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在赣州文清路上,你是否会想起一位古代诗人?

 昵称33748440 2017-09-24

文清诗人

欧阳斌


古人很看重身后名,曾几也不例外,何况他的身后名是皇家所赐。他死后,皇庭谥他号"文清",这"几"的身前名渐渐淡化了。虽然,多数书上还是写着"曾几",还是介绍"文清"是他死后的谥名,可这谥名还是传得更广。


哪本书开始说曾几生于赣州,是赣县攸镇的《曾氏续修族谱》,讲他是赣州城曾家生下的第二十八代孙。因为当时的赣州城归赣县管,曾几的籍贯只好填写"江西赣县"了。不过,1941年蒋经国认定他为赣州人,用他的谥号来命名一条大街,确是地方志书、地名志书有明确记载的。应该说,全国也只有一条街叫文清路,曾几就非赣州人莫属了。


其实,他的身前名很大的。一是官做的大,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且大多数时间掌管司法,是大宋提刑官。二是学问大,一生著于《经说》20卷,文集30卷,可谓著作等身。然而,他还是身后名了得,在《宋史》有传、在《四库全书》有选本叫《茶山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被推为"江西诗派"后期的代表、在民国初年选了诗作入小学课本、在各类文献和地方志书中屡获赞誉,这样的赣州人,只有曾几。


可是曾几这身后名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直到今天,不少人走在文清路上,依然不知道走在了一个古名人的躯体上,不知道曾几是我们赣州值得称道的大大的名人。我们应该呀,真的应该在美丽繁华的文清路上,经常真诚的从心底里喊一声:"文清诗人!"

       


曾几当然有许多做人做官的生动故事,但他的千秋名声,却是诗写得好。江西诗派是宋朝最大的诗歌流派,步早期诗派领袖黄庭坚后尘的,到了南宋初期,首推曾几。宋以来的多数评论,都说他的诗明快活泼,既讲究用字练句,又不用奇字僻韵,愉悦抒情,神似咏物。同朝后期一个叫赵庚父的人,在他的《江湖后集》中,说曾几的诗"新于月出初三夜,淡比汤煎第一泉",确是评得十分贴切。他的六百多首诗,在我读来,始终贯穿着乐观精神。曾几乐山乐水,乐情乐心,形成了独特的清新淡雅的浪漫主义风格。


我以为,曾几是以喜悦的心情来写诗的。对于自然风光、阴晴雨雪、花开鸟鸣、蜂飞蝶舞、高山叠翠、流水泛银,曾几都十分欢喜。比如《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写他晴天的欢喜。暮春初夏之际,诗人两次往返于同一条山道。梅雨季节,本来是淫雨霏霏,却迎来"日日晴"。诗人坐完船再行走在山路上,迎着扑面而来的绿色,听着啾啾鸣叫的鸟音,心情格外爽快。人们在忧郁时突然得吟此诗,那云去雾开、晴朗欢乐之色一定会欣然而起。写晴写得这般靓丽,诵晴诵得这般开心,这就是曾几非凡的笔力。


下雨了,曾几同样欢喜。这首诗题目很长,叫《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诗写得非常地酣暢淋漓。


一夕骄阳转作霖,

梦回凉冷湿衣襟。

不怨屋漏床床湿,

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

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 

何况田间望岁心。


诗人自号"茶山居士",是个无田之人。久旱遇甘霖,还连下三日,诗人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他盼着风调雨顺,他盼着稻浪滚滚,他盼着农民丰收,他盼着生活美好,连历来被许多文人墨客写得忧愁的秋雨梧桐,在他诗中都是"最佳音",其无比兴奋的情感确实溢于言表啊。


那么,雪花飘下,大地洁白,诗人又是什么心态呢?请吟诵《雪后月窗戏题》:


青女翻空一笑开,

天花散尽更徘徊。

嫦娥相与有瓜葛,

也向读书窗下来。


倜傥书生,美妙仙女,在雪夜的月光下相会,诗人更是喜上眉梢。这个时候,月也晈洁,雪也纯净,窗也明亮,书也飘香,诗人偷着乐,也让后来读诗之人跟着偷乐。诗至于此,岂不开怀?


