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惊症

 学中医书馆 2017-10-08

麗東書院 | 丁元庆教授从营卫失常论治夜惊症的经验

2017-04-26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麗 東 書 院

麗東書院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丁元庆、张安玲教授创办。书院以“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训,以“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为理念,弘扬“发煌古意,融汇新知”的进取精神,采用“日理临床夜读书”的模式,坚持“读书明理,临证求真”的原则。遵守法纪,自我管理,摒弃名利。以传道授业,传承创新为己任,以培养优秀中医人才为目标。麗東書院微信平台与中医传承平台微信建立合作,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微信开通麗東書院专栏,刊登麗東書院(微信号:LidongAcademy)授权文章。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推出“传承中医你我他”活动,999元即可参加网络培训班。(仅限99个名额,活动时间一个月)详情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进行了解。 


⊙作者:李雪君,丁元庆

⊙编辑:一墨



夜惊症属于睡眠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中发作性骚动、叫喊。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患者居多。结合38例临床患者资料,对导师丁元庆教授从营卫失常论治本病的经验作总结介绍。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阶段,男性为多。本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者1岁8个月,最大者70岁。10岁及以下者27例,11~20岁3例,21岁以上8例。


1.2  常见病因


因惊吓而发病6例,高热7例,劳累4例。本病常见诱因是情绪刺激,如惊吓、过度担心、紧张害怕、劳累、压力大,其次是高热。


1.3  伴发症状


伴情绪易急躁20例,胆小11例,体虚易外感9例,纳差7例,睡眠伴异常行为6例,一过性抽动障碍2例,素有偏头痛史2例。本病的发生与性格、体质密切相关,患者多伴有情绪不稳,急躁易怒,胆小易受惊吓;食欲不佳,体虚易外感;或其它睡眠障碍如睡行症等。


1.4  证候分布


阴亏血瘀证13例,瘀热扰神证9例,阴亏火旺证5例,痰热内扰证5例,郁热扰心证3例,气虚神浮证1例,阴虚神浮证1例,阴亏痰热证1例。


2

病因病机


2.1  情志内伤与外感邪热为常见病因


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五志未定,倘若猝然受惊,神气浮动而发为本病。外感失治,高热不休,化火生风,兼之小儿“阳常有余”,阳气失于潜藏而浮动在外,则阴阳失和,心神被扰而发病。如《圣济总录》所说:“心气不和,邪热乘之,则精神不得安定,故暴惊而啼叫也。”成年患者则以阴虚失养、瘀热扰神为常见病机。


2.2  其责在心,关乎脏腑


本病病位在心。心为一身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丁元庆教授认为邪扰神明,心神失养是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小儿药证直诀·变蒸》载“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也。”夜惊发病又与肝胆、脾胃、肾密切相关。五神藏于五脏,以阴阳平秘为机要,心神为之主导。脏腑气机失调,阴阳失和,心神被扰,五志受损,因而发病。外感热邪,损伤营阴,或炼液为痰,灼血成瘀,痰瘀互结,阻于经络。小儿常因饮食不节,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职,生痰酿湿,蒙蔽清窍,邪犯神明。独生子女,多娇生惯养,若所欲不遂,纯阳之体易于从热化火,火热扰心,发为夜惊。


2.3  病性多虚实夹杂


阴虚为本,瘀血、火热、郁热为标,其中尤以瘀血、火热多见。小儿每因调护不当,邪热内结,气滞血瘀,痰浊凝滞,以致营阴耗伤。虚实兼见,且互为影响,痰、气、瘀结化热伤阴;阴伤则热易炽而痰、气、瘀结益甚。


2.4  营卫失和,神机失用为基本病机


营属阴,主静;卫属阳,主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营卫乃气血之母,气血为精神之根。丁元庆教授提出本病以阴平阳秘失常,阴不能闭,阳失其藏,营卫失和,神不安宁为基本病机,故夜惊症发作是阳气出入于阴异常,营阴不静,卫阳妄动,神机失用状态。


(1)营卫运行不畅。

阴平阳秘,营卫和调是睡眠发生的基础。营卫昼夜循行规律是寤寐交替的内在根据;四肢百骸的温养与运动以营卫为基础。卫气“熏于膏膜,散于胸腹”;营气行于脉中,“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营卫行于周身,无所不至。营卫之行如常,则气血充盛,而能充养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以及精神魂魄,维持“昼精夜暝”的和谐状态。若痰瘀互结,邪、热交争,阻于经络,营卫运行不畅,出入消长失常,入夜卫阳不藏而妄动,则神不安舍,因而表现为寐中异常骚动、喊叫等症状。


