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Nancy 来源:洞见(ID : DJ00123987) 三十而立。在这个方才成熟的年纪,唯有“立”下责任、方向、价值观,才能过好这一生。 国庆期间去大伯家串门,婶子一直拉着我,让我去劝劝堂哥早点找个女朋友回家结婚。 婶子一直唠叨着:“三十而立,三十而立.....” 好像堂哥30岁没结婚,就对不起全村人似的。 堂哥博士毕业两年了,女朋友还没着落。大伯和婶子便总拿“三十而立”的古训来催婚。 世人都想,“三十而立”,是说男人要在30岁“成家立业”,有妻有子,有稳定的工作或事业。在很多人眼里,这几乎成为了衡量男人是否“成人”的标准。 然而,“三十而立”是“成家立业”的意思吗? 孔子在《论语 · 为政》中说:
“三十而立”是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这句话里,三十而立的“立”,和“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指在相应年纪,人要达到的某一状态或者境界。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所以,古代的“三十而立”便是立于“礼”。简单说,就是确立心中的道德信仰与外在的行为规范。 时代在变。在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遵循古训“三十而立”,要“立”什么呢? 01 立价值观 坚定内心,不左右摇摆 黑格尔在曾提出过“正、反、合”理论,对应人生的三个阶段。
30岁,在这个“合”的阶段,首先要内在的“立”,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坚定内心,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不左右摇摆。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走什么样的道路,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 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也是来源于价值观。 三十岁的年纪,不可能再像十来岁的儿童那样懵懂无知,也不能像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那样摇摆不定, 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 对待国家社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还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对待人生未来,是追求财富荣誉和地位,是轰轰烈烈地实现梦想,还是平淡安逸的过一生? 对待感情与婚姻,是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还是过往不念逝者不追?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又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不管如何对待社会、自己和家庭,你所做出的行为都来自最初形成的价值观。 所以,要想一生不碌碌无为而有所成就,那必须在30岁左右坚定内心,不左右摇摆。 02 立责任意识 坦然面对,勇于承担 从事媒体工作的宋宏安一方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另一方面要安慰妻子的失子之殇和儿残之痛,还要照看好这个襁褓之中的残疾儿子。 同时,宋宏安仍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个神一样的男人,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将所有的苦与伤都埋藏在心里,用他的阳光和乐观,责任和担当,为父母妻儿撑起了一片天。 宋宏安经常自我解嘲地说,他的人生格言是“三心二义”: 孝心,忠心,爱心,情义,信义。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句话也该成为所有人的人生格言。 撑起一个家的男人,就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其实,一个三十岁男人的背影就是责任: 让孩子看到早上最美的朝霞, 让妻子看到正午最暖的阳光, 让父母看到天边最红的夕阳, 让自己看到脚下要走的道路。 03 立人生方向 坚定选择,不忘初心 王安石自幼聪颖,过目不忘。从小便随父宦游各地,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在“而立之年”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一生坚持“变法”,执宰天下。 徐霞客立志游遍天下,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跋涉,凭借一双脚踏遍祖国山川河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终成大家。 梦想的路上,总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疲惫、迷茫在所难免,有些人选择向现实妥协,随波逐流; 有些人在迷途中失去自我,彷徨不前; 但也有一些人会仍然不忘初心,向着自己心中的方向不断前行。 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三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岭。在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确立好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坚定一条人生之路。 泰山上有这样一幅楹联:“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这是古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敬仰之情,这句话讲的不是征服山川,而是追求对自我的提升。登上山顶,你就是山顶上的又一座峰峦。 人生就是如此,你要攀登的一座又一座山峰就是你自己。 杜伽尔说:“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三十岁的人生,未来有无尽的可能。 在这个方才成熟的年纪,唯有“立”下责任、方向、价值观,才能过好这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