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 | 黄意明 秦惠兰:“避难—登高—尊高年”与诗意人生 ——关于重阳节俗文化创新的思考

 北窗书屋 2017-10-01

“避难—登高—尊高年”与诗意人生

——关于重阳节俗文化创新的思考

黄意明 秦惠兰

 

内容提要

传统重阳文化的形成,和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及早期原始信仰有关,重阳文化在其历史发展流变过程中,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功能,尤其是在和礼文化结合后,报本反始的敬老功能得以在节日中深化。此外,传统重阳节又是一个诗意和休闲的节日,无数文人雅士构筑起的重阳诗性文化,代表着中国人闲逸旷达的人生观。这一特点与春节文化、清明文化或端午文化之功能均有所不同。今天重建重阳等节日文化,必须注重原有的历史资源。

 

 

一、重阳节的起源及早期原型

在传统节日中,重阳节的民俗特征较为特殊。历史上的这一天,人们通常都要外出登高游乐、佩茱萸、饮菊酒、食重阳糕、求长寿等。重阳习俗的起源很早,有战国起源说、汉代起源说等说法。《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戚夫人侍儿贾佩兰说,以前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可见后世节俗中的一些主要内涵汉代已都有了。史载后来一些地方还有食菊花糕和菊茶的习俗。南朝《太清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令人不老。”唐代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云: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重阳节为何要举行这些活动呢?这是和古人对此节日的理解有关。

“重阳”的名称一般认为来源于《易经》。易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为重阳,故名重阳。

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南当有大灾厄,宜急令家人缝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酒,此祸可免。”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毙。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囊,是也。

这一传说虽未必可信,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它揭示出登高饮菊酒习俗来之于对灾难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逃避死亡和灾难的活动。更深一层说,它或许反映了远古人民对于某种灾难的记忆。有学者从《夏小正》“九月内火”,即“大火星不见了”的描述中,认为古人的神秘思维是,火星的休眠自然地与万物的死亡联系起来,因而存在着一种隐层结构(三月三——复活节,九月九——死亡节)并认为这种重阳登高活动是上古洪水灾难的反映。也有人认为登高是为避火灾。

事实上,九月在我国先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神秘的月令。先民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很早就用八卦来比附天地万物,季节历律当然也在其中。古人用十二辟卦来指代十二个月份,九月属剥卦,其卦象为五阴一阳,除上九为阳爻外,其它五爻均为阴爻,象征阴盛阳衰,万物逐渐凋零。到了十月,则是坤卦在位,全阴之象了。所以九月是阳气在高处仅存,自然生机似已潜藏,一年应进入休眠状态。另外,从数字上说,九为至阳之数,重阳为两九相重,已到极盛之地,物极必反,预示着向反面转化。因此古人在这一天避灾,是有其心理根据的。但根据《易经》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可能转化,假如能够出死入生,则“剥”的反卦是代表一阳发动的复卦,代表生命力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重阳似乎也能解释为重新焕发阳气。故周历建子,即以今天的夏历的十一月(卦象为复)为正月,确有一定的道理。这样,古人逢重阳必登高,其深层心理机制主要就是祓禊辟灾。

而古人重阳之所以要佩茱萸、食菊花,开始也是因为菊花与茱萸都有辟邪延寿的功能,如西晋周处《风土记》载:

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祓除不详。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云:

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

其实,茱萸和菊花都可以入药。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香味浓烈,可以驱蚊杀虫,而菊花久服则“利血气,令人轻身耐劳延年”,具有养生延命功能,即可得高寿。

