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丁中一 上海人,生于1937年3月,祖籍江苏南通。教授、著名中国画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河南省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委员。 1960年毕业于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赴河南郑州艺术学院任教,1961年曾在上海美专教学,1962年随同学校迁至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现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工作。曾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八届美展评委、中国美术学院成人教育分院特聘教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河南省画院特聘画师等。并曾出席全国第七、八届文代会及全国第六届美术家代表大会。 擅长中国人物画和山水画,画风简约清逸,独具一格。作品《月是故乡明》为人民大会堂陈列;《 八大山人》《虚谷先生》《青藤山人徐渭》《往昔》分别入选第七、八、九、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虚谷先生》获优秀奖,《青藤山人徐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石涛》 入选97全国中国人物画作品展;《冬心先生》入选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3年以来作品在台湾以及先后五次在德国举办个人画展。2011年12月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丁中一从艺60周年回顾展”(中国美术家协会、省文联、省美协、河南艺术学院主办);2012年11月在上海举办“丁中一中国画作品展”(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办);同年12月在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丁中一中国画作品汇报展”(中国美术学院主办)。2016年12月应邀参加杭州第四届中国画双年展。 作品与论文曾在《美术》《国画家》《书与画》《美术界》《中国画》等刊物上发表和作专题介绍。出版专著有《素描技法论要》、《丁中一西部写生画集》、《丁中一从艺60周年中国画作品集》、《丁中一艺术论集》等。 富有魅力的水墨人物画 ——丁中一的艺术创作 邵大箴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丁中一的人物画创作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简意古典人物,与新浙派风格一脉相承,这可见于他参加全国性美展的作品。二是带有研究性的人物写生,个性风格更为鲜明,如他的许多以西部人物为题材的作品。 丁中一笔下的一些古意人物,表现文人高士的洒脱自由、犷放不羁的状态,如八大、青藤在造型上远离写实,但夸张变形有度,注重神韵,颇有形式美感。努力把握古代文人的气质与心境,并挥洒于纸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澄怀观道”吧,即把现实的体验提升到精神的层面。丁中一在这些作品中,把具体的人物形象熔炼为精神性的写意符号,继承和发展了浙派意向人物画的新传统。从80年代至今,这种画风活跃于画坛,丰富了中国画人物画的风采,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有丁中一的一份贡献,这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丁中一的人物写生很有其鲜明的个人面貌,他吸收了西方严谨的素描造型,运用中国文人画强调的骨法用笔,使人物形象的塑造真实、生动,同时又发挥了中国画的笔墨特性。在他的很多人物写生中,特别喜欢表现光影,那些牧民和农人们,在中午的烈日下眯缝着眼睛,憨态可掬,淳朴可爱。他用线去表现光影,表现体积。他加强了明暗对比,弱化人物亮部的轮廓线,寥寥几笔,言简意赅,暗部中则包含丰富的层次变化,水墨淋漓,形象相当结实耐看,且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丁中一是一位热爱生活、重视深入生活的画家,他从人性和仁爱的角度表现劳动者的形象,他的人物画有现实的品格,寄寓了他对他们的真挚感情。他运用别致的光影语言和虚实巧妙结合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含蓄而富有诗意,反映了他坚实的艺术功力和艺术修养。还需要指出的是,丁中一的艺术创作路子很宽,富有探索精神,但他注意艺术语言上放与收、法则与自由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他的作品有时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有时多用墨的块面,水墨、彩墨均是自己的专长,有时也迷恋于形式创新,尝试抽象性手法,但又不走向抽象极端。一句话,他始终运用笔墨的无穷变化,陶冶在意象语言的创造之中。 在丁中一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既勤于思考,又具有善于把生活体验转化为绘画语言的本领与技巧,因此,他在当代水墨人物画领域占有自己的位置。 