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道医学:天人合一道解胃经内庭穴第十九

 巨蚌阁 2017-09-27


今天讲足阳明胃经荥穴内庭穴。

内庭穴出自《灵枢本输第二》:胃出于厉兑---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趾外间也,为荥。内庭为足阳明胃经五腧穴之荥穴,五行为水。胃经为土,此穴为水,是为土中水。如果胃是自然界的大山,那么此穴则为山下所出之泉水胃喜润而恶燥,而此穴为胃经土中水,自有润泽阳明胃土的作用,故此穴滋养胃阴,而治疗胃热伤津之消渴或者胃阴不足引起的口干舌燥、喜饮凉水等症。

内庭之穴自古多从此穴所在位置来解释认为该穴位于足二指与中指之中,有在内的庭堂之象,故言内庭内,言自外而入里庭,门内曰庭,多为主屋之正室那么内庭合起来的字面意思当为自外而入所居之庭室,有静止安定内藏之隐意而又有医者以此穴主治释名,此穴古代腧穴主治喜静卧而恶闻人声,欲独处而居,故名内庭。此意与穴位主治相应,倒也符合此穴名,但还未触及内庭为什么能治疗此病症的内在道理

那么内庭为何意呢?其实还要与此穴五行为水联系起来北方五行为水。足阳明胃经在三阴三阳六经里面主什么呢?主三阳之阖,主在表的阳气由表而入里自然界阳气东升而西降,而人以天地之气而生,与自然界阴阳二气同步相应太阳西降之时正是阳气从表入里之时,而阳气由表入里便是阳明主三阳之阖,在人体则阳明胃经主此功能太阳由西方下降藏于北方,阳气内藏北方之后,万物安定而静止以待一阳来复。那么这个北方相对于在表的阳气来说,就是内庭我们人身在表的阳气从胃经头走足,头部下降到足部地,进入内庭穴,内庭五行为北方水,是为阳气止息安静内藏之地所以为什么内庭主治“喜静恶闻人声”呢?喜静恶闻人声为在表之阳气亢盛,不能由胃经从表入里,导致胃经经气过盛而生热,其人必热盛而烦躁不眠,甚者发狂。而此穴主胃经引在表之阳气下降内藏于北方,好像晚上太阳落山进入北方一样,大地一片静谧。


所以解释穴位不能只从穴位名称单纯的去研究,还需要配五腧穴的五行属性,穴位所属经脉的功能一起立体性的解读

胃经在《周易》为艮卦,其实艮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但不好在这里给大家讲,因为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周易》言:艮为止。意为阳气入里而止息也。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以人身阳气言,其安身之处便是内庭。

所以内庭善于和降胃经,引在表之阳气入里,阳气入里,则表热清,烦躁止,自然能安静下来入眠《内经》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可取内庭治疗

内庭为胃经之荥穴,荥主身热,此穴自古便为清泄胃热、胃火的主穴泻内庭,可以清胃热、凉血解毒,常用于胃火上炎、胃经热毒引起的头面部疾病。

胃火牙龈肿痛,人迎三盛有力,舌红苔黄,可以配合厉兑穴同用以清泻胃火。厉兑五行为金,为胃土之子,实则泻其子,而内庭为荥火穴,可以清热泻火,故二穴配伍可以清泻一切胃经实热实火除了清泻胃火胃热,此二穴配伍还可以通腑降气用于胃热或者胃火引起的呃逆。

内庭与合谷配伍泻法,常常用于清泻阳明肠胃之热引起的大便干燥、牙龈肿痛、咽喉红肿热痛、扁桃体红肿热痛等症

除了牙龈肿痛,也用于龋齿疼痛《铜人》主口龋齿痛。什么是龋齿呢?为牙齿发生腐蚀的病变,在牙面上形成龋洞,逐渐扩大,最后可使牙齿全被破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虫牙遇到各种物理刺激或者寒热等容易产生疼痛那么可以取胃经内庭穴与大肠经之络穴偏厉穴针刺泻法治疗,偏厉为手阳明经络穴,治疗龋齿疼痛。虫牙可以配合中药厚朴煎水漱口,对龋齿有治疗与预防的作用,厚朴亦归大肠经,胃经。关于内庭治疗齿痛,《针灸大成》主上齿痛,而《甲乙经》主下齿痛。治疗上齿痛是因为胃经“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而大肠经“贯颊,入下齿中”。

