滑洁白,后的狰狞丑陋。石头有千变万化,有美丑悬殊,人群又何尝不是这样?虽然说把人分为美丑有点“政治不正确”,但事实就是如此。人类天生就有美丑,智力有悬殊,人品道德天生有高下,有的人天生淳朴,有的人天生阴险,有的人天生聪颖,有的人天生愚笨。虽然有一句话说,叫“教育可以改造人”,但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我身边就有例子,相信大家在单位上也遇见过,有的人天生就是个懒货,扶不起的阿斗,你就是把他强行送去大西北当兵,也不可能将他教育改造成正常人。科普也是一种教育,属于大众教育的一种,教育不是万能的。

虽然说了这么多困难,也告诉大家,教育不是万能的,但科普还是要搞的。世界上迷信的势力已经这么大,你再不教育,不是更落后了吗?我们关键要清楚,科普需要给什么人看。科普要给具有一定道德品质,愿意接受新知识的人看,主要面对在科学与迷信之间徘徊,模棱两可,还没有最后确定三观的人看,我认为,主要就是13-20岁的少年和年轻人。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老一辈的人他们迷信和愚蠢,由于习惯的力量,很难改变了,但年轻人还有希望。多把一个年轻人从迷信和错误的深渊挽救回来,也许就可以在将来多一个科学的力量,多一个健康活泼的家庭。正面的力量多了,负面的力量才会消减。这个就需要我们百倍的耐心。

我以前在论坛做管理员的时候,如果遇上问题,都是非常耐心的解释,只要他不是道德恶劣的神棍,我都会认真的解答问题,有时候,和一个普通网友的来回的互动解答,会延续几十个楼层。一天挽救一个人,一年就是300个人。这300个人成为我们的力量,就会影响周边的3000个人。为了增加科普的力量,我还建立了一些专门的群,把我认识的科学家,科普作家,大学教师,政府官员,和各种大小媒体代表拉到群里面,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科普工作者是鱼,媒体是水,他们不应该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扶助的关系。

虽然困难重重,比如被反转基因的人下流诋毁辱骂,但我还会坚持下去,直到我干不动了为止。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的一个问题是科普并不是万能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精神生活,消费更多的文化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具有科学性的产品,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因为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不了解科技,也许将来我们就会被社会所抛弃。比如有调查就显示,很多人之所以反对科学,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科学和技术发展太快了,把自己抛在了时代发展的后面。

所以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获取科学信息的渠道,让科学内容更容易被他们获取和理解,这也是科普应该做的事情。

在突发事件中,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最旺盛,科普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从而杜绝那些伪科学和谣言的传播。但是更多情况下,科普应该是锦上添花,即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科普并不是宣传,也不是强迫人们接受什么,而是让人们理解科学,理解科学背后的东西,比如科学方法,态度,精神,理性等等。

无论科普发展到什么程度,总是会有人反科学,这应该是事实,所以如何给反科学者科普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个人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他们反科学的目的或者动机是什么,是认为科学有害?是觉得科学对自己没有帮助?是因为与自己的信仰冲突?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合适的办法跟他们来讨论科学。

当然,我们也需要利用一些方法或者说研究成果,而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否则可能会形成逆火效应,即你越是给他讲科学,他越反感,越有抵触情绪。

所以,我们不妨先从倾听开始,先从彼此信任开始,然后找到对话的基础,建立共识,最后再谈科学的事情。


我很不同意你们这种态度,因为这种行为与所谓的迷信并无本质区别。

你的问题:我怎样给一群反科者科普?

后面一群自认为很懂科学的人给你各种回答,各种挺你。

过两天不知道谁又提出问题:我怎样让执迷不悟的人相信有轮回?

