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贤江 本来不想聊那么宏观的话题,不过,有一位朋友锲而不舍的追着我聊“本质”,我想了想,觉得不妨聊一聊,顺便帮自己理理思路。 音乐的是什么?我认为,音乐是一种表达方式,用声音表达情感、情绪和情怀,最初是一种原始冲动,然后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能和一种艺术形态。 音乐的表达结果由人(包括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工具决定。其中,工具对于音乐表达的完成起决定性作用。 对于音乐来说,要完成“表达”,需要的“工具”有: 1.乐器:帮助音乐实现表达,增强效果。(嗓子我认为属于一种乐器) 2.乐理:让表达变成一种技巧,利于传承 3.乐谱:音乐的实体化,推动音乐的传播、传承和发展。 单就“表达”而言,上面三个工具并不是缺一不可的,有些人懂一点乐理就可以表达了;有些人什么也不懂,仅靠经验习得便可以用肉嗓完成表达;大多数人都用不到乐谱。 所以,只有少部分能熟练使用上述三种工具的人成为了音乐人,甚至音乐家、音乐大师。 工具的使用又受到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工具”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 以中国为例: 1.乐器:丝竹乐器 2.乐理:五声音阶 3.乐谱:工尺谱 工具的不同,决定了表达方式、结果和用途的不同。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洋音乐在表征上相去甚远。 但都可以简单粗暴的区分为民乐和雅乐。 民乐(含民歌、民谣等)主要跟着叙事走,短则两三句话,长则3100行(《白杨村山歌》)。但雅乐(含官乐、古典音乐等)通常比较长,主要是为了满足宫廷礼仪和贵族品玩需要。 18世纪开始的“工业化”彻底改变了音乐的发展路径,工业化对音乐最大的影响首先仍然是工具: 1.乐器:钢琴、吉他等乐器量产并普及。 2.乐理:西方乐理成为基础理论 3.乐谱:简谱和五线谱普及,乐谱可以通过印刷大量传播和销售 还有其他的一些重要影响:比如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各地音乐交流,促进音乐全球共同市场形成,也推动了“西方音乐工具”的进一步全球化和全球音乐基于西方音乐工具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奇点是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推动了录音制品工业(recording industry,就是唱片业)的建立。因为留声机的逐渐普及,录音产品量产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流行音乐产业”。 至此,“载体”开始深刻影响音乐的创作,尤其是“产品标准化”。 为什么现代流行歌曲长度基本在3-4分钟左右?为什么现代流行音乐一张专辑都是10首歌左右?这些都是载体决定的。 1902年,歌剧男高音恩利科·卡鲁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白金唱片销量歌手,但他这张唱片只能播放2分钟。 1908年,爱迪生推出了一种叫增强型录音筒的录音制品,卖点是能播放4分钟的音乐。虽然爱迪生的录音筒后来输给了平板唱片,但现代流行歌曲的长度在这个阶段基本定调了。 直到1931年,33转密纹唱片问世,单面录音长度才增加到15分钟。此时,流行歌曲的长度已经定型。 至于为什么现代流行音乐一张专辑都是10首歌左右,想一张CD的容量就知道了。 是载体革命催生了唱片业,而不是反之。因为留声机和录音制品的普及,大规模复制音乐和录音制品有利可图,才有了后来的唱片业。 音乐要变成一个行业,首先必须要完成的是“标准化”。音乐是所有艺术形态中最抽象的,只有借由实体载体,音乐才有可能标准化。 总之,在工业化完成了工具的标准化之后,音乐的产业化又完成了产品的标准化。这两个标准化决定了当前流行音乐的基本形态。 工具的标准化趋势是不可逆的,产品的标准化有可能随着互联网带来的载体革命而发生变化。 新的载体革命,将会带来新的音乐产业革命。目前看来,这场革命会有以下两个表现: 1.音乐人可以自由选择作品发布的方式。 2.音乐创作、录音和传播不再受到载体和渠道限制。 这正是音乐在传统唱片业下所受到的最大的“不公平待遇”:为了满足收入最大化和录音制品销量最大化,唱片公司以自己的标准来培养歌手、生产录音制品和有选择性的宣传和销售。 为了能获得唱片公司青睐,歌手、音乐人也自觉不自觉地以唱片公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虽然,在体制之外,仍然有大量在野的所谓独立音乐人存在,但他们仍然会受到载体、行业思维的影响。他们对于音乐创作和发行的想象力,并没有超出“行业标准”。 互联网对于音乐行业最大的影响就是打破这种“行业标准”,音乐的创作和传播不再“标准化”。 假如载体的限制不存在,音乐就会重新获得自由。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录音质量、发行模式和时间长短等等,都不重要,也不存在标准,音乐要打动人,满足听众两点基本需求就可以了: 1.情感共鸣 2.审美需要 在这样的一种新的产业环境下,我相信人的智慧能创造出全新的音乐发布模式…… 所以就有了这篇:未来的“唱片”将是有“生命”的 等等,你前面不是说录音质量、发行模式和时间长短都不重要吗?这里怎么又提到发布模式…… 首先,请注意前面的“假如”,这里预设了一个条件。我这里聊的是产业变化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变化,跟音乐的本质没直接关系,但它有可能推动“工具”的创新,并调整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供需关系。 其次,所谓“不重要”,是相对而言的。我只是想强调,录音质量、发行模式和时间长短并非音乐打动人的必要条件。 一直追着我聊本质的金先生说,“一首歌若写完了就是写完了,像一首诗或一幅画,完成就是完成了,作者不会想持续那未完成的状态。” 但我认为这里面存在两种可能性: 1.作者确实不想持续未完成的状态 2.作者想修改,但条件不允许。 我认为这跟音乐的本质没有关系,跟“工具”有关系。从4000前苏美尔人泥板文书上最早的乐谱碎片到现在,只有互联网条件下,才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Kanye West等音乐人已经在尝试借由新的条件去完成创新,我只不过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去探讨一种可能性而已。 未来应该存在很多种可能性。 就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