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hone X:千防万防,小米、三星的碰瓷营销最难防

 云锁人工智能 2017-09-24

连碰瓷都不会,还说你在搞营销 来自单仁行 05:13

1


碰瓷是如今一个很高发社会现象。

 

大家对碰瓷行为肯定都是很鄙视很看不起的。

 

但是对碰瓷者来说,虽然风险很大,可是几乎没有什么成本,一旦成功,产生的高回报是相当诱人的。

 

所以碰瓷现象屡禁不止,从文玩市场发端,蔓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于是营销界就出现了“碰瓷营销”。




2


这方面做得最过分的就是手机界了。

 

手机这种高价产品确实特殊。

 

手机产品的更新频率和消费者购买通常都以年、几年为单位。

 

而头部、尾部的手机厂家加起来也就那么些,大家有意向购买的选择范围非常有限,总是在两种品牌之间比来比去。一旦买了你家的,他家的今年明年就不会再买了。

 

这种情况导致手机厂家在营销中碰瓷最严重。

 

尤其高端智能手机,所有的厂家几乎无一例外都要去碰iPhone,这个行业的标杆品牌。

 

比如,小米赶在iPhone8、iPhoneX发布的前一天,发布他家给予厚望的MIX 2。

 

主流媒体的宣传文稿都是这样写的:

 

小米MIX 2深度评测,全面屏秒杀iPhoneX

小米MIX 2比iPhoneX还火,58秒官网售罄


3


至于三星,和iPhone对碰就更严重。因为过去很长时间以来,高端手机市场几乎被两家垄断。

 

三星以其超强的跟随策略和制造能力,总能把iPhone的创新元素做得很好,加上跟随者通常具备强大的微创新能力,所以二者博弈很多年。

 

乔布斯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因为三星模仿自己的产品,讽刺三星是“年度最佳跟风者之一”。

 

这次三星国行版Note 8发布会也选在9月13日,恰好与iPhone8同一天,这也是故意设计的大撞击。


手机发布总要碰碰


4


 那么碰瓷作为一种营销手法,他跟我们说的蹭热点有什么异同呢?

 

好处大家都看到了,就是能吸引更多注意力,因为热点本身意味着流量,跟热点绑在一起,能分一些现成的流量过来。

 

但碰瓷在绑热点的基础上,还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首先,通常发生在利益冲突的同行之间,而非跨行业。

 

比如雕牌搞了个文案:

 

只要一点点,就能洗苹果8个

 

这叫蹭热点,但不是碰,毕竟洗洁精跟手机八竿子都打不着。

 

其次,碰瓷通常发生在以小搏大,偏弱的一方主动挑起事端,挑战更强大的一方。

 

最典型的就是刘强东每隔一阵就要“怼”一下天猫,搞到阿里公关经常在公开声明中谴责东哥,说他“把碰瓷当事业”。

 

不过,看起来京东这两年可是越碰越硬了哟。



5


 第三,非常核心的一点,碰的本质,是制造冲突,冲突更能产生传播价值,衍生出后继话题,媒体最爱报道。

 

东哥的确善于制造冲突,他制造冲突有两种方式,一是放豪言,下战书。

 

比如,他说“京东商城将反超阿里巴巴,成为中国第一大B2C电商平台”、“马云唯一出路是学京东!”这些都是东哥对外宣布过的经典语录。

 

东哥制造冲突的第二招就是公开谴责对手,发起舆论战。

 

比如“双十一”期间,东哥经常谴责天猫强行要求入驻的商家“二选一”的行为是扰乱市场,还向工商总局实名举报。

 

像这样针锋相对的舆论大战,每年双十一期间,基本上都要来一场,顺便也把京东商城宣传了一把。

 

最后,碰和蹭,还体现在态度上,大不同。

 

蹭只是凑个热闹,聊胜于无,碰是严肃、认真的竞争策略。

 

好了,你找到可以碰的对象没?

 

最后温馨提示一句:碰瓷还需自身硬,否则鸡蛋撞石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