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民李先生:回忆我的炒股之路

 北书房2014 2017-09-27

□记者 王都君

“我是十三年前开始炒股的。”昨日,记者在永明路附近见到了股民李先生,李先生中等身材,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有股票的地方就有涨停,也有跌停。连续涨跌的背后,往往是不少股民的悲伤故事。”李先生给记者讲起了他的炒股历程。

“刚开始听朋友说他的另一个朋友炒股很厉害,一起吃过几次饭后,我和朋友都在他的带领下在证券公司开了户,将账户全部交给他全权操作。我记得我存入的金额是16000元。过了几个月,朋友跑来说,他的那位朋友炒股亏了好多钱,于是我们赶紧到证券公司看账户,我好像还剩几千元。当时想想很心痛,又不甘心就这么算了,就开始自己学起了炒股。”李先生介绍。

李先生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下手买入的股票是厦华电子。“我对厦华电子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还不懂K线图,我买厦华电子的理由很简单,介绍我炒股的那个朋友买的四川长虹,他当时买的四川长虹已经三十五六块钱了,厦华电子才十一块钱,所以我就买了。一横心,买了五百股。”李先生说。

“我买了厦华电子之后,有一天听广播里的专家解说股票,刚好说到厦华电子,当时专家好像说这个股票离场为妙, ‘离场为妙’我还是听得明白的,我将信将疑,等了一段时间,厦华电子涨到十三块多的时候,我跑了。当年厦华电子涨到22块多,按照我买入的价位持有下去,翻了一番。我有点后悔,但是首战也算是告捷,小赚了一点。”李先生告诉记者,从那之后,他就开始找朋友学习基础知识,给他讲电脑的基本操作,讲K线图,讲技术指标,也找书和资料学习,很多基础东西都是在那个时间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就一点一点地开始炒股票了。潜意识当中我有自己的标准,就是高价股坚决不买,我无法理解净资产才一两元的股票,怎么会长到二三十元?我买入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十元左右。”

“炒股票想赚钱,都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后来在炒股的过程中,我就慢慢摸索着和总结了一些经验。总结这13年,我五味杂陈:有过大喜,有过大悲,有过希望,有过失望,甚至有过绝望。还有一点感到甜的是有时候早上看到街上匆匆忙忙上班的人就会感到很幸福,我不用像他们一样起早贪黑、日晒雨淋地劳作。”李先生说。

“同样是炒股,为什么有的人通过炒股获利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为什么有的人通过炒股却亏损累累甚至倾家荡产?关键问题在于炒股的心态。如何选股是炒股的基本功,但是能不能赚钱却是心态决定的。买股要细心,捂股要耐心,卖股要狠心,三者缺一不可。在股市里奋斗的人,有90%是聪明人,只有10%是所谓的‘傻子’。”但是结果是前者亏损后者赢利。为什么只有那些不计得失、波澜不惊的人才获利多多?我们应该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李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