不过,随着这一习俗的节日化,重阳日避灾祛邪的神秘意识逐渐淡化,而渐渐演变成了人们祈求长寿、强身健体、祝福儿女、欣赏美食及外出登高野游等寻求美好生活的民俗活动了。例如后世有重阳吃菊花糕的习俗,“糕”即“高”的谐音,据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记载:九月九日,人们把菊花糕切成薄片,搭在未成年人额头上,祝福道:“愿儿百事俱高!”由此可知食菊的含义已由辟邪,求寿高而引申为“百事俱高”,这与其原始意义相去甚远。又如可能由登高演变而来的野宴,也是重阳的一大景观。在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有记载:“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世来未改。”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云:“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岗、独乐岗等处宴聚。”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重九“都人结伴呼从,于西山一带看红叶,或于汤泉坐汤,谓菊花水可以却疾。又有治肴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之俗,谓之‘辞青’”。伴随着登高和野宴的,还有插茱萸、赏菊花,饮酒、赋诗等活动,这就使得重阳节完全变成了一个全民游赏性的节日了。

由于士大夫的广泛参与,有些活动,尤其是由爱菊、赏菊而形成的菊文化,逐渐成为重阳节的重要载体,大大丰富了重阳节的内涵,使得重阳节又具有了思乡念亲、抒发怀抱、修身养性等内涵和身心调节的功能。唐寅的《菊花》诗云:“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即属于思乡念亲的主题;而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则告诉了我们重阳登高赏菊还有心理调节的功能;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和郑谷的“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等名句,则抒发了志士仁人的怀抱;至于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则体现出隐逸者独善其身的理想。这样,重阳节的内涵便愈来愈丰富了。

由重阳节的演变可知,正是人文因素的兴起和雅文化的渗入,使得重阳逐渐摆脱了原始思维和早期信仰的形态,内容更加丰富,格调更加高雅。

 

二、重阳节敬老活动的历史内涵

今天,重阳节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二十多年前,政府将重阳正式定为老人节,从而让这一节日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一行为可以说是有根据的。在我们的传统语言中,就有“松菊延年”、“杞菊延年”等祝寿语,因为菊花是重阳的时令花卉,又是重阳文化的重要载体。更重要的是,历史上农历八、九月的秋季,就是传统的敬老时间。

史书上有关秋季敬老的记载较早见于《礼记·月令》。该篇记载,先秦时期每年的仲秋之月,天子都要“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这里的“几”,为“古人凭坐者”(《说文》),即几案;“杖”,手杖、拐杖。意思就是说天子对于年老力衰的老人,要授以几、杖,赐以饮食。关于授杖,史书中常称“高年授王杖”。因所授之杖,乃当朝皇帝所赐故称王杖。这个王杖的杖头饰鸠,故又称王杖为鸠杖,象征着老人饮食如鸠,咽而不噎,这是一种健康长寿的祝福。这些都是敬老的国家仪式。

西汉初年,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颁布了敬老养老诏令,凡八十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建始元年九月,汉成帝刘骜即位。在当年所颁布的王杖诏书内,提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人所尊敬也”;问候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生日久乎?”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最低年龄降到了七十岁。每年秋天,由地方政府普查人口,对高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

唐开元二年(714年)九月,唐玄宗在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大宴京城父老,并举行了隆重的授几杖敬老仪式。此次赐几杖遍及全国八十岁以上的所有老人,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最隆重的一次赐几杖仪式。

另外据载,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初五,为唐玄宗五十一岁生日,他遂将此日定为千秋节,赐宴父老并赐礼物。诏曰:

今兹节日,谷稼有成,倾年以来,不及今岁。百姓既足,朕实多欢。故于此时,与父老同宴,自朝及野,福庆同之。并宜坐食。食讫乐饮。兼赐少物,宴讫领取。(《全唐文》:玄宗《千秋节赐父老宴饮敕》)

从以上这些史料中,可以发现历史上国家敬老行为常发生在八、九月间,这应该和秋季对应于人生的晚年相关,但八月的节日较多,如中秋、迎潮神等。且中秋是个大节,本身已有祭月拜月、家人团聚、庆丰收等内涵,而九月重阳却不同,正好有着延年益寿的祈愿。所以现在国家将敬老作为重阳节俗的重要内容固定下来,这样有所取舍,应该是较为合理的。

