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秋冬肢冷体寒之回春暖阳

 罾事物语 2020-12-01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秋冬肢冷体寒之回春暖阳

王东海

中秋已过,全国大半区域能感觉到降温带来的寒凉之气。兼之今年中秋前后是寒水之气加临(今年深秋初冬厥阴客气当权,风多;而后的大部分时间是暖冬,因为少阴君火用事),秋寒已明显甚于往年。现就一些朋友冷天怕冷、四肢不温的情况做如下讨论:

平常情况下的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大多会被诊断为阳虚火衰,治疗上用温补脾肾之阳的思路。而据本人所验,部分前贤强调的“火寓水中,才是真火”、“阴中求阳”才是符合当前民病的正确方法;宜进一步剖析黄元御讲的“肾应坎象,一阳陷于二阴之中,所以阳易退,阴易进,所以要扶阳抑阴,所以要暖水燥土”。实际上这个肾应坎象,一阳位于二阴之中,还有另一层理解,这就是:坎中一阳需要二阴来配,阳寓阴中本需如此;仲圣的肾气丸即是深合此旨。笔者悟得此理,治疗此类病人,大致全是用三分温阳七分滋阴(大致比例是一比二)的用药思路,收效甚好。此法尤其是适合于亚健康初显的平时,未雨绸缪,堪称王道。

接诊过不少怕冷肢凉的病人,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王先生呀,那些医生都说我是阳虚,可是服了他们好几个月的扶阳药(干姜附子肉桂等),怕冷肢凉症状没有缓解,反而还增添了别的不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笔者常常给他们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解释:一小杯水,外界一冷一降温,这杯水就很快冷下来甚或结冰;一大桶水,外界降温时,它就不那么容易冷下来。——要想不让这水结冰,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是用火烧那水?!(火越大,水越易干,水越少越不耐寒,嫌火太小再添火,不死不休矣)。其理明矣:添二份水增一份火,仲圣肾气丸三分温阳七分滋阴,其理如此(钱真人钱仲阳的六味地黄丸另有妙义,见拙著《论大中医观》)。

回春暖阳汤基础方(自拟):

熟地黄30白芍20当归20萸肉20桂枝6附子10肉桂5黄芪20神曲15炒麦芽20党参20白术20巴戟15鹿角胶18阿胶18

附注:

1、“坎之象,一阳二阴”黄元御用个“陷”之,笔者用个“位”字,又用个“配”字。宜深味之。

2、处方合肾气丸和十全大补汤加减而厚其力,其中熟地黄、白芍、当归、萸肉、阿胶纯是滋阴养血,黄芪、党参、白术、附子、肉桂补气温阳,尤妙在神曲、麦芽之运化,桂枝之宣发流行,使药力阴阳谐行、补而不滞;熟地、巴戟、鹿角胶、肉桂、附子入先天肾,党参、白术、黄芪、神曲、炒麦芽等入后天脾,先天后天之本同补;久久服之,则阴足血充、阳气有根、筋柔血畅、热力源源,能安肝脾肾三脏,而实诸脏皆安,内壮而能御外。

讨论交流请加作者微信:15973406013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