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官网], 百年利永,紫砂壶,顾景舟,利用

 净名斋主 2017-10-06

前世篇——民国利永 永利国民

      民国初年,在实业救国的思想影响下,宜兴紫砂陶业振兴发展,多家紫砂企业和陶器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企业(公司、工厂)既有私营独资,也有股份合资,甚至还有国营企业——由政府投资10万8千圆建成的江苏省立陶业工厂;从经营模式来看,大多是前店后坊,自产自销,但也有建厂设窑,产供销一体;既占领国内市场,在江浙沪开设分店,又开发国际市场,甚至直接到国外设店销售。一时宜兴紫砂兴旺发达,蜀山龙窑日夜冒烟,古街商铺栉比鳞次,码头货船进出繁忙,“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一派繁荣景象!而在这些众多企业中,有一家创立最早、业绩最优、经营最长的“行业翘楚”——宜兴利永陶器公司。


创业发展:

       民国二年(1913),利永陶器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地址在老城隍庙,主要是经销紫砂陶器,公司创办人是川埠上岸村人、前清秀才邵惠如(1863—1939)。邵家乃壶艺世家,历代名家辈出,见之于史籍记载的,有明万历时大彬的弟子“饶有时门风格”的邵文金、邵文银兄弟,继有制壶工巧的邵盖,至清道光则有“善仿明式,深得古法”的邵景南,“工镌壶铭,且善制壶”的邵二泉,而最负盛名的则是清晚期壶艺大师邵大亨。而邵惠如的父亲邵大赦(又称邵赦大、邵权寅)正是邵大亨的兄长,且既善制壶,又能经营。邵惠如,受家传熏陶也能制壶更有经商才干,自号“半陶”,即一半制壶,一半经商,只能是“半个陶人”。他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主张实业救国,于是创办了利永陶器公司。而公司经理是其子邵咏裳(1885—1946),颇有经营才能,加之娶了西望圩村富家千金范月初,结婚陪了不少田地作嫁妆,因此公司资金雄厚,实力大增。公司在30年代达到鼎盛,在蜀山建厂设窑,制作经销紫砂高档茗壶,几乎聘请了当时所有紫砂名匠任技师,如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李宝珍、冯桂林、汪宝根等,还在上岸、潜洛、洋渚及蜀山周边农村收购“乡坯”,加之祖上早在光绪年间(1908年)就建有自己的龙窑——永安窑,产品大都通过在上海自己的发行所销售,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可说是集制作、烧成、营销于一体。公司讲信誉、抓质量,产销两旺,声誉日隆,作品底署楷书方印“宜兴利永公司”,还注册了“良友”商标,对高档茗壶除钤艺人名章,还以“半陶监制”署款,以示负责。

      1939年,邵咏裳之子邵仲和接任经理。邵仲和(1921—2013),1934年跟随父亲到上海利永公司,并在静安寺明光中学读书3年,期间,他往返于上诲、宜兴两地,帮助父亲打理公司,并参与紫砂制作、设计。此时社会动荡、时局不稳,不久日军入侵,上海沦陷,1939年公司被迫撤回蜀山。此时邵仲和于危难之际接管公司,仍苦心经营,尽力维持,直到抗战胜利,迎来解放,开始加入陶业联营处,1955年公司参加公私合营,并入宜兴紫砂工艺厂,邵仲和先生长期担任销售副厂长,直到退休。尤为可贵的是,他钟情紫砂,一直以“半陶”之款制壶,直到耄耋之年,仍抟砂不辍。2013年1月逝世,享年93岁。

      利永陶器公司生产经销紫砂,时间最长,从1913年到1954年长达40余年;规模最大,不但拥有众多名匠,还招收艺徒培养新人,且有自己的龙窑和发行所,集产、供、销于一体,分工明确,管理科学,贡献最著。其利国利民的多项创举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堪称民国宜兴紫砂陶业的行业翘楚。


世博争光:

       利永陶器公司不但在紫砂业的生产、营销方面业绩突出,她还是一家富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为发展紫砂陶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公司多次组织艺人作品参加世博会,提高宜兴紫砂知名度。民国初,对外开放的风气日炽,我国曾多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宜兴紫砂先后参加5次世博会,而利永公司每次都积极参加,并多次在世界博览会上获奖。1926年公司送展的各式紫砂壶、杯、碟在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1930年送展的紫砂陶在比利时列日国际博览会上获银质奖章,这两次以公司名义参展的获奖证书解放后邵仲和先生慨然捐赠宜兴紫砂工艺厂,成为见证宜兴紫砂走向世界的珍贵文物。其他如1915年美国巴拿马国际赛会、1933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1935年英国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公司都组织技师的作品参展。参加世博会,对公司来说固然可以提高知名度,长远来看,或能获得利益,但在当时来说主要出于“提倡国产,发扬国粹”,尽爱国之责。从约请名艺人创作新品到包装宣传,乃至运输送展,公司出钱出智,出人出力;更重要的是公司领导人有放眼世界、走出国门的远见卓识。参加世博会,民国政府部门如省实业厅、轻工厅,紫砂业界如同业公会、名艺人出了大力,而利永公司更是功不可没。一句话,利永公司是一家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



培训艺徒:

       利永公司还开办陶工传习所,集中培训艺徒。传统的民间工艺,其培养人才的方法,不外乎子承父业的家传,或拜师学艺的师承,但利永公司开风气之先,于1921年(民国十年)开办“利永陶工传习所”,招收艺徒20名,由邵云如、程寿珍、范大生、俞国良、江案卿、范福奎六位名师授业。六位名师各有所长,都能无私传授自已的拿手绝活。如邵云如的陶刻、程寿珍的掇球、范大生的合菱、俞国良的传炉、江案卿的狮球、范福奎的佛手等等,传习所老师严格授艺,艺徒刻苦学习。如学员冯桂林,以优异成绩考入传习所,拜名艺人范大生、程寿珍为师,他学艺勤奋,每天五更入宿,黎明即起,很快从2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每次考工比赛,他总拔得头筹。对这位爱徒师傅范大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拿手绝活“合棱”“合桃”等传授给他。而他又在师傅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他的毕业设计作品“合桃”,圆润纯厚,花妍果丰,获得评委好评、以至于几年后他的“合桃”壶价已超过师傅范大生。就在这种师徒平等、教学相长的氛围中,依靠经常举行考工比赛、以考促学的竞争激励机制,传习所培养了叶德喜、冯桂林、强义海、陈汉西、诸葛勋等一批人才,开创了企业培训艺徒的先河。利永公司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具有人才战略眼光、远见卓识的企业,这在同行必妒的旧社会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利永陶器公司作为民国时期宜兴紫砂企业的杰出代表,他的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诚信求实的经营理念,走出国门的国际胸襟,培训艺徒的人才战略,这些曾创造了她在民国历史上的辉煌,而这些创业经营的经验必将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永远载入史册。

今生篇——涅槃重生 振兴紫砂

       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71)于公元2013年正式收购百年历史的紫砂品牌——利永,成立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在重新激活百年品牌的同时,利永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拥有上市公司背景的紫砂品牌。

       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公司运营走以重建和打造“利永”高端品牌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之路,通过创建组织紫砂第三方鉴定机构、创办发行专业杂志、建立互联网销售渠道、开设全球高端俱乐部交流平台、紫砂工艺作品货币化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建立一个文化传播与产品流通的产业整合平台,实际运营“宜兴紫砂”这个具有原产地典型特征优势的文化和商业载体,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输出与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