(2)营阴亏损,阳旺扰神。

卧寐的发生由心神主导,以阴用事,以静为常,是形神合和的生命过程。营卫为养神之本,《素问·八正神明论》:“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营卫血气之盛衰。”若因火热内扰,损伤营阴,营阴亏虚,卫阳失其涵纳而不能入于阴,势必独行于外,此即《类经》所谓“营气衰少,故卫气乘虚内伐”。况小儿“稚阴未长”,若平素食少,化源不充,营虚卫旺,阳气失于藏纳而妄动扰乱神机,神浮于外,更易发病。


3

辨证论治


3.1  基本处方


以丁元庆教授自拟经验方龙齿二阴煎为基本方加减。组成:生龙齿20g~30g(先煎),麦冬、生地各18g~30g,黄连6g~9g,竹叶6g,蝉蜕15g~30g,钩藤30g(后入),桔梗9g~12g,酸枣仁20g,炙甘草9g。


3.2  证治分型


(1)阴亏血瘀证

多见于平素胆小易怒、体质欠佳者。发作时可见异常行为,如眠中坐起或行走、四肢搓动、喊叫等,多伴心慌胸闷汗出,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醒后不自知,大便干,舌质红或暗红,苔薄黄腻,布芒点,脉沉细弦。治以滋阴活血,清热安神。用基本方加百合、丹参、玉竹、郁金、茯苓、石斛等。


(2)瘀热扰神证

症见眠中多梦,舌质暗红,苔薄白或黄腻,乏津,脉沉细弦。治当化瘀凉血,清热宁心。用基本方加丹参、天竺黄、郁金、竹茹、夏枯草等。


(3)阴亏火旺证

见于素纳差者。舌质红,尖甚,苔薄黄腻,脉细弦。法当养阴泻火,宁心安神。用基本方加知母、北沙参、茯神等。


(4)痰热内扰证

见于体胖者。舌质暗红,苔黄厚或薄腻,脉细沉弦或滑。法当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用基本方加瓜蒌、牛蒡子、天竺黄、竹茹、川贝等。


(5)郁热扰心证

多见于情绪易急躁、嗜食肥甘者。舌质暗红或红,苔黄厚或薄腻,脉细弦滑。治以开郁清心,镇惊安神。用基本方加川贝、郁金、茯苓、天竺黄等。


4

医案举隅


例:男,7岁。首诊时间2012年3月9日。主诉:夜间啼哭反复发作1月余。现病史:患儿自幼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啼哭,近1月因外感发热38.5℃后症状加重,几乎每夜均作。醒后无记忆,否认肢体异常动作,时伴有小便失禁。平素大便质干,1-2日1行。声嘶略哑。咽充血,舌质红,尖甚,布芒点,苔白腻,脉弦细。诊断:夜惊症。辨证:阴亏血瘀,热扰心神,营卫失和。治法:滋阴清热,活血安神,调和营卫。处方:生龙齿20g(先煎),麦冬20g,生地12g,玄参10g,百合24g,丹参10g,郁金12g,竹叶6g,川贝母3g,炙甘草6g,酸枣仁20g,天麻12g,桔梗6g。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2012年3月23日):夜惊发作减少,2-3日发生1次,持续时间缩短。声嘶已愈,大便干缓解。舌质暗红,苔薄白腻,脉弦细数。上方去竹叶,改麦冬30g,加制龟板15g(先煎)。14剂,服法同前。


三诊(2012年10月5日):上方尽剂后,停药至今,病情控制良好。近1月夜间哭闹发作3次,程度不重。因患儿挑食,大便偏干复发,伴有夜间多汗。舌质红,尖甚,舌根白腻苔,脉沉细弦数。证属阴血浊滞,肝胃不调,卫气失和。治宜益阴柔肝,和胃降浊,活血调卫,清心安神。上方去川贝、丹参,加浮小麦24g、石斛12g。15剂,服法同前。


按语:患儿病起外感高热之后。热邪内扰,耗损营阴,阴虚不守,卫阳因而上扰,发为本病。治以龙齿二阴煎加减,旨在滋阴清热,凉血活血,调和营卫。方中生龙齿重镇潜阳,镇惊安神,《本经》云“主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为丁元庆教授治疗夜惊症的经验用药;天麻辛甘性平,清心镇惊,宁心安神,化痰通络,《本经逢原》:“小儿惊痰风热,服天麻即消”;以生地、麦冬、玄参、百合甘寒之品,清热养阴,清心安神;阴虚内热,灼血成瘀,丹参、郁金活血凉血,清热开郁,宁心安神尤佳,为导师治疗瘀热证的常用药对;川贝母清热解郁,化痰行血,合郁金开郁行气,清心安神,化痰散瘀力增,丁元庆教授常以此配伍治疗郁热、瘀热、痰热诸证,疗效显著。二诊后热渐消,去竹叶;阴损难复,重用麦冬;并加龟板滋阴潜阳,《本草纲目》谓龟甲“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14剂后发作得以控制。三诊因多汗、便干复作加石斛滋阴清热,盗汗明显,用浮小麦除热敛汗以和卫气。诸药合用,标本兼顾,尽剂后临床疗效稳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