以上这些秋季养老敬老的国家行为,无疑和我国古代的尊老传统有关,而尊老的礼仪则是传统礼乐文化的一部分。先秦儒家认为礼是维持人伦日用、社会规范的有效手段,“礼者养也”。儒家提倡孝道,敬老的内容在礼文化中也有大量的规定。《礼记·乡饮酒义》有云: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另据《礼记》的《王制》、《内则》篇记载,远古时代,舜每年用“燕礼”,禹用“飨礼”,殷商时则用“食礼”款待老人。周则兼而有之,分别宴请“国老”(有爵位和有德行的老年现任或退休官员)和“庶老”(庶民中的老者),并且“既养老而后乞言”,在敬老宴会上还要请老人们对国政发表意见。除了设宴敬老,当时还有很多具体的养老措施。

这些都构成了重阳节敬老的历史资源。

 

三、今日重阳节与文化创新

笔者以为,民俗节庆中留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因子,而在时代变迁,节庆观念趋淡,节日原义渐失的今天,重新开发节庆功能,事实上是在进行文化重建的工作。但是,任何文化重建,都不可能是向空杜撰,闭门造车,而应重视挖掘已有的资源,重阳节的重建工作也应如是。

从功能上讲,重阳节自古至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即从最初的祛灾避难之登高逐渐演化为祈求长寿和敬老,它的吉祥物“茱萸”和“菊花”就曾被人们广泛地称为“避邪翁”和“延寿客”。皇帝赐予年老的臣子和百姓中的寿星手杖或衣食物品则是敬老行为的仪式化。

从文化上讲,由于文人爱菊的缘故,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孟浩然、苏东坡、陆游、李清照……数不清的骚客文人留下了数不清的重阳诗文,从中反映出的人文精神是非常深厚的,也是其他传统节日难以企及的。

因此,重阳节的文化重建与文化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重阳敬老内涵需要深化。

在今天政府已将之正式定义为敬老节并取得广泛社会共识的情况下,重阳节的主要内涵已变成尊敬老人和关心老人。这样,它的主要功能就指向已超过2亿的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人口15.5%比例的一个银发社会。既然是一个全民敬老的节日,就需要创造一个全民表达敬老、爱老情感的环境和条件,但就多年来的现状而言,重阳节“特殊”的节日功能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据调查显示,过半的年轻人不知道重阳节在哪天,不知道重阳节是传统节日,更不知道“重阳节”与“敬老日”同为一天。而知道重阳节的除了将其与“敬老日”简单划等号以外,绝大多数又并不知道重阳节还有什么特殊意义。

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报纸传媒在重阳节那天报道的中心话题是“工会”、“领导”“送温暖”,“看望孤老献爱心”。而大部分老年人对重阳节的期待仅仅是单位的“慰问”。这其实是一种“别无选择”。重阳节也仅仅成为单位退管会一年一度的“一项工作”。这与封建时代的慰劳模式相比,实在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认为,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其实地方基层政府、公益组织、社区民众、居委会等有很多工作可做,完全可以营造一种年轻人尊老,政府与社会敬老,老年人安老的氛围。例如政府及民间组织可以在重阳前后(逢双休日),举办游艺民俗和文艺演出活动,提倡祖孙三代共同参与,强化祖孙隔代之间的感情,增强报本反始的感恩意识。也可以在重阳节那天,在中小学举行一些手工制作和新媒体创意设计,作为礼物送给家中的老人。此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平时应多去社区举办讲座。在秋日重阳时节,则宜涉及晚境的主题,毕竟,人生的有些美好,要到晚年才能体会。医务工作者也可在重阳时期进行公益养生讲座,以应对老年社会的健康需要。

应该说,近年来的中国,由于经济的发展,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依然保持着积极投入生活的热情,他们有的走出国门,有的继续学习,有的仍在工作。但也应看到,还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缺乏生活的热情,总是被动地并习惯地等待着他人的关爱。因此,营造重阳节的假日气氛,丰富重阳的文化内涵,设计一些普适老人的文化活动,通过一些特定的仪式彰显人生晚年的价值,客观上能够激发起千百万的中国老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情怀;焕发他们的青春、活力、“稚气”;重新启迪他们的心智、勇气、力量。总之,鼓励老年人共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体验美好人生,同圆中国梦,这也是重阳的另一种解释吧!

