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爱了吗? 在那一刻,当你看到你在做什么, 为什么而做,你一定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我写在这里的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都是为了, 得到父母的爱。 不了解心理学的时候,我不知道,以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追求完美,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 学习了心理学,开始做心理咨询师。面对一个个来访者,在不同的人身上看到同样一种痛苦。甚至以他人的故事为镜子,也照见了自己的内心。 才发现——原来如此多的人生,在如此长的时间。我们做了如此多的事情,都是做给内在的那个父母看的。 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 被“内在父母” 肯定和爱的那一刻 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世界如此灿烂 我是好的 我才获得了高兴的理由。 原来并没有“天生”这回事。 没有和父亲居住在一个城市,已经有十多年。即使以前读书,因为父母离异的关系,和父亲也并没有在一起生活很久。12岁之后的岁月,一般是半个月或一个月见一次。但是,我很爱我爸爸,和他的链接很深很深。 爸爸也很爱我。但对我比较严厉,几乎不夸奖,无论我做到多好,他对我的期望都会更高。学了精神分析,我知道,这个是“反向形成”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 我虽然很爱你, 但是这种爱让我不适,无所适从, 所以 我用一种看上去不爱, 甚至是攻击你的方式 来缓解我的这种潜意识不适感。 爸爸爱我。但是因为他的童年和成长经历形成的人格,这种对我的爱意之柔软让他感到不适。他的意识无法察觉的情况下,他以一种很严厉、要求很高、从不表扬的姿态将我和他隔开。 他可以在一种距离之外,默默地爱我。 这是他可以接受的方式。 他,必须、只能, 以一个严厉的父亲的姿态。 出现在我的生命之中。 我们不可能选择我们的潜意识,我爸爸也是。所以当我明白了一切,我也就接受了这一切。 但是, 因为以“怪怪地”方式来“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也让我们的人格形成、我们对爱的理解、我们对自我的接纳和要求造成了巨大影响。 小时候,只有做得特别好,带了学校的好消息回家,才能看到父母的笑意。在这个笑意里、柔和的语气里,放松的氛围里,感觉到自己并不是麻烦的存在,而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孩子——这种模式,日复一日,固化了我们的人格,也形成了我们内心的“内在父母”。 这种模式形成后,使我们成为了那个 即便父母不在身边,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却无法停止对自己的各种要求、执着,觉得自己一定要达到一个目标,要做得比别人好。 自己才是好的状态。 这个渐渐地就变成了我们意识不到,也难以一下子改变的人格的模式: 我总是要对自己提出要求, 而我达到要求的那一刻, 我可以拥有对我这个 个体非常重要的体验: 我很好,我被喜欢和接纳。 接着我内在的父母 会对我提出下一个要求。 我高兴不了多久, 一天?一周? 可能一周都没有。 我又会投入下一个目标。 这种故事,很显然,不是“天生”的。 这种故事,在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身上上演。 会有人问,那我如何改变这种人格? 我也觉得自己对自己不断提要求很累, 可为什么我停止不了? 我把它写出来,就是为了让你看到它。 因为你看到了它。 这种潜意识人格对你的作用就会减小。 当你下一次执着于自己的成绩和表现,执着于你没有达成的目标时,你的大脑里或许就会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你:你这么努力,其实只是为了让父母爱你。你知道吗? 而且你还会把这种和父母的故事,放在你和你的伴侣之间,你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为了得到他们的爱。 成为更好的自己,就能被爱了吗? 在那一刻,当你看到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你一定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我写在这里的意义。 这就是看似无法量化评估的一次又一次心理咨询的意义。 我们的人格,是通过,那些被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影响我们人生的“重要模式”,被看见,被接纳,被重新定义,从而实现改变和整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