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国人喜欢玉石而西方人偏好彩宝呢?

 gudian386 2017-10-04

西方人喜欢配戴宝石饰品,但是基本上没有看到他们佩戴玉石饰品,但在中国,玉石饰品是主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喜好之差呢?

历史文化差异

中国是农耕文明,相对保守而中庸的思想,一代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繁衍,国人的性格较内敛且谦虚,而玉石温润雅致的脾性刚好与国人的个性相投。谦谦君子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玉石不争不显之美恰是国人的追求,正如“守身如玉”、“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等无不在提醒国人君子的准则。

而西方是海洋文明,张扬且自信的个性,较国人热情、开放。这样的脾性下,宝石的闪烁璀璨与他们相辅相成,成就他们品质而个性的生活。

资源的地域性差异

从产地上说,和田玉产于本土新疆;南红产于本土四川,翡翠稍远,产于跟中国毗邻的缅甸……产地相近的优势,使得这几种玉石很早就在中国流行开来。而宝石在中国真正流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自然敌不过先入为主的玉石。

而宝石产地都在国外,特别是一些高端彩宝,而外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红宝、蓝宝、祖母绿等宝石,广泛使用在各色饰品上。传入中国较晚,在中国认可度较小,价格相对较高,国人并没有在心理上接受。

寄予信念不同

在国人眼中,饰品不仅要有直观的美,更要有意境和内涵,寄予了不同的信念。因此玉石文化的选材十分的丰富,人物就有佛、观音、其他国人诚信的各路神仙;就连动植物都是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如鱼、龟、竹子,荷花等。再运用上雕刻的艺术,这件饰品便有了内涵。

而西方人更讲究直观的美感,切割和镶嵌带来的璀璨火彩,几何、对称、立体,越大越闪、越鲜艳越好,张扬又霸气。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碧玺等经过切割呈刻面宝石后,将宝石的色彩更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满足了西方人对惊艳美的追求。

对待珠宝饰品的太度不同

国人大多喜欢天然宝石,不掺杂人工成分的,对经过优化处理后的宝石接受度不高。与此同时,国人有时偏向感性,有时也会因为其中呈现寓意内涵(附加价值)而喜欢上一块玉石。

西方人个性严谨,不喜欢没有标准,对待珠宝也是。他们珠宝进行了严格的品质和价格等级划分,喜欢有章可循。但玉石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西方人并不太看重宝石优化,一般只要好看、火彩闪就拿来作首饰。目前很多高端彩色宝石都有经过优化,也被国际标准认可,比如红、蓝宝石热处理,祖母绿注油等。

如今,无论是国人对宝石的太度,还是外国人对玉石的太度都慢慢模糊了,各有所爱。那你是喜欢玉石,还是彩宝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