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钩虫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水木年华138 2017-09-30

钩虫皮炎俗称土痒、土痒疹、粪触脚、粪毒。是由钩虫幼虫侵入皮肤而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为一过性的皮肤损害。钩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孵化成具有感染力的感染期蚴,若钻入皮肤则引起钩虫皮炎。

夏季或初秋湿热季节,手足接触粪便污染的水或泥土后,于接触部位发生红色斑疹、水肿性小丘疹,亦见匐行疹。自觉症状为奇痒或烧灼感。皮疹多发生于手背、指间、足背、足缘、趾间及踝部。出现皮疹4~5周后可在患者粪便中查到钩虫卵。

治疗

1. 局部治疗以止痒、抗炎为主。可外搽炉甘石洗剂,抗生素软膏等。

2. 粪便中查到虫卵,则驱虫治疗。如甲苯咪唑,0.1~0.2g,每日2次,连用3~4天。

钩虫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钩虫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钩虫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