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与'局'两字的结合,本身就充满玄机。饭局,从来就不是简单地请客吃饭,仅是席间座次,便是一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而饭桌,是谈判桌,饭局可以做到觥筹交错、宾主尽欢,也可以有刀光剑影和泄密背叛。在历史上,饭局与政治永远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每一个饭局,其实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饭桌可以改变历史,筷子也可以涂改史书。 不辱使命的饭局——渑池之会出席人物: 秦襄王、赵文王、蔺相如 饭局始末: 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秦王欲安定东方局势,约赵惠文王在西河外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作友好会见。赵王畏惧秦国,欲辞谢不去,谋臣廉颇、蔺相如两人劝赵王言:'大王不去赴会,显得我们赵国软弱、胆怯。'于是赵王决定带蔺相如前去赴会。廉颇送其到国境上,并与赵王言:'大王出发之后,估计来回路程及会见的礼节完毕,前后不过三十天。要是过了三十天还没有回来,就请让我们立太子为王,用以断绝秦国扣留您作为要挟的念头。'赵王遂应。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席上,秦王酒喝得很畅快的时候,对赵王说:'我听说您喜欢弹瑟,请弹一曲给我听听。'赵王就在筵席上弹了一曲。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命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现在我奉献盆缶,请秦王敲敲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肯答应。蔺相如捧着盆缶上前,跪着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说:'我跟大王的距离不满五步,大王要是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可要把颈上的血溅到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卫们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起眼睛,大声呵斥他们,吓得那些人直向后退。秦王很不高兴,只得勉强在缶上敲了一下。蔺相如回头叫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群臣说:'请赵王送十五座城给秦王作为献礼。'蔺相如也说:'请秦王把国都咸阳送给赵王作为献礼。'直到酒筵完毕,秦始终不能占赵的上风。赵国调集了大军提防秦国进犯,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蔺相如在宴会上机智地与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既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又免于被羞辱,进而又保卫了赵国,瓦解了秦国的政治阴谋。 杀机四伏的饭局——鸿门宴出席人物: 刘邦、张良、樊哙、张良、项羽、范增、项庄、项伯 饭局始末: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带兵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击函谷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更加愤怒,下令击打刘邦军队,一场恶战在即。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便打感情牌,与项伯约为亲家,请求项伯替自己在项羽面前美言几句。项伯应之,替刘邦求情,并让其亲自来向项羽请罪。这边有了在鸿门(今陕西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的宴会。 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掩护刘邦,也拔剑起舞。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宴会局势剑拔弩张,刘邦便借口上厕所趁此溜走。其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不知深浅的项羽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拔剑将玉斗撞碎。这么一个可以除掉刘邦的好机会就这样被项羽错失了,不然,历史上亦不会有大汉王朝的建立了。 最霸气的饭局——煮酒论英雄出席人物: 曹操、刘备 饭局始末: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盛。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采取韬光养晦之策,敛其锋芒。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对刘备言:'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望梅止渴'之往事,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并让刘备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名来搪塞。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筷子掉到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说正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遂问'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以孔夫子也怕打雷遂掩饰了过去。刘备经过这次酒宴,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自此再也不疑心刘备了。刘备趁机养兵蓄锐,蓄意待发,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大败曹操,打破了行将大一统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三国时代。 四两拨千斤的饭局——杯酒释兵权出席人物: 赵匡胤、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王彦超 饭局始末: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收兵权事件。北宋皇帝赵匡胤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后,一直担心手握重兵的部下效仿他当年的行为,但他念及君臣情谊,不想效仿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大杀功臣的作法。于是建隆二年(961)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做不了皇帝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众所周知,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后,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无奈的说:'你们虽然无异心,但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们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皇帝猜疑了,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些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穷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购置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就这样宋太祖赵匡胤轻而易举的把兵权收归中央,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进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启了宋朝数百年重文轻武的国家体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