因此,从以人为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和建构敬老文化的角度而言,深化重阳节的节日功能自有其特殊意义。

第二,重阳登高与文化提升。

重阳节之特殊性,可表现在与清明、端午、中秋诸节的对比上。

以传统形式而言,春节、中秋是讲究亲情团圆、以小家为核心的家庭回归型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等是以祭悼缅怀为主的家庭祭奠或公祭型的节日;而重阳节的特点却是外出休闲型的登高游乐,这一点比较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符合现代人放松心情的需要,但是今天,登高旅游却普遍较难实现。一方面,重阳节并不放假;另一方面,现在城际交通已经很拥堵,大量出行势必更给交通添堵。因此,如何将这一传统模式转化,就显得很重要。笔者以为,历史上登高可以有几重含义,既可以是外出登高,也可以是祝福老人高寿,还有祝福儿女快快长大等意义。故今天我们也可以将登高引申转化为文化水平与文化境界的提高,例如祝贺孩子升入高一等级学习,祝贺自己或他人达到某种新境界,反思自己在价值追求上有没有年年进步等等。

从具体内容上讲,重阳节除了传统的外出登高外,民间老百姓还普遍保留着赏菊活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也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则是陆游颂扬的人格,也是中华民族的格言;面对“东篱”,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忆起“南山”,就有望精神脱俗一番。

有关部门和民间机构、学校、社区及个人均可在重阳办菊展。因为在传统菊文化中,有着思乡念亲、君子人格、回归自然、赞颂生命等多个主题,因此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办菊展,通过普及文化知识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还可举办重阳诗会和文化讲座等等。

进入21世纪后,很多人在谈文化创意产业,但文化是有其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文化创意产业只有在充分了解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确定各个节日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方面,我们做得并不够。通过对邻国的民俗文化考察可知,他们在重阳节及其相关的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例如从节日的象征性符号来说,重阳节自古有着它“特殊”的物质载体:菊花酒、重阳糕。可惜这一节日载体偏偏被我们遗忘了,很多人不知道重阳节该吃什么!倒是我们的邻国韩国还延续着这千年的节令食品。这些也可以成为重阳经济乃至创意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讲,一些重阳食物如菊花酒、重阳糕等完全可以重新研究开发。

所以,重阳节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并不缺少可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地方;同时,它也更符合现代假日的理念。可以这样说,当代重阳节是一个各方面最能体现节日要素、并被赋予积极意义的传统节日。

第三、对重阳节列为法定假日的建议

重提将重阳节列为法定假日的建议,是因为不在周六、周日的重阳节,人们是不可能请假去看望父母、祖父母的。以笔者为例,也不可能不上课去探望父母亲,当然更谈不上在这一天陪同父母外出走走。所谓登高望远,赏菊秋游,也总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美好愿望。

笔者认为,要使今日之重阳节真正实现其作为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节日,突出其历史内涵,彰显其文化功能,就在于将重阳节列为“法定假日”——在重阳节到来的这一天,全民放假,使儿女能够放下工作探望父母,儿孙可以暂停学习问候爷爷,邻家的孩子可以知道楼下的阿婆要过节了。人们也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放飞心情,提升思想文化水平。这其实都有助于家庭的和谐、邻里的和谐、社区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倘若重阳节作为法定节日,就有机会与周末相接,形成一个三天的小假期,特别适合探亲访友,或作短途参观旅游。而重阳节外出登高游乐的传统节日特点,也正是现代旅游的最基本的要素。

从假日的时间分配上来看,春节(加上除夕、元宵),清明、端午,都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只有中秋,而中秋还可能与国庆重合。因此增加一个重阳节,也显得均衡;从假日经济拉动国民消费、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角度出发,显然也是利大于弊。有时机才会有商机。