后面来一群自认为看破生死的人给他各种回答,各种挺他。

在我眼中你们是一样的,你们的大脑同样固执,你们的行为同样愚蠢,你们造成的后果同样苍白无力。不会给别人任何认识上的突破。

请先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科学,再来谈你的科普。也就是说你要普及的东西是什么,你来给我一个清楚的定义,不过据我所知,目前暂时不存在什么清楚的定义。你要普及的东西是什么连你自己都不知道。

当然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科学态度,我认为所谓的科学,最起码是容许质疑的,也是经得起质疑的,这样科学本身才能不断前进发展。

我们整天用电子设备电脑手机,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它是如何运行的?包括硬件软件?

我们整天坐车开车,你真的明白其内部的工作原理吗?

我们离不开电灯,但是你抬头看看那些灯泡或者led,你真的知道里面的电板是怎样连通的吗?

你肯定会说,这是研究人员的事,我只要明白个大概就行了。

对,你本不知道的东西,别人告诉你,他是怎样怎样运行,即使你不知道其背后的原理和本质,也丝毫不质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一种迷信。

在自己盲目迷信的情况下,去给别人普及自己道听途说得来的知识,这和传教士没什么区别。

不要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不要总以为打着科学的旗号就永远正确,不要总以为你享受的这些成果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总以为有信仰的人就很愚昧。


这个不是个人所能做到的一件事。以我的理解,所谓的反科学论者主要是“民科”以及中医崇拜者。这里也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故意捣乱,混淆视听的捣蛋分子,其实本身对科学体系有一定了解却出于某种目的颠倒是非,这种人无需科普也无法科普;还有一种就是本身科学素养较差,认识有偏差,以经验主义出发认可某些非理性的事物,这些人也很难科普,因为科学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环环相扣不能单独抽出来解释。

个人认为目前最主要的是做好学校教育,从小培养科学的认知和方法,建立良好的科学观念,自然能辨别某些较为低端的悖论和是非。

当然,在这其中更需要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科学实验是揭示或检验科学理论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唯一标准。每一个物理公式(也即理论)的出现,在背后都有非常多的实验现象和数据的支撑,可以说脱离这些实验,相关的理论都是胡扯。可是在目前国内的教育中,感觉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并不是特别高,往往是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后就得出具体公式,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只注重公式而脱离实际,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在记住公式后,并没有掌握实际的物理意义,这就给了反科学论者胡乱解释以可乘之机。


1,科学的归科学,政治的归政治,民族的归民族。没有这个前提,你可以放弃。

2,科学不是宗教,是可证伪的,是阶段性发展的,甚至是可以推倒重来的。

3,质疑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4,即使是现阶段的科学,也只是概率意义上的正确,谁认为那条理论是定论,谁就是伪科学。

5,科普只能客观介绍,一旦有主观偏见,被喷是难免的。

6,就现在而言,科学因其理性和实证,比较来说是普遍公认认识世界的最好工具。

我觉得没有必要向“反科学”者科普。科普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不想上学的文盲学会写字,而是向那些希望了解科学但以前没有机会没有时间进行系统专业学习的人一个吃快餐的机会。

拿做慈善举个例子。你能真正帮助的,也只是那些愿意奋斗、想好好活下去但眼前需要帮助的人(救急),那些早已打心底放弃了自我、只是想要不劳而获的可怜虫,无论现在境遇多么悲惨,你最终都是帮不了他们的。

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就在无数质疑的声音里艰难的前行,但从未停止它的脚步。以前的罗马教廷做不到,罗织罪名的自私政客做不到,炒作话题的无良媒体做不到,今天的愤青科盲和阴谋论者更做不到。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学。比如,诺奖得主澳大利亚医生马歇尔,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幽门螺杆菌的危害。这是科学。再比如,诺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用自己的身体,证明了青蒿素的功效。这也是科学。转基因是不是科学呢?应该不是!因为转基因的发明者,至今没有用自己的身体,来证明转基因的安全性。那些声称转基因是科学的转基因拥趸,也没有一个敢本着科学的精神,用自己的身体来证明转基因安全性。所以,转基因怎么会是科学呢?转基因要是科学,那跳大神的也科学了!

根据上述,提问者是否先证明自己所说是否属于科学,然后再谈科普,好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