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荣欣铭 2017-09-28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提高阅读能力和应试中的答题准确率是广大师生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呢?

知牛网总结了现代文阅有关读答题方法,希望能够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做题有些帮助和启发:

1、读文

读文要认真,第一遍读文章要仔细地读,要做到能知道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那些句子可能有深意等等,然后再读题,读一道做一道,不能一次都读了,否则就可能出现做一道想另一道的情况,做题的顺序不限,如有选择先做选择,每一道题在文中都有指定的位置,读题之后要回到文中指定的那个句子,把那个句子反复读几遍,如果你第一遍读文很认真,这里就不费什么时间了。

2、答题模式

答题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似曾相识的话,问修辞我想就不用多说了,无非是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也无非是先抑后扬等等。许多学生头疼的是句子的含义,这样的回答注意一定不能脱离原文,要先写上一些情节在回答,比如“这句话中老人的行为表现了他内心的什么什么心情,体现了当时背景下人们的什么什么”,不能只答自己的话,一句原文也不抄。

3、解答思路

句子的作用或者文章(词语)的作用的作用类问题是比较好答的,因为基本上都有固定模式,最常见的是为下文做铺垫,奠定了文章的基调,这些都是文章前面的段落的常见答案,突出了文章主旨,深化了主题思想(什么主题不用写),这些都是文章后面段落的常见答案。还有时的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浑然一体,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等也是经常要写的。

4、解答

问文章中为什么这样写的为什么一类的题,主要就是写出这样写会给文章什么好处,诸如结构严谨,合理有序,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好话,夸夸作者就行了。

还有一类是读者读完文章后自己的感想,这类题分值很高,这种题一般都是先把文章主题说一遍,带给我很大启发,联系自己,或者将自己与作者相比较,得到诸如“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如何如何”的结论,要据文而定。

注意,回答问题时要全面,比如评价一个人或事,要好的一面坏的一面都要写,除非题目要求你写一面,这样可以尽量多得分。

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具体技巧,分别举例如下几点: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 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 它本身的作用;

  • 结合句子语境。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

  •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概括归纳

  • 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 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 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