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七旬老农的16字好家风

 我的书海601 2017-10-02

原标题:一位七旬老农的16字好家风

    达州日报网消息 刘定明,今年70岁,家住宣汉县土主镇欣兴社区。这位普普通通、与土地为伴的老农,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子女,子女成才,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孝敬父母,与人为亲的处事为人,受到周围邻里的好评,他被政府授予“诚信。守法。感恩”道德模范称号。近日,社区记者走进刘定明老人的家,了解他的好家风。

     “我是一个没有父母孤儿,不善言谈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他向社区记者回忆,他11岁那年,父母突然去世,几乎是一夜之间,自己就成了无有依靠的孤儿,是当时的乡党委书记下村检查工作时,在公共食堂发现了他,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书记指示将他收养在政府办的孤儿院,在孤儿院中,工作人员待他如亲人一样照顾,其中有乡干部还常常和他一起同睡一张床,3年过后,孤儿院解散,他就被同样在政府上班的养父母收养,“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养父母的收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刘定明结婚成家,从懵懂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50多年中,他都始终如一地支持村上、政府的工作。前几年,中石化企业落户当地,涉及老人家的土地拆迁,这时就有“好心人”“点拨”他,要他多“熬”点补偿款,他谢绝了好心人的点拨,二话不说,按照国家正常的土地占用补贴,没有多要一分钱,积极主动配合政府丈量土地。“现在党的政策就是好,不但免去皇粮国税,还有低保,农保,还有新农村建设,每家每户都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这是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事,你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国家,不支持政府的工作?!”

    刘定明老人这位地道的农民,是种菜的能手,他种的蔬菜特别受卖,但他有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每每摘下时令新鲜的蔬菜,他会第一时间把他认为最好的留给自己的父母,给老父老母送去。还经常抽空去看望、陪伴父母亲,给老人家拉家常。

    “我有四个子女,老大是个儿子,他学习成绩好,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按说,在农村,家中唯一的儿子,父母一般都应该事事宠着、惯着。但在我家里就不行,在他小时候,每天早上6点起床要去捡拾一背篓二煤炭,才去上学,下午放学还要去扯猪草、割牛草。子女们到了成家的年龄,我就教育我的子女,为人婿,为人媳,首先要孝敬父母,因为人人都要当父母,农村有句土话叫做,屋檐水滴现窝窝,你怎样的为人,直接就会影响到你的小孩。我的孩子们都非常孝敬对方的父母,我们和我的几个亲家关系好得很,情同兄弟姊妹。

    我的子女们走上了工作岗位后,我经常利用他们节假日回家看望我们的机会,都会跟他们上上“政治课”,我告诉他们,有钱就用,没钱就不用,千万不要去伸手搞钱,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坚守自己的底线,我的孩子们,有的还在从事着党的理论教育工作,回到家还得听从我对他们的教育。孩子们也很听话,没有做过丢我们父母脸的的坏事。”

    在对待周围团转的邻里乡亲,刘定明老人始终抱着一个与人为善的心态,50多年了,他从未和邻里发生过口角言语,有啥困难,他总是热心帮忙。如果有哪家发生纠纷了,他就充当起“和事佬”,先劝导年轻人的,再劝导老年人,邻里之间有啥大事小情都会找他评说、裁判,大家也非常尊重刘定明老人。

    “我没读过多少书,就是一个普通农民,我认为我的家风就是,忠对国家,孝待长辈,和睦邻里,严教子女。”

    刘定明老人朴实、直道,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有的只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化成他的好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子女,他的周围的人们。

    (本网通讯员 梁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