内庭不但可以清泄胃火胃热,还可以清大肠经热,其功颇似清泻胃热、滋阴胃阴的知母,知母又可滋肾阴,与内庭穴土中水之功用极为相似而知母在临床上也经常用于胃热牙痛、肠胃积热伤津便秘等症,比如玉女煎。所以内庭除了清热泻火还可滋阴生津,以其为土中水,故能治疗肠胃有热伤津之大便干燥便秘。

胃火迫血妄行之鼻衄、肠道热秘引起的痔疮红肿热痛便血亦可泻内庭。

《天星十二穴》内庭主瘾疹阳明热毒上蒸,面部发斑,亦可以泻之,此症常见于面部红斑狼疮

阳明热毒或者湿热导致的面部痤疮可以内庭

胃热有时会引起小孩磨牙,单取内庭穴泻之。

又善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臭。口臭有胃火导致,取内庭清泄胃火;有肠胃积热便秘腑实引起浊气不降而上逆,内庭可以滋阴清热、润肠通便,腑气通而浊气自降;如脾胃不和内生湿热导致的口臭,可以内庭配伍丰隆、阴陵泉清热利湿;如果食积不化而腐败引起的口臭,可以配伍足三里、中脘健脾和胃消食

内庭还善于和胃止呕、消食化积,常常配伍足三里、中脘穴同用。足三里与内庭同用,为全真七子马丹阳之《天星十二穴》之配伍穴.足三里本身善于和胃消食,而《千金方》“内庭主食不化,不嗜食”;“内庭主疟不嗜食”。二穴配伍常常用于治疗胃失和降引起的胃痛、反酸、饮食不化之腹胀、反胃呕吐、脾胃不和之气滞腹胀或泄痢,或者小儿食积吐乳、胃热吐乳等.

《针灸大成》:“内庭主痞满”。此为中焦脾不升清、胃失和降导致脾胃气机痞塞于中,阴阳表里二气之对立升降失调导致,取内庭可以和降胃气,配伍中脘可以健脾升清,则痞闷自去。

内庭和降阳明之功,配伍肺经鱼际宣肺,可以治疗阳明不降、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气喘,其脉人迎大脉口三倍可以选用;也可以治疗大便干结不解,导致大肠阳明腑气不降而太阴肺气不能宣发。

《铜人》内庭主口。口wai,与歪同意),也就是口眼歪斜之面部中风证。讲厉兑穴时讲过口口噤皆为阳明经筋疾病,可以内庭配伍阳明胃经面部的地仓、颊车,大肠经的合谷穴同用。内庭泻,而其它穴位可以平补平泻疏通经络。如果诊脉人迎有力而邪气实,亦可取上面穴位点刺出血以泻邪气。

内庭配伍胆经足临泣、丘墟又可和胃降胆,用于胆胃不降之口苦、咽干、恶心喜呕、肋部胀痛、胃部胀满等病症。

内庭为阳明荥穴,《内经》荥输治外经。又可清泻阳明实热,故可用于阳明经热之大热大渴,汗出恶热,可配伍胃经输穴陷谷同用,陷谷也善清泄阳明之热。恶热而汗出不止者,配伍合谷以泻热止汗。

阳明热极发狂、妄言骂詈,《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内庭泻之。

内庭配伍劳宫,劳宫为足厥阴肝经之荥穴,又为手部八卦之中宫,对应中位之胃腑,故二者配伍可以治疗胃失和降之心下中脘闷胀、疼痛。此二穴,厥阴阳明别通之配穴也。

内庭到此,下一个穴位讲胃经五腧穴之陷谷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