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喜欢赵本山的小品,你真的了解吗?(第696期)

 yushi823 2017-09-22

编剧帮专栏作者刘开建/文 小木匠/编辑




又到过年了,一提到过年不得不提春晚,一提春晚不得不提赵本山。最近几年赵本山不上春晚了,赵本山不上春晚的这几年,大家更觉得赵本山是多么难得。没有赵本山的春晚,没有赵本山出演的小品是多么索然寡味。


但是,赵本山被普通老百姓所喜欢的时候,我们却听到了另外的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却不是出自一般的观众,而是出自那些有些文化的知识分子,他们大批赵本山,说赵本山低俗,说赵本山丑化农民形象、嘲笑残疾人,真的是这样吗?


赵本山低俗吗?


一、是否丑化农民


首先我们说说什么是丑化,丑化就是说把本来正常的甚至挺美的东西刻意扭曲,使其变丑。


比如你描写一个抗战英雄怎样英勇杀敌立下战功,但是你同时在大力描写这个英雄如何鼠肚鸡肠,欠人家钱不给,去别人家串门还经常顺走人家一个杯子或者碗的。


如果这些缺点都本来不是这个英雄身上的,但是你为了达到戏剧效果故意这么描写,可以说这样的方式是丑化这个英雄的形象。


赵本山是农民出身,他自然最了解的是农民,他也最能演好一个农民,一个演员去塑造一个他最熟悉的角色,这当然是最聪明最高效率的选择。赵本山初次登上春晚,和黄晓娟主演的小品《相亲》, 节目播出后,引起极大反响,赵本山一夜火遍全国。



为什么观众们对这这个老焉这么喜欢?


因为他落地,他鲜活,他生动,他就是一个我们身边的人,他说人话,做人事。


说人话,办人事,这看似很简单,可是在喜剧创作中却非常难,这恰恰是现在的一些喜剧作品中非常欠缺的。我们看到现在的很多小品,包括一些票房大卖的喜剧电影,网络段子剧,里面的人就是不说人话,不做人事。让人物说俏皮话,抖机灵,让人物做出格的事,卖傻相。


赵本山在这样的小品中丑化农民形象了吗?他的一系列的春晚小品中哪个是把农民形象扮丑来博得大家一笑?穿一身农民的衣服是丑化农民形象吗?计较钱是丑化农民形象吗?还是小品中赵本山做的哪些事,是故意靠丑化农民形象来博得观众一笑?


如果仔细看一下这方面的评论,比较好笑的是,痛斥赵本山丑化农民形象的,反倒不是农民,倒是一些从来没有和农民打过交道的知识分子。


事实上在赵本山的小品中,赵本山不仅仅没有丑化农民形象,其实都是在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农民形象。


很多南方观众,没去过东北,不了解东北,看了赵本山的小品,了解了原来东北的农民这么热情,这么有趣,这么淳朴,反而更喜欢农民了,更向往这种农村生活了。



二、是否嘲笑残疾人


有些自认为很有知识的知识分子,其实是“知道分子”,就是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知识,却站在一个制高点,来痛斥赵本山的小品。而且这些批评的人,有一些是有话语权的人,比如清华大学教授等等这样的背景。


你很难想象清华大学里的教授在观看文艺作品的时候,竟然具有如此强的歪曲事实的能力,有如此强的过度解读主题的能力,从很多很好的作品中,他们解读到了丑化农民形象,嘲笑残疾人,性别歧视等等问题,洞察力真是相当了得。


一些没有什么判断力的观众,往往会被“清华大学教授”这样的头衔给唬住,觉得人家都是清华大学教授了,人家肯定说的对,于是也跟着瞎起哄。


如果在一个艺术作品中,主角是一个身患残疾的人,他在做正常的事,残疾,在这里只是一个角色的设置,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个残疾人,并且把自己的残疾作为一个核心笑点,不断的用此来逗观众笑,那这样的做法就是肮脏的,是下作的,是低俗的。比如,小品中,一个腿脚不好使的人,被另一个人戏弄,这个人让腿脚不好使的人和他赛跑,通篇都戏耍这个腿脚不好使的人,那这就是下作的做法。


可是,赵本山的小品中还是电视剧中,哪个是如此的做法呢?即便是《乡村爱情》中的刘能和赵四,不过是,一个是磕巴嘴,一个是抽搐脸,这也只是为了加强角色的特点而已,剧情中也并没有靠此来不停的逗观众笑。哪里有什么低俗一说? 




三、低俗风与二人转


丑化形象,嘲笑残疾人,这种“卖丑”的做法,倒是在一些二人转里会出现。

   

如果你生活在北方,坐过长途大巴,你可能有机会在大巴上看到一些这种二人转的影像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很多就是低俗的东西,卖弄傻相,开伦理玩笑,说黄段子,甚至出卖尊严来博得观众一些。这样的作品,看完让人有极度的生理不适。


记得一次在一个餐厅吃饭,因为电视信号有问题,于是他们放了二人转的碟子。当我看到电视上那些二人转的扮相和他们的表演的时候,我差点把吃进去的饭吐出来,我不得不躲到餐厅的一个角落里,背对着电视吃饭。我想应该有不少人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但是,在赵本山的小品中和影视剧中,赵本山却并没有以这样的方式来逗大家笑,只是赵本山的徒弟中,有个别不得其法的,靠扮弄傻相来博观众一笑。实际上,赵本山在净化二人转方面做了很大努力,正是他大力推广绿色二人转,二人转才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一些二人转的表演,靠下三路的手段逗观众笑,赵本山的个别徒弟喜欢扮弄傻相博观众笑,但这个低俗的棒槌却不能打到赵本山本人身上,赵本山的小品和影视剧中,并没采取这样的做法。


对于一些文艺作品,个别的“知道分子”会进行过度解读,把本来没有什么问题的作品解读出很多负面的问题,这是一种官僚式的做法。处处要求正能量,处处要求和谐主题,只是如果一个文艺作品没有进行这样的拔高,但是也远在的文艺作品应有的底线之上,那么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什么低俗一说。


所谓的那些人的低俗的指责,多半是他们自己的过度解读和歪曲。


但是,文艺创作者也不能说创作出一个作品,靠装疯卖傻,走下三路的方式逗观众笑了,就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别人说自己低俗,就争辩说对方装高雅,这种方式也不可取。比如,个别不得其法的相声演员,在大型综艺节目中,面对全国观众,表演的节目就是靠糟践人逗观众笑,甚至还当着很多人给人下跪。这样的方式,连小学生看了都觉得非常不舒服。你何苦还自嗨的说自己是什么用心之作呢?



赵本山并不低俗,他只是接地气,而且他一直在塑造一个朴实的善良的正面的农民形象。


不知道所谓的低俗一说,是从何而来。他的个别的徒弟会有一些低俗的表演,一些二人转表演会有一些低俗的内容,这个板子打到赵本山身上却不合适。赵本山不仅仅不低俗,甚至还有点高雅,如果你没有感觉,那么你对比一下2015年上映的个别喜剧电影,大型喜剧综艺节目中的某些相声演员的表演,今年的春晚小品,你就知道赵本山虽然俗,但他这种俗是多么难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