整部《茶山诗集》,大多抒写曾几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只是,他的山水诗,不同于宜山适水的山水诗,曾几写的是喜山喜水。他把自己人生的喜悦态度寄于描绘山水的诗句中,让人读来很是开心。


比如梅花,多少诗人咏之叹之,曾几却写得十分欢快。他探梅,云:"疏条末禁笑,真态欲欺寒。"(《效诸生作雪中探梅》)他闻梅,云:"一种暗香全似旧,小罂和雪送春来。"(《谢送蜡梅三首》)他尝梅,云:"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他寻梅,云:"芒鞋生杖寻梅去,只有香来未见花。村北村南行欲遍,数株如雪小民家。"(《寻梅至杨家见数株盛开》)如此这般,在诗人笔下,梅是灵灵有生气,活活喜煞人。文学史说曾几摆脱了江西诗派"冷硬"的笔法,"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诵读他的咏梅诗,便可得到很好的印证。


而且,他咏物诗的意象新奇,在诗人中是不多见的。单举《食笋》例之:


花事阑珊竹事初,

一番风味殿春蔬。

龙蛇戢戢风雷后,

虎豹斑斑雾雨余。

但使此君常有子,

不忧每食叹无魚。

丁宁下番须留取,

障日遮风却要渠。


新笋登盘,别具一格的鲜美,给清贫的诗人添得佳肴,使诗人喜出望外。不过,他没有再写笋如何好吃,而是用特殊的比喻,把小小竹笋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他写竹笋是云龙,是雾豹,用浓烈又隆重的笔触把笋写得绚烂豪迈,角似龙动,色如豹斑,让人读得心潮澎湃。


"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独寄小园四首》)这便是曾几的恬淡,也是曾几的灵动。曾几活了八十三岁,一直用这样喜悦的心情来看待人生,激励后人。乐观向上,就是文清诗人的不朽精神。


                 


仅仅这些,还不能完美彰显文清诗人的高尚。他最引我们赣州人自豪的事,是他教出了陆游这样伟大的学生。


陆游有多伟大?这么说吧,南宋文坛有两面光辉的旗帜,一面是词圣辛弃疾,一面就是诗人陆游。陆游一生创作了万首诗,许多名篇直到今天,众多国人仍口熟能祥,其中张扬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是感动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然而,陆游这个美好情感的产生和积聚,离不开老师曾几的谆谆教诲。


虽然,曾几在南渡逃难时还说:"不因深避地,何得饱看山?"(《大虅峡》)但曾几骨子里相当爱国,即使他爱的南宋已经千疮百孔。他在赠陆游的诗中写道:"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陆游在《跋曾文清公奏议稿》中也说,他到先生家去看他,每次见面都听得到先生忧国的话语。那时候先生年过七十,全家一百多口人都不以为忧,独独忧国。事实上,曾几的忧国诗也写得好,如《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

遂无未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

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

秋风秋雨致淹留?

低回又作荊州梦,

落日孤云始欲愁。


他愤慨朝中无人,又自知没有办法,便在诗中暸望一片孤云在夕照中的怨影,其心头的复国意愿欣然跃然,令人动容。诗人八十岁时,还在中秋赏月时吟岀这样的诗句:"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癸末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月色皆佳》)足见他始终不忘恢复中原。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与其学生晚年的绝笔诗何其相似。陆游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诚然,陆游诗的艺术更为高超,可这满纸洋溢着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一脉相承的。


陆游师从曾几十余年,他非常敬重自己的老师。曾几辞世十二年后,他还亲自为老师作了墓志铭。洋洋几千言,书写了曾几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为民勤恳的诸多事迹,师生感情之深由此可见。陆游和老师一样,遭遇过秦桧的迫害。然而,他记住了老师的教导,一生不改其志,终于写岀了反对民族压迫、企求国家统一的大量诗作,为我们留下了慷慨激昂又永不衰竭的宏伟歌声。


赣州有一位培养伟人的老师,我们不觉得无比骄傲么?


今天,我每次走在文清路上,都会默默吟诵诗人的诗句,都会徜徉在诗意盎然的优美环境中,都会跃跃欲试地渴望做一个诗人。诗意绵绵,诗情悠悠,诗念长长,诗心灿灿。我想,我们赣州人是诗的传人,我们自然会无限热爱这个诗一样的城市。

作者简介:欧阳斌,男,江西瑞金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现江西赣南师范大学)中文1980级就学,长期从事领导岗位,新近退居工作二线,曾在国内报刊发表大量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新闻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