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业的未来在哪里?

 子雨kl 2017-09-24


中国农业的未来,关键点在这一轮的农村土地改革上,目前看,田园综合体将是未来趋势之一。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即“三区、三园和一体”。“三区、三园和一体”建设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三产的深度融合,并集聚农村各种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要素,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中“一体”即田园综合体,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新农业时代,呼唤推动中国农业历史性进步的新农业主体力量

农业农村改革突破在即,今天,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新的时代命题。早已超出十年前为农民解决合作生产的浅层次矛盾和需求。也远比十年前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农业增效,要向农业生态跃升;农民增收,要向农民幸福跃升;农村发展,要向农村繁荣跃升。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体制无法承载中国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的时代使命。

新的发展时代,需要确立的新的发展战略是城乡共融、土地生态修复、提高农业全球竞争力和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的和谐繁荣。新的时代,需要能承载时代使命的、能综合破解“三农”发展深层次矛盾,综合创造多重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新农业经营主体,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必然。

新的发展时代,要求新农业经营主体的体制,必须能够更广泛的创造更大的资源积聚,必须能够解决农业生产关系和农村社会关系的多重矛盾并推动多重价值创造,必须跳出单纯围绕农产品经营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这样一个低层次的认知,而转向组织结构的创新、转向从资源农业向资本农业的跨越。

新农业时代,呼唤新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的的体制跃升之路,就是坚定不移的通过联合更多的先进生产力资源向农业企业方向转换体制,用企业化组织的脚走新农业的路。更为理想的是汇聚多重资源,走出一条“农牧乡建一体化”大型农业企业集团的创新发展之路,将政府政策资源、土地种植资源、经理人才资源、农业科技资源、金融保险资源、农资供销资源,银行信贷资源、资本运营资源等核心竞争资源进行更大程度的联结和整合,跳出单纯经营产品的惯性思维,以资本放大资源,着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资本承载力。成就出新农业时代的与新农业、新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农业企业。



未来十年,中国将再创造一个10万亿级以上的、由政府和民间多元投资形成的新农业价值投资协同生态圈,价值远大于前十年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投资拉动效应,这不仅可以大幅度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更为经济下行复苏提供巨大的投资与创造并举的双向及多向叠加发展机会。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作者头条号|电商思考,一起探索三农,交流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