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冲虚至德真经》

 愚人道缘 2017-10-09
天源阁文化 2017-10-04

《冲虚至德真经》原名《列子》,相传为战国人·列御寇 撰,一说系魏晋人假托。唐代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共三卷。

*列子,本名列御寇,华夏族学者,周朝郑国圃田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 。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冲 虚 至 德 真 经 中 卷

周 穆 王 第 三

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

最西方的南角有个国家,不知道与哪些国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国。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

阴气和阳气不相交接,因而冬天与夏天没有分别;

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

太阳与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与黑夜没有分别。

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

那里的百姓不吃饭、不穿衣,睡眠很多。

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五十天一醒,以梦中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醒时的所见所闻力虚妄。

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跨河南北,越岱东西,万有余里。

四海的中央叫中国,横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东西,有一万余里见方。

其阴阳之审度,故一寒一暑;

这里的阴阳二气的比例分明,因而一个时期寒冷,一个时期炎热;

昏明之分察,故一昼一夜。

昏暗与明亮的职分明确,因而一段时间是白天,一段时间是黑夜。

其民有智有愚。

这里的百姓有的聪明,有的愚昧。

万物滋殖,才艺多方。

万物滋养繁殖,才艺多种多样。

有君臣相临,礼法相持。

有君主与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礼仪与法律来共同维持,

其所云为,不可称计。

他们的言论与作为不可以数字统计。

一觉一寐,以为觉之所为者实,梦之所见者妄。

一段时间醒着,一段时间睡着,认为醒时的所作所为为真实,以梦中的所见所闻为虚妄。

东极之北隅有国曰阜落之国。

最东方的北角有个国家叫阜落之国。

其土气常燠,日月余光之照。

那里的土地之气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点太阳与月亮的余光。

其土不生嘉苗。其民食草根木实,不知火食。

那里的土地不长庄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与树木的果实,并且不知道用火烧了以后再吃,

性刚悍,强弱相藉,贵胜而不尚义;

性情刚强凶悍,强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胜利而不崇尚礼仪,

多驰步,少休息,常觉而不眠。

跑步与走路的时间多,休息的时间少,经常醒着而不睡眠。

周之尹氏大治产,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

周朝有个姓尹的人大力添置家产,在他手下服役的人从清晨到黄昏都不得休息。

有老役夫筋力竭矣,而使之弥勤。

有个老役夫的筋力已经消耗干净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唤,

昼则呻呼而即事,夜则昏惫而熟寐。

白天呻吟呼喊着干活,黑夜昏沉疲惫地熟睡。

精神荒散,昔昔梦为国君。

由于精神恍惚散漫,每天夜里都梦见自己当了国君,

居人民之上,总一国之事。

地位在百姓之上,总揽一国大事,

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觉则复役。

在宫殿花园中游玩饮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乐无比。醒来后继续服役。

人有慰喻其勤者,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

有人安慰他过于勤苦,老役夫说:“人一生活一百年,白天与黑夜各有一半。

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

我白天做奴仆,苦是苦了,但黑夜做国君,则快乐无比。

何所怨哉?”

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尹氏心营世事,虑钟家业,心形俱疲,夜亦昏惫而寐。

姓尹的一心经营世间俗事,思虑集中在家业上,心灵与形体都很疲劳,黑夜也昏沉疲惫而睡,

昔昔梦为人仆,趋走作役,无不为也;数骂杖挞,无不至也。

每天夜里梦见自己当了奴仆,奔走服役,什么活都干,挨骂挨打,什么罪都受。

眠中啽án呓呻呼,彻旦息焉。

睡眠中呻吟呼喊,一直到天亮才停止。

尹氏病之,以访其友。

姓尹的以此为苦,便去询问他的朋友。

友曰:“若位足荣身,资财有余,胜人远矣。

朋友说:“你的地位足以使你荣耀,你的财产用也用不完,超过别人很多很多了。

夜梦为仆,苦逸之复,数之常也。

黑夜梦见做了奴仆,这一苦一乐的循环往复,是一般的自然规律。

若欲觉梦兼之,岂可得邪?”

你想在醒时与梦中都很快乐,怎么能得到呢?”

尹氏闻其友言,宽其役夫之程,

姓尹的听了他朋友的话,便放宽了役夫所做的工程的期限,

减己思虑之事,疾并少间。

减少了自己苦心思虑的事情,他和役夫的苦也就都减轻了。

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

郑国有个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一只受了惊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

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他怕别人看见,便急急忙忙把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盖好,高兴得不得了。

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

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为刚才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

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

路旁有个人听说此事,便按照他的话把鹿取走了。

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

回去以后,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砍柴人梦见得到了鹿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吾今得之,彼直真梦者矣。”

我现在得到了,他做的梦简直和真的一样。”

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

妻子说:“是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难道真有那个砍柴人吗?现在你真的得到了鹿,是你的梦成了真吗?”

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

丈夫说:“我真的得到了鹿,哪里用得着搞清楚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

薪者之归,不厌失鹿,

砍柴人回去后,不甘心丢失了鹿。

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

夜里真的梦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梦见了得到鹿的人。

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

天一亮,他就按照梦中的线索找到了取鹿的人的家里。

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

于是两人为争这只鹿而吵起来,告到了法官那里。

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

法官说:“你最初真的得到了鹿,却胡说是梦;

真梦得鹿,妄谓之实。

明明是在梦中得到了鹿,又胡说是真实的。

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

他是真的取走了你的鹿,你要和他争这只鹿。

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

他妻子又说他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人的,并没有什么人得到过这只鹿。

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

现在只有这只鹿,请你们平分了吧!”

以闻郑君。

这事被郑国的国君知道了。

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

国君说:“唉!这法官也是在梦中让他们分鹿的吧?”

访之国相。

为此他询问宰相。

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

宰相说:“是梦不是梦,这是我无法分辨的事情。

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

如果要分辨是醒还是梦,只有黄帝和孔丘才行。

今亡黄帝孔丘,熟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现在没有黄帝与孔丘,谁还能分辨呢?姑且听信法官的裁决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