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houzixueyi 2017-09-26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之一个冒险者的探寻

    有时候,一本书装帧的好与坏往往决定着我们能否把它拿起来,读下去。从图书馆借到的这本《红星照耀中国》着实有些年头了。装订线松垮了下来,一张张黄页零落着。不知哪位爱书人士用透明胶带将封面缠裹了一番,算是给这本老书换了一件新外套。我急迫地想知道它有多长的阅历,翻到扉页,算是晓得了:197912月第一版,北京第一次印刷。北京印刷?会不会是复校之初北京大学赠与的图书之一?带着一丝身为湘大学子的荣誉感,和作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到了红色中国。

    身为一名记者,向受众传递真实可靠的消息本应是他的职责。但我更喜欢抛开记者身份的他。书的开头,提出了许多未获解答的问题:中国的苏维埃是怎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维系住他?......”密集的提问像海啸时的巨浪一波接一波,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好奇。为了解开这些疑惑,他冒险进入红区。在国共政治军事针尖对麦芒的时刻,像他一样到处寻找红军所在地,不顾一切奔向那里,又怎能不看作是一个冒险家所为呢?为了真相而战斗,他是我心目中的勇士。

    人活着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很旧的话,不知道出自谁口,又被谁转述了千万次。今天拿出来,依然有分量。斯诺在中国探寻的日子里,活出了自己的精神。不光指他无畏的探寻,勇往直前,树立起一座英勇形象的丰碑,更有他渊博的知识,因对中国千年文化积淀的熟络而形成的思想的成熟。

    把寻找红区时的斯诺看做一个探险家,因他的行程有着和探险者一样的诸多不确定性,因他们同样想探寻未知的真实。这样《西行漫记》便可看做斯诺的一部游记,跟随主人公认识那段峥嵘岁月中的人与事,我喜欢那个疏离的年代,喜欢这本泛黄的书。

                                                                                                                                                    写于2012.10.21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信仰的力量

    我怀着无限的好奇继续着阅读。但苦于没有时间,到现在也只是读到全书将近一半的地方。我更加倾向于称这本书《红星照耀中国》,而不是《西行漫记》。因为无论从著书人原本的意图还是书中描写的内容来看,都与红色精神拯救中国更为贴合。而《西行漫记》则容易让人理解成这是一部记述西方人文、风俗、地理、历史的游记,与书中内容背道而驰。这也是我一直不解的问题,即使查了一些资料也没找到,忽略阶级立场对立的大环境,此书出版时如此命名的深意。 

    跟随斯诺的脚步,躲过了白匪的追踪,领略了荒凉、贫困的陕北大地,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红区中心——保安城,也总算见到了红军领袖——毛主席。 

    书中关于毛泽东个人经历的描写,我读了两遍。我很好奇一个出生在不过距我现 在所处的湘大几十公里远的韶山冲的倔强少年如何能够成为拯救四万万同胞的救星。哦,斯诺反对称毛泽东为中国的救星,他站在了辩证的一方认为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而我从小到大被灌输着毛主席如何带领中国人民翻身站起来,如何拯救中国,已经失去了独立的判断。经历了文革,中国社会留下了偶像崇拜挥之不去的影子。而那时主席身边的人,乃至红区的百姓,都把他看做一位普通但又极其令人尊敬的人,没有人把他作为偶像顶礼膜拜。

    虽然是富农出身,青年的毛泽东没有缺少农田劳作这项人生必修的实践课。没有体验过被贫穷困扰的小农生活,但有着曾在田里挥汗如雨的经历,同样让他知道底层农民的艰辛。类比今天,他就像一个富二代到底层体验生活。虽然是受父亲逼迫,但也为他日后组织农民运动打下坚实基础。

    对毛泽东坚韧倔强性格的刻画使我印象尤为深刻。他敢与父亲大吵,之后更以离家出走的方式抗议。当然他的离家出走是怀着远大人生理想而走出去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当时思想封建的社会里,毛泽东敢于挑战权威观念,已经是一种胜利。在第一师范求学时,他的各种锻炼体魄的运动也让我感叹之余望尘莫及。到湘江畅游,徒步湖南全省,穿越华南连片的山林等等,练就了他强健的体魄。今后可以拥有超人的经历,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很少生病,坚持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路。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其背后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当然,除了倔强坚韧的性格,乐学好学、简朴作风等很多优点也促成了一代伟人的诞生。

    见到毛泽东已是在与周恩来、贺龙、李长林等一些大人物接触之后。他们个个都是被蒋介石政府重金悬赏捉拿的人物。任何一个红军战士,只要向蒋政府泄露一点他们的消息,便可以财富等身,但没有人那样做。这也是让斯诺困惑的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是共同的悲苦命运所激发的坚定的革命信念促使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一切,将广大同胞的命运置于个人命运之上。这是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身上闪耀的一面。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生活被逼到了绝境,也就使中国人丢掉所谓的奴性,要为生存而战,为平等自由而战!他们有着顽强的毅力,坚不可摧的士气,更有铁一般的纪律。像斯诺描绘的那样他们有的那点纪律,似乎都是自觉遵守的。队伍走过山上得一丛野杏树时,他们忽然四散开来去摘野杏,个个装满了口袋。临走时他们好像一阵大风卷过一般又排列成行,赶紧上路,把耽误了的时间补回来。但是在走过私人果园时,却没有人去碰一碰里面的果子。这样一支严明之师、威武之师岂能不胜?