杰出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 文/孙 克 丁中一先生是当代杰出的画家和艺术教育家,这些年陆续看到丁先生的作品,对他的深厚的绘画功力和不懈的艺术探索精神十分佩服。加之个人天分、修养和艰苦努力,终于成就他一生十分出色的教学与创作生涯。 历史已经证明,20世纪新式美术教育及素描方法对于我国人物画的发展是有着十分积极的贡献的。就表现技巧来讲,也决非有些人所说“素描加笔墨”那样简单,丁中一先生自己在这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而且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里,培养了许许多多有才华的学子,有力地证明了这个道理。在丁教授占很大一部分人物写生和人物创作里,我们看到,它对于人物的形象刻画是如何准确,人物的表情和心理的把握又是多么精到,而且,在造型和笔墨之间处理得更是自如协调,笔调细腻而柔和,结构与调子过渡得十分自然流畅,从而形成他独特的人物画风:儒雅、精准、流畅,笔墨造型和人物的生动刻画、人物神采气度的表现高度结合,十分成功。就业内的角度看,他的绘画基本功训练有素,十分扎实,多年艺术实践和生活积累,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已经上升到“道”的层次,古人说“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无疑是一位画家成熟高端的境界。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勇敢的攻坚,悲壮地突围 ──读丁中一新作 文/刘 国辉 很早就记得丁中一这个名字,那还是我在附中读书的时候,他是那一届国画系的高材生,这样,他的名字就像刘文西,李山,姚有信这些名字一样或深或浅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印象里他的画,清朗、隽秀、像个白面书生,类似瘦金体的体格,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却又说不具体了。多年以后,在一个展览会的作品评选时,竟不意间见到了他的作品《八大山人》,近半个世纪了,又见到这个名字真有些久违了的感觉。那画,简约而疏朗,颇有骨感,很特别。那老到的用线和萧散的笔调间透出的气息,分明是一位有了年岁的画家,细细体味,仍然能感觉出当年的气象,苍其外而内其秀,却把自己隐身在这后面。 这会,我又读到了他的一批新作的图片,看得出他有了新的思考。仍然是枯润兼具,细谨而又疏放的线,不紧不慢徐徐勾出,人物造型结构到位,形象神情刻画用心,如果就此收笔,我想,就这已完全可以得到时人的正面评价了,因为他符合时下流行的对中国画的理论框架,尽可以徜徉在“文脉”、“写意”、“天人合一”…这些本很清纯、质朴的优质词汇,而今已成为哗众取宠的媚俗的标签里自我消费了。有意思的是画者并没有在这里止步,看来这些并不是他所要的,他对传统的承传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在寻求一种更高层面的“形神兼备”和人物心灵的准确表达,他在实践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现实书写,他径直由着心的指认向更内层的空间走去。 在勾定的线的框架里,按结构的起伏铺染层次所需要的颜色、调子,层层递加,由薄而厚,由简单而丰富。使人物神情心理的刻画越发微妙、精准、形象更加生动而鲜活。他细心地琢磨:平面的勾线与立体的塑造怎样才能相安无事且相得益彰,什么地方,哪处区间,应该重于雕琢塑造,哪些部份,哪个章节,则需要让线的曼妙尽情施展,彰显古老家世的显赫。我们从远古走来,无法阻隔这血脉相连,我生活在飞向太空的现代,我们已无法重返洞穴,这古来今往的诠释,谁来规定路径?谁又能来审定你的资格? 这是一批用心专注会让人驻足的画作,其中不乏精彩。然而,当今的江湖,罢黜百家,独尊“写意”,复古风劲吹,谈素描而色变,如瘟疫似的唯恐避之不远,而君竟如此堂而皇之地“素描”着,且深度地“写实”起来,这无疑犯了大忌,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担忧,担忧这些潜心的作业会湮没在无聊的口水中。 但是,我们作画的初衷究竟不是奔着中国画的概念去的,当然,也不是简单去为了别人的承认,作为个人无须对美术史负责,但我们必须忠于自己的心灵,古人云“中得心源”,抒写自己的情感,阐发自己的美学主张,这才是绘画的灵魂。或许,我们还未能提供出堪称经典的完美范本,但重要的是这批画作有着一种与传统模式不同的审美气质,作者不在意固有的文人画美学的歧视,创作出这批新的作品带着自己新的美学观念勇敢地站到了前台,笑对江湖的潮起潮落,体现了一种真正的文化自觉。诚然,艺术的深度和广度的双向开掘,没有止境,文体的更臻成熟,还可届以时日,这毕竟是创作者的终身功课。 这是一次勇敢的攻坚,这是一次悲壮的突围,艺术不相信口水,切实创作出好的作品才是王道,作者在题画中发问:“余此也一法乎,君以为然否?”,余曰:“然也”。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2011.10 好戏 《好戏》局部1 《好戏》局部2 《好戏》局部3 《好戏》局部4 《好戏》局部5 《好戏》局部6 人民(局部) 驻守.梦乡(局部)1 驻守.梦乡(局部)2 驻守.梦乡(局部)3 驻守.梦乡(局部)4 驻守.梦乡(局部)5 驻守.梦乡(局部)6 驻守.梦乡(局部)7 驻守.梦乡(局部)8 驻守.梦乡(局部)9 驻守.梦乡(局部)10 驻守.梦乡(局部)11 驻守.梦乡(局部)12 驻守.梦乡(局部)13 驻守.梦乡(局部)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