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随先师马虹学拳,师傅每次改拳只改一处,它不对就没有对的地方!

 tjboyue 2017-09-30

先师马虹特别重视根节的调整,我跟先师接触的并不是很多,可以说次数有限,可每次先师帮我改拳都放在了根节的调整上,开始的时候我以为由于和先师相处的少,改拳应该是跳着紧要的地方改吧,后来听同门师兄们说才知道,先师改拳基本上都是围绕根节。

先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脚底下不对,上边对也不对,这句话伴随我练拳多年,我知道这是练拳中最重要的关键部位。练拳时间越来越长,渐渐的我有些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借此分享给更过的拳友,仅供参考。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每个存在都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人自然也不例外,人体接触地球的作用点就是脚部,在太极拳中被视为根节,太极拳论有云: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脚定乾坤,练拳就要落地生根。

练拳的过程中,每一次落脚所涉及到方位、角度都影响着下盘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虚实转换,关系到太极拳式的招式和动作,现代解剖学证明人体有大约50%的神经和血管都与脚底连接腿脚的健康程度直接反应了人心脏的健康指数。

按照中医的理论,通则不痛,在中医养生中讲究的就是打通身体最长的经络,即脚底的涌泉穴开始上至头顶的百会穴,这也正是太极拳内修的重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医、西医和太极拳理论上是想相同的,要想练好太极拳借以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就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对脚上功夫的修炼。

要想把脚上的功夫练好从这三点做起:

1、科学的平行步无论是哪个步法,两脚的步型要做到不丁不八的基本平行步,需要注意的是虚步点地之类的步法除外,像马步还是弓蹬步两脚都要保持平行步型,双脚脚尖基本上都是向前,保持和发力一个方向。

比如:左弓蹬步,必须扣右脚,双脚尖均向左前方;右弓蹬步,双脚脚尖均向右前方;马步,则双脚脚尖均向前。两脚一前一后出步时,两脚要骑在一条线上。

现代体育运动学证明 这种平行步的要求,非常符合现代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论述,人体力学也认为人体两只脚站立状态下的稳定角就是两脚保持平行。

2、练拳的过程中两脚始终要分清虚实

练拳的时候,练拳者的重心始终会偏于一只脚上,是为了防止双重的出现,常见的有四六开、二八开,在招式衔接和转换时需要及时调整重心分布,即虚实转换以保持自身的稳定。

比如:右拳向右前偏下发劲,重心绝不能偏右,需要逐步转移到左脚,反之亦然。

3、影响脚上功夫的常见因素

脚上重心转换的时候,裆部一定要走下弧,否则就成了扛重心,比如身法不正,腰胯不活,脚下再用力也难以保持身体的稳定;

拳架的高、低,与脚上有着密切关系,如注重修炼拳走低架,可以加大大腿和小腿的支撑力,低架需要注意:大小腿夹角不能小于90度,小腿与脚跟垂直,防止跪膝,防止荡裆,做到这些细节,低架出功夫才不会成为空话。

练拳这么多年没有成为高手,并不遗憾,当初练拳的目的就是为强身健体,有收获就没白练,练拳没有必要处处跟人做比较,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哪怕练好一招对自己足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