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集邮的日益发展,实寄封的地位也不断地提高。 它不仅是传统邮集和邮政史邮集的重要素材,而且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类别的邮集采用,尤其是早期的实寄封已成为人们争相寻求的“宠儿”。 于是,面对僧多粥少的市场,面对少见而不识其真面目的集邮者,面对几倍甚至几百倍利润的诱惑,利欲熏心的伪造者们开始了他们的罪恶勾当,各个时期的实寄封都成为他们伪造的对象。 下面,本文简要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实寄封伪造的大致状况。
一. 伪造的实寄封已遍布南北东西 伪造实寄封,民国初期就有。 50-60年代,有个别人少量伪造区封。 而新中国实寄封的大批伪造,则是由1991年在上海邮市出售的一批数以百计的由“江西乐平”寄“安徽横岗”的“蓝欠资封”拉开了序幕。 此后,伪造的东北贴用普票封、改8、改9封在东北和北京也陆续出现,而在当地却往往不公开出售,只是暗中流向外地。 广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大批伪封的集散地。不管货色如何,只要便宜,总不缺少买家。 而在大西南的四川,自几年前出现制售并流至国外的伪银元封后,1995年又推出“换代产品”,造假范围涉及西南区封、各类普、改封、新旧币合贴封、欠资封等,从造假到销售形成一条龙。 至于前几年山东龙口制售的那些伪区封,由于水平很低,多一看便知,实际上难以构成多大危害。 说到当前国内最大的伪封市场,还得数上海邮市。 它汇聚了江、浙、沪各路“高手”的“杰作”和为数不少的各层次的“追封族”,伪造的品种有普改封、欠资封、文革封、军邮封 …… 凡热门封无所不有,混杂在真封中出售,危害甚大。 各地的制伪者和售伪者们还利用民间邮刊和邮社向国内外兜售,给中国的集邮事业蒙上了阴影。 二. 造假手段日趋现代化 以瓶盖画圆、火柴棒写字的原始方法早已成为过去,制造木戳、胶戳也嫌水平太低,现在取而代之的是“金属戳”。 有固定字钉的锌板戳,有活动字钉的钉齿边钢戳。 1994年,我在广州邮市曾见到有人兜售那种仅有戳面的锌戳,每块100元,品种多达100多个。 1995年,用全套模具在重庆加工出的带有活字钉的钢戳,盖在封上凹凸有致,已令过去那些将“邮戳有无压痕”作为一项重要辨伪依据的专家们目瞪口呆。 在电脑时代的今天,谁知道今后的造假还会玩出什么花样!
三. 伪封由国内流向国外,又“进口”到中国。
1992年初,国外一拍卖目录登出一件江西伪欠资封,投标的人很多。 一位已投标人在与笔者商讨后,便去电撒回投标。当外方知道真实原因后,立即回函致歉。 伪封制售者们很狡猾,他们利用外国投标者对中国邮戳、邮史不在行的特点,将这些假封推向国外,或利用国内投标者对国外著名拍卖公司的信任,使得这些“出口”假封得以“进口”内销。 而当投标者发现上当要求退货时,往往又因语言障碍而难以实现。 这类假封近年来在香港地区及美国、荷兰等著名拍卖公司的目录中均有所见,品种主要是:军邮封、区封和改值票封。 四. 国外也有伪造中国邮品者,将伪封“出口”到国内。
1995年,笔者曾见到一枚由青岛寄澳大利亚的贴“普1”18000元的航空封。 那枚8000元票是取代了封上原来的贴票,又刻了一枚与原戳几乎完全一致的邮戳盖上去,欺骗性极强。 1994年,国外曾流进一枚前所未闻的'改3'倒盖票实寄封。 笔者曾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卡尺测量,从其加盖的行距中竟找不到丝毫的误差,其造假水平确属一流。 五. 上当受骗者不再仅仅是初级水平的参展者,也不仅仅是中国人。 如果你说某个地方邮展中出现了伪造封,别人肯定说你少见多怪。就是全国性邮展,可以说近5年来没有哪一次没有伪封的。 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96亚洲国际邮展上,有伪封的邮集绝不止一部两部,从民国到新中国的都有。甚至在个别高奖邮集中也混进了伪封。 而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一些深受假封危害的集邮家也开始对中国邮品的信誉大打折扣,中国邮品的地位也因伪品猖獗而大受损害。 由此可见,应该重点治一治那些造伪者和故意售伪者了! 在’96第二届全国职工邮展上,评审委员会主任染鸿贵先生第一次提出在评委会中成立打假组,并明确提出今后的邮展中都要如此,以维护邮展的纯洁性。 相信今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广大集邮者积极参与下,中国邮坛总有一天会消除污垢,成为一方净土的。 完 本文来源 : 常珉 编辑整理 : 跑跑爱集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