 新闻写作的高境界是把受众带回事件发生的现场。作为纪实性的新闻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做到了这一点。从上文中对红军战士摘野果场景的描写便可见一斑。四散开来装满大风卷过一般赶紧上路这些语言勾画了一群严守纪律但又不失青年人童真稚气的士兵形象。给人以强烈的现场感。

我的这头牲口的弓背像一弯新月,迈步像骆驼一样缓慢,瘦腿软弱发抖,随时可能倒下不起,咽下最后一口气。我们顺着河床爬到河边悬崖上的羊肠小道时,它使我特别担心。要是我在它的瘦骨嶙峋的背上稍微挪动一下重心,我们俩就会一起掉向下面岩石嶙峋的峡谷中去,这段对行军路上情景的描述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脑海中仿佛出现在行军的队伍里,一个外国记者怀里抱着摄像机,谨小慎微地坐在一头羸弱的毛驴身上,望着近在咫尺的深渊惊恐万分却要强力掩饰的场景。不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记者本身的心理,也反衬出红军战士的大无畏。他们没有瘦狗一样的毛驴可骑,依靠两条腿走过了不知多少个两万五千里。

    读到不同的地方,总会有不尽相同的感触。记得刚开始还是带着斯诺一连串的发问开启好奇的探索之路。如今深入到红区,接触到红军,感受到一股坚定的革命信念汹涌袭来。文章接下来又将带给我什么?未完待续......

                                                  

                                                                                                                                              写于2012.11.30清晨

    

    “第三部分”

 

   《西行漫记》这本书读到最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它为什么被称为“优秀新闻报道”。刚开始是把它当做一部游记来读的。因为作者完全以自己新奇的游历和见闻为写作对象,没有新闻的感觉。后来渐渐感受到,所有的描写、思考都体现了斯诺本人的客观理智。文字间很少有情感的流露,把情感判断留给了读者。例如:讲到西北灾荒时,饿殍遍野的情景让读到这段文字的我对地主阶级、军阀势力恨得咬牙切齿,他们以沉重的课税欺压百姓,以赈灾的名义发难财。作者没有抒发太多议论,只是详细交代了百姓所受的压迫和灾难,虽然文字可以感受到深深的同情,但斯诺的立场始终是中立的。

刚开始读的时候,是那么的充满好奇和强烈的求知。越到后来越发现,它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作者从前线到后方的战斗、生产、生活、文教等多角度全景展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国共对峙的情况(本以为还会写到抗战爆发后,在中日间周璇)。

我很喜欢整本书里有关人物介绍的部分。贺龙、彭德怀、徐特立等等这些人的经历一次次激励我,他们的敢于抗争、勇气魄力都是我所缺少的。还有徐特立老师“人生五十始”,孜孜追求真理的精神,让我震撼之余,也多了一份对自身的思考。有这样一位名声不是很响亮的人物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他是管理西北红区财政委员会的林祖涵。在那个困难的年月里,筹措财政的不易可想而知。财政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后方的建设需要资金,前线的战斗也要物资,而百姓一穷二白,怎样保证充足的财政?我用自己的话来形容林祖涵的政策“开源节流”。财政来源里百分之四十到五十来自没收,没收地主富农压榨所得;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自愿捐献,红军给百姓分的土地,不私占百姓丝毫得到拥戴;其余的收入来自贸易、经济建设、红军的土地等。对于放贷,红军并不严格禁止,而是规定了利息上限,一方面有利于百姓生产生活,也使自身获得一定经济来源。“我们在这里很容易建设自给自足的经济。我们的预算订得很仔细,尽力节约。因为苏维埃人员每个人都既是爱国者又是革命家,我们不要工资,我们只靠一点点粮食生活,我们预算之小可能让人吃惊。这整个地区,我们目前的开支每月只有三十二万元”,林祖涵的话让我有点半信半疑,以至于反复看了几遍。直到可以用革命家身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来解释这个情况,才可以确定在今天难以想象的事情以前确实很普遍。三十二万也只够蒋政府悬赏捉拿一位共产党中央要员的奖金,却可以维持红军一个地区一月总开支。我想那个年代应该还不知道什么叫“小金库”:“从最高机构一直到村,各级会计在收支方面要受一个委员会的监督,因此,为个人利益篡改帐目是极为困难的。采用这个方法,任何舞弊都是办不到的”。节俭和清廉使红区财政节流工作很有力。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想到十八大以来陆续落网的贪官们。同样是党的干部,前人能经受得了战争的考验,后人难道连对权钱声色说“不”的决心都没有?时代在变化,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任何改变;党还是我们的党,干部掌权不变,但掌权的干部变了。他们把手中的权力看得太重,单单把自己看做权力拥有者,忽略了公仆身份。在没有监督的环境里,当手中权力与既得利益有很大悬殊,有些人便利用权力谋取了私利。这个新媒体人人都是记者,微博反腐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的时代,也惊醒了潜在的污吏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但不可否认,群众网络监督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新一届领导人毕竟开了一个好头,八项政策也见诸行动,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群众期望值高了,希望可以倒逼领导层落实这些利好的政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列宁说过,一般历史,特别是革命的历史,总是比最优秀的政党、最先进阶级的最觉悟的先锋队所想象的更富有内容。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变幻的经历中带领红区人民一步步走来的。《红星照耀中国》穿越岁月,把这些丰富的内容展现给了我。

                                                                               写于2012.1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