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中国冶金报】充满正能量的老报人

 阿福根 2017-10-06




近日,收到《中国冶金报》(原《冶金报》)原副总编辑、已90岁高龄的刘健男同志的新作《往事钩沉———寻找我一生的足迹》一书,读完后思绪万千。我作为《中国冶金报》的老记者,在《中国冶金报》创刊60周年之际,读此书尤感亲切。 

老报人刘健男以自己的人生经历,钩沉人生足迹;以个人的实践,阐述人生经验、家国情怀。他用真挚、奋进,诠释了自己的人生追求。特别是他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对新闻事业的追求,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非理性所带来的苦难的豁达态度,乃至对人性真善美的坚守,尤为可贵。这本书是一份时代风云变幻却真情永驻的珍贵见证。它对当下正在转型之路上奋力创新的冶金媒体人来说,是很好的正能量。 

与“老前辈”交往是一种荣幸  

刘健男在《往事钩沉》中写到他从1971年7月至1976年10月在邯郸下放劳动的岁月。他下放劳动的单位,正是我的工作单位。

那时,我虽不曾与刘健男同志会面,但他的名字一直有人提及。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为人厚道,会写文章。1988年5月,我接替洪景森同志担任了《冶金报》记者。那以后,在每年的记者会上,我经常可以见到刘健男副总编。每次见面,他都会问及他的老友———我们单位的党委书记常青。刘健男同志虽居副总编之位,却没有一点架子。不论与谁交谈,他总是和颜悦色。他对同事、同行热心帮助;对新闻晚辈寄予厚望,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搞新闻要勤奋好学,要多写点东西,多出精品。写稿要找好角度,一次写好一件事,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要研究读者需求,要根据宏观精神,抓好企业的微观报道。”在做企业新闻报道工作的这些年间,尽管工作很忙、很杂,但我牢记他的肺腑之言,坚持勤学苦练,年年超额完成报社下达的写稿任务,多次受到报社表扬,被评为先进记者。他还多次与我的前任洪景森同志说:“华冶侯宪台当记者上路快,稿件写得有份量。” 

1991年8月,是全国劳动模范马万水同志逝世30周年纪念日。我抓住时机,写出了《第二代英雄———马万水工程队开拓新市场纪实》一稿。刘健男看了报道,评价说:“此稿写得不错,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生动地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马万水工程队员开展二次创业的事迹,读来令人感动,对读者特别是冶建企业开拓市场,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他的话,使我切实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执著认真的态度,以及对新闻晚辈的殷殷关爱和热切期望。我时常感到,在自己的新闻旅途上,能得到像刘健男这样的良师益友的关心和指导,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荣幸。这成为鞭策我在工作中不敢懈怠、发奋进取的动力。 

传承和发扬“老报人”精神   

在《中国冶金报》,刘健男同志不仅是一位资深老报人,还是颇有人缘的“知名人士”。不论是离退休的,还是在职在岗的,知道他或与他有交往的人不在少数。  

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肩担道义、术业精深而又和蔼慈祥的新闻长者;是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干事业的人。无论当秘书、办报纸、当领导、做管理,他都是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冶金报》创刊、复刊,他都是倾心干事,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他是一位在冶金新闻战线上奋斗一生、做出了可贵贡献的老战士。作为创刊者之一,他见证了《中国冶金报》60年的历史脚步;他参与了报社的建设和管理,并在办报方面不断地探索、总结。他为《中国冶金报》在报道内容上更贴近基层、贴近车间班组,更多地反映行业动态、反映钢铁行业管理经验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创设了中国冶金记协,创办了《冶金经济内参》。他出版的《新闻实践录》,是他新闻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总结。他的业绩得到了社会和新闻同行们的认可。他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受到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表彰。 

刘健男是一个乐于交友、善于合作共事、不计较个人恩怨的人。他一生转换过多个单位,与报社多个领导共事,他在工作中从不斤斤计较,而是充分发挥个人专长。他对老友更是念念不忘,重情重义。难怪许多挚友在他离休后还专程到北京为他祝寿。有诗为证:“编辑主笔报人 事业征程 经风历雨 壮阔胸襟 正直品格 时时显导师风范 何曾像八十老者;朋友同仁兄长 生活岁月 处事为人 火热肝胆 寻常心态 处处成我辈楷模 原却是一介书生。”他是个深明事理、心底无私、敢于担当的人。从为报社筹款置办办公楼,到为记者的待遇奔忙,他总是尽心尽力。记得他曾为一位驻外地记者的工作和生活安排问题,多次与当地领导沟通,直到问题解决。 

1993年,刘健男离休后,仍对新闻工作一往情深,始终充满眷恋。离休后他撰写的《重读<宝钢日报>有感》,反映出他研读《宝钢日报》时认真的态度。在盛赞《宝钢日报》既紧密结合了宝钢的实际、又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同时,他进而对怎样办好企业报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表了自己沉淀多年的对新闻实践的感悟,提出了十分中肯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个人活到90岁,依然能坚守新闻的职业追求,且乐此不疲,是一位老报人的政治觉悟和不动摇的信仰;是一份对新闻事业的坚韧与执着,为《中国冶金报》有这样的老报人而感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