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管家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它是第一个提到“寒”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前后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此时节,气温下降较快,同时全国各地的平均气温差异较大。所以如果还有在外未归的朋友,一定记得多看天气预报,了解目的地的天气情况,合理增添衣物。 秋分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此时是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后五日“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再五日,“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以上节选自《微读节气》(朱伟著) 寒露习俗 赏菊: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它的踪迹。古书记载:“九月九日,采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登高: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风俗。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吃花糕: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 饮菊酒:重阳过后,菊花始熟,为除秋燥,有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秋钓边:在我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斗蛐蛐: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秋收秋种:寒露时秋收秋种进入高潮,农谚有: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来。各地需要预防灾害天气,华北地区的冬小麦需抓紧播种,南方稻区也要注意防御“寒露风”。 寒露养生随手做 1、不露脚:有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受凉直接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2、防颈寒: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3、护好腰:日常可以经常用双手搓腰,这个动作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4、养好鼻:天冷后 “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此时,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用冷水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5、慎秋冻: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有晨练习惯的人,要尽量避开晨起的雾气,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 6、多睡觉:每天多睡一小时可以解秋乏。因为夜长昼短,所以有条件的朋友们可以将每日的入睡时间提早一个小时。 7、勤饮水:干燥的秋季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肺呼吸的日蒸发水分在300毫升以上,因此,主动饮水很必要。无基础疾病者,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ml-2000ml之间。 寒露可以这么吃 寒露季节要多吃些梨、苹果、香蕉、柿子、荸荠、龙眼肉、柚子等滋阴润燥、润肺生津的果品。还可多吃具有去燥降火作用的食品,如鱼类、鸭蛋、牛肉、猪肝、海带、紫菜、莲藕、银耳等。药补则应以清润温养、不寒不热、不伤阴耗阴为原则。 必吃: 白萝卜——白萝卜是顺肺益气的,以顺气,解决腹胀、便秘的烦恼,预防感冒的作用。在寒露节气前后3天要喝一种顺气安中的白萝卜汤,对于适应节气的变化非常有益。 胡萝卜——胡萝卜是小人参,其实是补益的作用。胡萝卜不仅有丰富的ß胡萝卜素维生素A,提高免疫力,尤其呼吸道的免疫力。其中还有很丰富的果胶,对缓解秋季的眼睛酸胀、皮肤瘙痒有很大的好处。每天吃一点胡萝卜,把胡萝卜切成丝或削成小片,倒一点油,在锅里煎一煎、炖一炖,吃软烂的胡萝卜,对老人身体是非常好的。 常用食疗: 1、用于秋季的睡眠障碍,可用百合、五味子各6克,水煎代茶饮; 2、用于秋季的干咳、咽喉干燥,可用百合、沙参各6克,梨皮一个,水煎代茶饮; 3、用于秋季皮肤干燥不适,可用银耳、百合、山药、大枣,煎汤后,放蜂蜜一勺,代茶饮; 4、用于秋季皮肤及毛发干燥、大便干燥,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可用黑芝麻10克,炒香后,直接嚼食; 5、同时,如苔厚痰多而咳嗽者,可食白萝卜、荸荠,也可生用榨汁服,效果更佳;平素阳气虚弱者,用清热润燥的方法时,可放两片生姜同煮。 寒露小动作,一秋不感冒 摩鼻: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现鼻塞、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 摩喉: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双手交替30次为一遍,可连续做2~3遍。这种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 吐纳:临睡前或刚起床时,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吸气后再吐气,反复30次。也可以在晚餐后2小时,在室外选择一块空气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钟,然后站立,两目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平,全身放松,两手掌重叠放在脐下3厘米处,重复做上述的腹式呼吸。 捶背: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如此3~4遍。捶背时暂停呼吸,同时叩齿5~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常笑:笑能使人胸廓扩张、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开怀大笑的同时,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疲劳,恢复体力。 灸神阙:肚脐即为“神阙穴”——在胎儿时以脐带供给孩子营养,是生命的根蒂。因此,温灸神阙可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肾气,对全身都有调节作用。 搓大椎:深秋感冒多发,要养成习惯,出门前用手掌搓热大椎穴。大椎属督脉,督脉总领一身阳气,搓热大椎可以提升阳气,使阳气固卫体表,收缩毛孔,防止感冒。 弹中指:寒露以后,气血流注心包经,这时抓紧锻炼,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冬天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每天中午弹中指,反复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增强心阳起到强心护心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