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国沧海客) 贾宝玉身上的谜团 他出身富贵,却无故寻愁觅恨,有时还似傻如狂;他口出奇谈怪论,鄙视仕途经济;他看到女子就觉得清爽,看到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他从一出生,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嘴里含通灵宝玉而生,那通灵宝玉又有什么秘密? 关于贾宝玉和通灵宝玉,潘重归先生做过研究。潘重规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是明清交际时一位大明遗民假借言情外衣,用隐语写成的巨作。他认为宝玉是玉玺,爱吃胭脂是玺印要配朱泥;黛玉影明朝而宝钗射清朝,二人的宝玉争夺战实则是江山皇统的争夺等等。 不能不说潘重归先生的眼光很独到,这样的解读大体上没有问题。而且书上暗示得也很明显。在此简单梳理如下。 为什么说贾宝玉象征传国玉玺? 1)贾宝玉口含玉而生,口含玉,一个“国”字。有人说繁体字国是國,里面不是玉,事实上早在宋元时期“国”字已经通行了。 (明代瓷器上的“国”字) 2)贾宝玉喜欢吃胭脂,因为他是玉玺,其实吃的是红色的印泥。 3)通灵宝玉上的字与传国玉玺的字有相通之处。通灵宝玉正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始皇所作,正面刻着秦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一个是“寿恒昌”,一个是“寿永昌”,影射关系不言而喻。 4)《石头记》也记述了补天石变成通灵宝玉的这一过程。 我们将历史记载与《石头记》原文对照着看: “和氏璞”对应“一块大石”,即“青埂顽石”。 “和氏璧”对应“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传国玉玺”对应 “可佩可拿”的“宝物”,“再镌上数字”。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判定:补天石(剩下没用的顽石),和氏璞(未雕琢过的玉石)也;“宝物”,和氏璧也;“镌上数字”的“宝物”,传国玉玺也。既然“通灵宝玉”来自于“镌上数字”的“宝物”,那么,“通灵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 5)“宝玉”与“金镶玉”的传国玉玺 。 《石头记》中的宝玉来自于“赤瑕宫神瑛侍者”。对“赤瑕宫神瑛侍者”一句中的“瑕”字,“甲戌眉批”道:“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 也就是宝玉并不是一块完整完好的玉,而是一个有缺陷的玉。传国玉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传国玉玺诞生于秦始皇二十六年,为秦始皇所作。但到了西汉末(公元8年),王莽篡汉,那时皇帝年幼,传国玉玺由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保管。王莽命令他的堂弟前去索要时,太后大骂说:“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然后将玉玺抛掷于地,结果玉玺崩掉了一角,后王莽命令工匠修补,以金镶之。 6)正因为宝玉是皇权的象征,这就可以解释贾府上下都把宝玉当宝贝疙瘩,同时又设计一个金陵的甄宝玉。在80回以后,很可能甄宝玉做了和尚,到京城给贾宝玉送来通灵宝玉之后,从此杳然无踪。 而贾宝玉跟薛宝钗结合,后又离家出走,也做了和尚。 如果宝玉寓意是传国玉玺,那甄宝玉杳然无踪,喻指南明灭亡后,汉家政权彻底消失;而贾宝玉跟薛宝钗结合,契合了“金镶玉”,但终究是假宝玉,代表的是假政权,并非名正言顺,所以天下人终究是“意难平”。 有趣的是,后金皇太极当年就是从蒙古林丹汗那里得到了元朝的传国玉玺而宣告登基,改国号为大清。有史料说皇太极得到的玉玺是假的,是假玉玺 (那岂不是假宝玉),真正的汉家皇权(玉玺)在南明。 但不管真假与否,起码在汉人的心目中,清人趁乱夺得天下,以蛮夷统治华夏,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清朝政权(玉玺)就是假的。 从贾宝玉的名字,其实也有力地驳斥了胡适等红学家们认为曹雪芹是贾宝玉、红楼梦是自传体小说的观点。 一个自传小说,根本不需要前面扯一大堆神话般的开头,大谈特谈什么通灵宝玉的来历,更不可能在通灵宝玉上写着与传国玉玺相似的话。 不说别的,哪个作者在写自传时,会把自己比作女娲补天石?当做是传国玉玺转世?还口含玉而生? 这是皇帝或者圣人出世时才有的“异象”,曹家乃凡夫俗子,是清廷的包衣奴才,他敢这么神化自己?往轻的说这是极度自恋;往重的说,这是严重违制,大逆不道。 曹家祖上不过是包衣奴才,其后人也敢以补天石、玉玺自居?实属狂悖!而且据红学家们的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候,正是文字狱最为盛行的清中叶乾隆时期,可这样的大逆不道竟然能逃脱文字狱,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在乾隆年间,江苏韦玉振因为“赦不加息”,用了一个皇家专用字“赦”,就受到惩罚。“康熙字典案”,因为《字贯》编纂者王锡侯指摘《康熙字典》的错误,并且在《凡例》中没有对康熙、雍正等名字避讳,就害得满门惨祸。 如果《红楼梦》真是曹家后人写于乾隆年间,那才真的奇怪了。 《红楼梦》第一主角贾宝玉口含玉而生,书中与玉相关的人和事随处可见,黛玉、妙玉,名字都带玉,还有贾家玉字辈的贾琏、贾瑞、贾环等一干人。玉文化、玉崇拜,自古以来是华夏民族所独有的。远古时代,玉器便是祭祀的神器,到后来的玉玺象征皇权。玉如君子,有五德;汉人将貌美才子、佳人称作“玉人”,年轻夫妇称作“璧人”(璧,也是玉)。汉人的皮肤精致,不太白也不黑,如同美玉的颜色,所以称貌美男子为“面如冠玉”……玉文化的词语数不胜数。而明太祖朱元璋在为自己取名的时候,也以“玉”来命名,璋即是一种玉器,整个明朝也以玉为尊。《红楼梦》是一部汉族作者书写的汉文化作品,其主旨正如蔡元培所说是“吊明之亡,揭清之失。”,而非胡适所说的“曹家自叙传”。 (此文由慧读古典整理)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