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知有响堂,何必去敦煌(上)

 古磨盘州人 2020-09-11

以前邯郸的朋友介绍响堂山石窟,我没有在意。

相对于我去过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响堂山石窟实在算不了什么。无论从体积还是造像的品种上,我都觉得不值一提。

去年,我去参观上海博物馆的中国雕塑展,让我改变了对中国雕塑的印象。尤其是“亲密”接触过馆里的北魏时期的雕像之后,尽快欣赏北魏时期雕像的愿望更加强烈。

最近在临《龙门二十品》,临习每篇文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都会情不自禁地将作品中记录的文字跟当时的佛像联系到一起,我幻想着,当年这幅文字应该刻在什么让的佛像周围?佛像上应该有什么样的画片?我如醉如痴。

好友石磊给我电话,说他在邯郸响堂山水库为云居寺办展览,问我想不想一起去?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心立刻就飞了起来。一者可以满足我欣赏北齐时期的雕刻的愿望,再者可以让我见证云居寺与响堂山1400的约会,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振奋的盛会。

据资料上说,响堂山北石窟位于邯郸城西南35公里处峰峰矿区鼓山上,南石窟在鼓山南麓,北石窟在鼓山西腰,两窟南北相距15公里。石窟始凿于北齐年间,隋、唐、宋、明各代均有续凿。现有16窟,大小佛像4300余尊,并有大量经文、雕刻。它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艺术宝库。

可惜,我没有机缘,到响堂山北石窟的时候,正好赶上石窟处于关闭期(从网上说的时间,好像关闭快一年了。),经朋友找人协调,终于同意让我进去,进门前,门卫一直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老师,喜欢看这类文物。估计门卫不信,因为我身上背的摄影包看着挺专业的。

他问我,你还要拍照吗?我肯定地答复他了,我一定要拍照,而且会拍很多。他问我还进石窟吗?我说要进的。事后经验得知,他问的话其实是有目的性的。

我是从北门进去的,北门有一座残塔,这座塔几乎成为响堂山石窟北窟的标志性建筑。

残塔的后面是常乐寺,去响堂山石窟的人,几乎没有提到常乐寺的,就说毁损了,常乐寺的建筑现在只剩了一个山门,从门缝里往里看,可以看到里面供奉一尊弥勒和四大天王,由于门缝太窄了,实在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但是从窗户的缝隙里,我看到山门殿后面摆有佛像,我试着站在栏杆上,也试着从院墙边上绕,最终,我也没有发现看到佛像的入口。

在常乐寺边上的财神殿正维修中,财神殿后面的建筑好像被一家公司占用了,我假装着上厕所,从公司的房子绕过去,我发现了,山门殿紧锁大门的原因了,因为后面是常乐寺的遗址,看到这个遗址,我顿时惊呆了!

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好的遗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常乐寺要是对外开放的话,反而比休憩一新的更有味道。无论是三世佛,还是文殊及普贤菩萨,都没有头及脖颈,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佛像的认知,即使是无头的佛像,我们也能从残存的身体部位上,欣赏到佛像建构的艺术和美好。

在遗址上,我原本想说,历史是面照妖镜的话,后来,我还是忍住了,我是来欣赏艺术的,这样残缺的美,其实也是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

我知道,景区为什么不开放常乐寺了,因为他们根本修复不了常乐寺的这些残存的佛像?假如用全新的代替,那常乐寺还是当年的寺庙吗?常乐寺的古迹如何处理?这是个棘手的问题。

面对岁月风化的人为毁损的塑像及立柱,我双手合十:“大佛、菩萨、各路神仙,我来过了!”

(常乐寺前的古塔。照片上意外发现塔身上还有塔。)

(常乐寺山门。)

(门缝里看弥勒,没办法,大门紧锁,只好依托手机从门缝里塞进去拍摄了。透过后面的窗棂,我看到了遗址,非常兴奋。)

(见过这么壮观的三世佛吗?看看后面站着的大势至菩萨和文殊菩萨,没有头的佛像,不影响参观艺术。)

(明嘉靖的碑额。)

(看看正殿遗址,不知道你是否感到震撼?)

(看看当年的佛柱,每一根都是那么精美!)

(坐骑是可以看出来菩萨身份的。)

(我愿意相信,这是一尊观音的立项。我喜欢观音菩萨服装上的衣褶设计,非常华美。)

(看看佛的莲花宝座,多么的端庄和厚重!)

(这样的遗址,还要修复吗?这其实就是最美的景色。)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2010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六本文学专著:《理说明朝》(2012)、《理说宋朝(北宋篇)》(2013)、《理说宋朝(南宋篇)》(2013)《一车一世界》(2014)、《最后一个磨盘州人》(2015)、《银圈子》(2017),并在《金融时报》等期刊上发表作品,出版和发表文学累计超20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