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关节肌肉功能对疼痛的影响

 颈椎矫正 2017-09-30
有不少朋友询问关于肩膀疼痛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肩关节是我们在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部位。大家可以仔细回想一下,无论是穿衣,梳头,洗澡,还是对电脑的打字和抱孩子玩耍,甚至在走路的时候我们都在使用肩膀。但讽刺的是,并非过度运动会直接造成此关节的损伤,即使不经常做运动的人群也会罹患肩膀的疼痛,比如,不知为何早上起来以后肩膀突然出现疼痛并无法上举到某一高度。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篇科普性的文章让大家了解一下,在找出原因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整个肩关节的结构。

  首先,为了让大家更为直观的了解它的结构,我们把这个部位看成是一个“房屋”,房屋的“屋顶”就是(1):肩峰;喙突;喙突肩峰韧带。 而房屋的中间部位我们可以想象成“家具”,它包括有:(2)肩峰下滑液囊;冈上肌肌腱,肱二头肌肌腱,冈下肌和小圆肌等。最后,房屋的“地板”很简单,那就是肱骨头。据研究表明,大约有70%的疼痛是由附着在肩关节的肌肉不平衡造成的(Muscle Imbalances),那这些肌肉是怎么造成之间的不平衡呢?

  一般我们普遍认为的肩关节是盂肱关节(Glenohumeral Joint), 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但是单单的盂肱关节的活动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对于肩关节功能的需求,因为他还有一个“伙伴”,有了它的参与,我们才能完成手臂的上抬,伸直等动作,它就是我们所知道的“肩胛骨”。


  肩胛骨的盂窝与肱骨头形成了“盂肱关节”,由于其关节窝很浅,就像高尔夫球放置在小的凹形底座上,所以,它能够做大幅度的运动,遗憾的是,正是由于其关节面浅,更易发生脱臼和韧带损伤。但是,我们人体的设计总是能够在另一方面“挽救”我们脆弱的部位。是什么保护了我们能够不会在投掷或是被外力拉扯的时候情况下脱臼呢?这要归功于我们的四块小的深层肌肉(在三角肌群的深层),附着在肩胛骨的不同位置上,它统一叫“肩袖肌群”(Rotator Cuff)。名字分别是:1.冈上肌,2.冈下肌,3.小圆肌,4.肩胛下肌。


  它们四个共同的拉力把肱骨头很好的稳定在了盂窝内。在盂肱关节的运动中,它们各自除了起稳定作用外,它们也有各自的动态功能。我们先说冈上肌:它起于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


  在人们上抬手臂的过程中,特别是手臂外展,冈上肌先于三角肌被激活,以此带动了肱骨头的滚动并将肱骨上抬(肱骨头滑动与转动机制)。但是这跟肩关节疼痛有什么关系呢?好,我们再往下叙述:把手臂外展抬起来的还有一块肌肉就是三角肌中束(和前束),如果三角肌中束及前束的力量作为主导,抑制了冈上肌的激活,继而肱骨头滚动机制的失去,从而造成了肱骨上抬,冈上肌肌腱或是滑囊直接碰触到了“屋顶”(肩峰),久而久之发生炎症,俗称肩峰撞击综合症。


  谈完了冈上肌,我们再来说说冈下肌和小圆肌。它们两个始于肩胛冈下窝和下角,附着在肱骨大结节。



  它不仅把肱骨头向内拉用于稳定作用,而且还能够做肱骨外旋的动作,例如往后梳头或是在投掷前向后拉动手臂。在静止的状态下,由于肌纤维的走向,它把肱骨向下拉,抵消了由三角肌向上拉的力量,最终避免了肱骨头被撞击的命运。另外更重要的是:冈下肌与小圆肌的外转大臂的功能使得肱骨头大结节可以绕过肩峰的位置,避免了夹击。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静态的姿态评估,看受试者是否有手臂内旋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可以初步预测其有肩关节疼痛的风险。在这里做一个测试:首先你可以向外侧伸出手臂,然后伸出大拇指使它向下旋转,就好像做一个倒水的动作,在这个位置下把手臂继续往上抬,你会发现你根本抬不了应有的高度。如果你再把拇指朝上,再次抬起手臂,你就可以完成整个动作了。


  最后是肩胛下肌。肩胛下肌附着在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它除了稳定肱骨在关节窝内,也执行了手臂内旋的功能,例如把手放在躯干的对侧和投掷出手的阶段。它属于内转肌群的一部分,在表层,也有其他肌肉参与了此内转的功能,像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三角及前束。由于这些肌肉容易被募集,因此肩胛下肌很容易被抑制,外旋肌群像我们刚才提到的冈下肌和小圆肌如果和肩胛下肌力量出现不平衡,会影响到肱骨头在关节窝内的滑动机制,也会造成活动受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