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金色年华554 2017-09-28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颁布了第一次特赦。这是一次针对已经“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所执行的特赦。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特赦在1959年12月4日实施,共计释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战犯33名,另有389名获减刑。

这33名战犯中,不乏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年代的“风云人物”,先前的他们,在汹涌澎湃的历史大潮中,都曾留下过自己的“独特印迹”。

杜聿明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杜聿明,字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知名抗日将领。

杜聿明家庭出身较为优越,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在讨伐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战争中表现优异。之后,他又参加了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官职也是一升再升,1938年,他已升任为第五军军长。值得一题的,抗日战争中知名的昆仑关大捷就是他所指挥的第五军打的。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在战场上被俘,至此开始改造生涯,直到1959年被做为第一批特赦战犯释放。

之后,杜聿明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务,于1981年在北京逝世。

王耀武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知名抗日将领。他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当时人称“宁碰阎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曾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中又参与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以及解放时期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于1948年9月济南战役突围时被俘,关押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1959年,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王耀武被释放。

之后,王耀武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于196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曾扩情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曾扩情,原名朝笏,别号慕沂,四川威远人,黄埔军校第一期生,国民党政训系统的负责人,知名的大特务。他是蒋介石手下“十三太保”中的“大太保”,就连胡宗南、戴笠都要称他为“大哥”。

中国当代史上,曾扩情也是一个较为活跃的人,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有着他的身影闪现。解放战争前夕,他曾任四川军委会政治部主任。1949年在重庆被俘虏,作为“战犯”关押在功德林,1959年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释放。之后,他担任了辽宁省政协文史专员等职务,于1983年在本溪去世。

郑庭笈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郑庭笈,字竹斋,号重生,海南省文昌县人,黄埔五期毕业,抗日战争中,曾率部击毙日本“钢军”将领中村正雄。

郑庭笈毕业于黄埔军校步科,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忻口会战、昆仑关战役,还参加了远征军印缅抗战。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任职为国民党第49军中将军长。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俘虏,接受改造。1959年被特赦。之后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职务,于1996年病逝在北京。

宋希濂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宋希濂,字荫国,湖南省湘乡人,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有着“鹰犬将军”的称呼。

宋希濂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门国民党内任职过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等职务,1949年在大渡河沙坪被围,突围失败后被俘虏,之后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被特赦。

之后,宋希濂出任了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赴美探亲后定居于美国,于1993年在纽约病逝。

杨伯涛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杨伯涛,侗族,湖南省芷江县人,他早年加入黔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淞沪会战时为十八军营长。

之后,杨伯涛又参加了南海战役、枣宜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1948年,杨伯涛升任为十八军军长,参加了淮海战役。在徐蚌战场的双堆集被俘,接受改造。1959年获得第一批特赦。之后他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于2000年因病逝世。

陈长捷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陈长捷,字介山,福建闽侯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步兵科,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神勇,被称为抗日常胜将军。

陈长捷早年在阎锡山的部队中服役,曾参加过中原大战,抗日战争中参加了南口战役和平型关战役。1940年,陈长捷率部投靠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后被任职为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及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平津战役,天津最终失守,陈长捷被俘接受改造。1959年获得第一批特赦,之后,他任职了全国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文史专员,1968年大动荡中自杀。

邱行湘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邱行湘,字辽峰,江苏溧阳人,国民党少将,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生。因行为方式处处模仿蒋介石,被称作为“小蒋介石”。四平战役中,因表现突出,被蒋介石誉为邱老虎。

邱行湘这一生历经多次重大战役,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鄂西会战、湘西会战。1947年起任职青年军整编第206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1948年的洛阳战役中被俘,接受改造,1959年获得第一批特赦。之后,出任了江苏省政协委员,文史专员等职务,于1996年在南京病逝。

爱新觉罗·溥仪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33名战犯,从皇帝到名将都有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这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很。刚坐上皇帝位置没多久,就恰逢辛亥革命爆发,被赶下了台。后来经历的张勋复辟,完全是小打小闹,更像是一出小丑剧。日本人占领东北期间,又脑壳敲坏了,去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等到日本主子一倒台,被苏联红军俘虏,带到了苏联“巡狩”,直到1950年才被押解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

1959年,溥仪作为第一批特赦犯被释放,之后他又出任了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于1967年在北京逝世。

郭文林

郭文林,别名彬儒,原名色尔曾格,达斡尔族,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人,伪满州国政要。

郭文林曾经留学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就读,曾参与蒙古自治运动,又参与了“满洲国”的“建国”活动。伪满州国成立后,他先后历任了护军统领、禁卫步兵团团长、兴安军管区参谋长、伪满第二师师长、伪满第十军管区司令官等职务,1945年,日本人即将倒台时,郭文林率部向苏联红军投降。苏方将他关押,于1950年移交给中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郭文林作为第一批特赦犯被释放。之后的具体事迹不详。

第一批特赦犯附录名单:

1、国民党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中将司令、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杜聿明

2、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

3、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曾扩情

4、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郑庭笈

5、国民党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

6、国民党第十八军少将军长杨伯涛

7、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陈长捷

8、国民党青年军二0六师少将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邱行湘

9、国民党浙西师管区中将司令兼金华城防指挥周振强

10、国民党第六兵团中将司令卢浚泉

11、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上校参谋赵金鹏

12、国民党徐州“剿总”定国部队中校副支队长周震东

13、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四十师上校副师长杜聚政

14、国民党第七十二军二三三师六九八团上校团长业杰强

15、国民党第七十军参谋处二科少校科长唐曦

16、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建军会少将课长白玉昆

17、国民党晋冀区铁路局总务处长贺敏

18、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议孟昭楹

19、国民党内调局西南办事处代主任廖缉清

20、国民党山西省新闻处处长杨怀丰

21、国民党天津市民政局局长曹钟鳞

22、国民党南京中央训练团少将团员徐以智

23、国民党第九十九军少将高参代二六八师参谋长甄肇麟

24、国民党北平行营少将参议刘化南

25、国民党第六兵团四处少将处长罗祖良

26、国民党第七十七军三十七师少将师长李宝善

27、国民党第十二军上校高参陈启銮

28、国民党闽南暂编纵队一支队上校副司令董世理

29、国民党第六十四军一五六师四六八团上校团长王中安

30、国民党第一一六军二八七师政工处上校处长蔡射受

31、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32、伪满洲国第十军管区司令官郭文林

33、伪锡察盟全军副司令雄努敦都布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