现在,政府已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但却将“重阳节”遗漏了,致使目前的重阳节仍是一个亟待关注而又缺乏关注、冠之以美名而又缺少内涵、流于形式的节日。

其实,当重阳节被赋予一个现代节日的“特殊”内涵后,是一个完全可以做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赢”的节日。当代重阳节在推陈出新、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此外,重阳节在国外也是一个有影响的节日,日韩东南亚,至今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民风古迹,倘若某日某国再来一个重阳“申遗”,教我们愧对祖先愧对子孙。“端午”之争是前车之鉴,重阳节列入法定假日的建议,理应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与早日实施。

四、重阳节庆文化的开发建设思路

最后以重阳节为例,总结一下节庆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第一是提升人气。得益于数年前出台的“法定假日”政策,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迅速聚集了人气,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提升了知名度。

相比之下,重阳节就很寒酸了。数年前我们曾在重阳节前后调查过大学一年级学生“最近有什么节日?”学生多半不知,有的回答“万圣节”(万圣节在10月31日)。凑巧问到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文科博士,竟也不知哪天是重阳节!缺少了年轻人的参与,文化传承就是一句空话。重阳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财富,如果先设为法定假日,就可能让年轻人记住这个特殊节日并积极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一味指责年轻人“崇洋节”是不客观的。

第二是突出符号。端午的节日符号是粽子、赛龙舟等,其指向是怀念先贤的内涵;中秋节的节日符号之一是月饼,其指向是团圆平等的理念。

重阳节的节日符号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重阳糕”,可这一天有几人在吃重阳糕?此糕与平日我们所吃的糕有何区别?古代的重阳糕,有“狮蛮栗糕”、“春兰秋菊”、“食禄糕”、“菊花糕”等多种,别具含义。除了重阳糕,重阳节还有别的节日符号吗?这些符号和重阳的文化内涵有何关系?这些都值得我们重点把握以便突出。

第三是强调仪式。但凡节日,必有仪式。重阳节的传统仪式是登高远游和敬老祝寿。但就今日而言,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仪式相比,重阳之仪式已经被国人淡忘得差不多了。且不说这天登高远游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难以实现的奢望,就是以单位、机构的“工会”、“领导”向老人“送温暖”、“献爱心”而完成的仪式,也是一种别无选择的仪式,已经沦落为一种“形式”。它与我们大多数人无关。

第四是重建功能。重阳节之功能除了突出“敬老”之外,还应重建其他功能。例如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祈求平安健康,每个未成年人都可以接受父母赐予的“愿儿百事俱高”,每个已出嫁的女儿都可以回家食糕谓之“归宁”。又如怎样发扬传统菊文化抒发君子怀抱的正能量,挖掘调节身心健康的功能等,同样也值得我们研究。历史上的重阳节早就演化成了一个多功能的传统节日。

第五是积极创新。当代中国社会面临人群的大迁移,试问月圆之夜,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能否扛起几千万打工仔、农民工千里之外的思念之情?如果这是中秋文化功能的创新问题,那么面对老龄社会的到来,重阳节之“敬老”,就应围绕老年人的需要开发老年文化和老年经济等创意产业,共同构建和谐的老年社会。

第六是享受诗意。既是节日,本该不同于平日的琐碎与匆忙,尤其是重阳这样原本就充满了诗意的节日: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看望父母,还有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等。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每每把我们带到古人对重阳赏菊的无限憧憬和期待的意境中,“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更是叫我们领略了古人在重阳那天的浪漫与诗情画意!可是今天的我们像完成任务似的过节。在这个动辄奢言创意的时代,笔者却以为就节日而言,真正的创意应来自于诗意,而诗意的出现需要闲暇的心情和高雅的文化。

 

作者简介:

黄意明,哲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公共课教学部教授。

秦惠兰,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副教授。

 

载《文化遗产》2017 年第5 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