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瓷收藏》微拍群第140期宋瓷精品拍卖预展(10月9日)

 天宇楼33 2017-10-09

每周一拍卖,为大家提供有学术价值、收藏价值的宋代实物,通过公平、公开竞价的方式,让大家离学习宋瓷触手可及。

因此,我们着手筹划做这样的微信拍卖群:大家可以共同交流,不断提高,本着以宁缺毋滥的态度和循序渐进的方式不断推出对大家学习提高有帮助的宋瓷,所有的藏品都经过“宋瓷收藏”平台的精心挑选。
现第140期拍卖在本周一(10月9日)晚20点准时开始,望给大家提供一个学习宋瓷的好的平台,我们努力着……


拍卖时间:周一(10月9日)  晚上20点


拍卖地点:《宋瓷收藏》交流拍卖群


拍卖形式:全部无起拍,竞拍的阶梯是每次出价不低于100元,得标者收5%佣金。


入群需要认证,详情联系群主微信号“XuChineseArt”。

----------------------------------------------------------------------------

1号拍品

建宁窑白釉盖罐

尺寸:高8.2cm

品相:全美品

福建建宁窑青白瓷的釉色非常接近于景德镇湖田窑,质量好的几无差别。这类盖子带鈕,器型为鼓腹型的盖罐是建宁窑的代表作。尺寸较好,可以做储茶粉的用器。


2号拍品

耀州窑系黑釉长颈瓶

尺寸:高11.2cm

品相:全美品

耀州窑系黑釉青瓷的经典作品,长颈、盘口、鼓腹,满釉到底,釉色莹润,近观之周身带蓝色窑变。长颈盘口瓶盛行于唐代,是礼佛供器,宋代演变为高级花器,供文人士大夫摆放书房,伴抚琴焚香清谈之佳品!


3号拍品

越窑青釉兜口杯

尺寸:直径8.6cm,高4.3cm

品相:口边有一处极小磕

形制特别,小巧精致。高古青瓷茶器能保存如此光亮釉面,十分难得。近来国内茶道复兴发展迅猛,有个性的、特别的茶杯尤其受欢迎。越窑青瓷杯素来有“夺得千峰翠色”之称,精品价格更亲民、更具潜力,并且小尺寸也更利于保温,高温玻化釉斥水性好,不易吸味,十分难得,适用于当代饮茶方式。


4号拍品

将乐窑黄釉堆塑鸟纹盖罐

尺寸:连盖高23.4cm

品相:全美品

其器型源自夏商周三代器,口边有青铜等容器器身一类的凸起扉棱,谓之木耳边。此罐子堆塑工艺精美,尺寸大,釉光极佳,广口宽腹,器型端正,可用作陈设之佳器。


5号拍品

将乐窑黄釉渣斗

尺寸:口径10.4cm,高5.5cm

品相:全美品

喇叭口、直颈、扁圆腰、圆足。胎色灰白,上施黄釉,圈足底露胎。渣斗口大,用以在宴会场合盛放菜渣和茶渣,元人笔记称:“宋季大族设宴,凡案间必用筋瓶、渣斗。”此件瓷渣斗造型稳重而胎体轻薄,釉色秀美,堪称难得。


6号拍品

湖田窑白釉出筋盘

尺寸:口径10.6cm

品相:全美品

景德镇地区烧制的高端白瓷用品,器型极具特色。这类出筋装饰风格器型符合宋代皇家的审美喜好。造型隽秀,处处闪现出线条的变化之韵律美。所施釉色,古雅厚润,彰显着赵宋文人以素雅匀净为上的美学理念,达到造型上的唯美境界。器呈圆形,壁线条流畅,造形优美。


7号拍品

浦城窑白釉盏托杯一套

尺寸:连托高7.4cm

品相:全美品

浦城窑是南方青白瓷的烧造中心,此杯胎体洁白细腻而轻薄,釉面光润透明,色调纯正匀净。釉色微青,造型轻盈秀丽,与定窑白瓷颇多相似。此套为杯式盏托的典型制式,原配成套难得。高足,圆腹,延续自唐代以来的经典器型,釉面莹润、通透,全器素身,更显得雅洁。


8号拍品

龙泉窑翠青釉三足香炉

尺寸:直径9.8cm,高6.3cm

品相:全美品

自龙泉三足炉演变,足的进化可见为龙泉窑中晚期的作品,流釉自然,有自然粗犷之美。口周身带冰裂纹,其最早原型是早中期的桶器。大小适中,适合案头焚香使用。


9号拍品

将乐窑青釉盘口尊瓶

尺寸:高20.3cm

品相:全美品

平肩,肩往下收窄,平底,瓶下口内收,釉色青中带灰,别致优雅。 北宋时期随着佛教的繁盛,以佛教器具应运而生,此器型看应是一件礼佛的供器,级别高。形制规整,釉色青翠。这类细颈盘口工艺,在越窑、定窑等少数精品窑口上有出现,代表宋瓷至简之美的经典器物!


10号拍品

将乐青白瓷瓜棱注子

尺寸:高22.7cm

品相:全美品

宋代茶器,盏以黑釉盏闻名,茶壶则以青白瓷注子著称。宋代注子“长流曲柄”,为利于注水犀利,流细长,因此能完整保留者极少,此注子全美品极难得。做工小巧精致,比例得当;釉色白皙,光泽如新。宋代《斗茶图》中人物所使用的就是此类注子,也有“汤瓶”之称。在南宋咸淳年间审安老人著《茶具图赞》选取的点茶道十二种器具中出现,更将此拟人地称之为“汤提点”。


11号拍品

龙泉窑青瓷鱼化龙耳瓶

尺寸:高16.2cm

品相:肩部有一处磨损修复,一龙耳掉落原件粘修,底足一处裂

瓶盘口,长颈,折肩,直筒腹,浅圈足。内外施梅子青釉,胎骨稍厚。颈部两侧置鱼化龙耳。足沿涂赭色汁。此器形制因似造纸打浆所用槌具,亦称纸槌瓶,为宋代常见的瓶形,而于瓶颈两侧附贴双耳,则为龙泉窑所特有,见凤耳及鱼耳两种,此件为标准的鱼化龙耳。清宫旧藏数例,花器中无上之品。此件为瑕不掩瑜之作,唯颜色和形制规整二特征已万里挑一。此类型器物历来深受高端藏家所青睐推荐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