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辣椒根部病害发生的种类及症状,太全了!

 易明康 2017-10-09


1辣椒猝倒病

 

俗称“卡脖子”,是一种土传病害,由瓜果腐霉引起的早期病害,受温湿度影响较大,尤其在冬春蔬菜育苗时,一旦管理不善,易造成幼苗成片死亡,严重时降低辣椒成活率。


 

主要为害未出土的种子和幼苗。种子还未萌发或抽出胚芽或子叶但未出土时即被病原菌感染从而造成烂种、烂芽、毁种。幼苗刚出土后,为害真叶展开前的幼苗及1~2片真叶的小苗。


条件适宜时,幼茎基部遭病原菌侵染,像开水烫过一样,呈水渍状、腐烂,后迅速上下扩展,病部转为黄褐色、凹陷缢缩,地上部分因失去支撑力而倒伏,基部收缩成线条状。


空气湿度大时,倒伏的病苗子叶尚未凋萎,还可发现病苗及其周围的地面上长出一层白色的棉絮状菌丝。随后病情迅速扩展,由一个中心点向四周扩展蔓延,最后引起幼苗成片倒伏死亡。

 

目前在我国北京、河北、山东、陕西、湖南、湖北、广西、云南、黑龙江、辽宁等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2辣椒疫病


又称黑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引起的土传病害,是为害辣椒的高发病害之一。一旦发生,防治困难,常造成大面积流行,导致植株成片死亡,一般田块病株率为20%左右,严重的达60%以上,甚至绝收,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该病在辣椒整个生长期均易发生,主要为害辣椒叶片、茎部、果实。苗期发病,初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小斑点,茎部形成水浸状缢缩,严重时幼苗猝倒。


成株期发病,叶片初为淡绿色,随病情进一步恶化,后期整株萎蔫,叶片易脱落;茎基和茎上部被感染,首先出现黑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湿度大时,病部逐渐变褐变软,拔出病株可见侧根部分或全部变黑褐色、湿腐,可产生白色菌丝层,严重时主根也变色,剖开发病部位可见内部维管束变黄褐。


果实发病,病菌多从蒂部或果缝处侵染,病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条件适宜时很快扩展至整个果实,导致果肉软腐、呈灰褐色,湿度大时,果实上可产生白色霉层,病果失水后干缩,呈暗褐色僵果。

 

在全国露地和保护地普遍发生,成为辣椒安全生产的重要障碍,在河北、山东、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贵州、新疆等地均严重发生。



3辣椒腐霉根腐病

 

主要为害辣椒茎基部,由终极腐霉引起的土传病害。

发病初期,植株茎基部近地面处呈浅褐色不规则病斑,温、湿度适宜时,病斑迅速扩展,2~3天后,病斑绕茎2周,颜色逐渐变深呈黑褐色,病部也随之变软向下凹陷,病茎上部叶片在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病害进一步发展,植株萎蔫不能恢复,重病株萎蔫或枯死,田间湿度大时发病处呈水渍状腐烂并长出白色絮状霉层,拔出病株根部变黑褐色,剖开根部和茎基部可见内部组织变黄褐色。 



4辣椒枯萎病


是尖镰孢菌引起的一类辣椒上重要的土传病害,一般在开花和结果盛期陆续发生,通常情况下田间发病死苗率在15%~30%,严重时可达70%~80%。

 


植株发病初期,根部或根颈处常发生水渍状黑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植株在晴天中午表现萎蔫,早晚或遇阴雨天恢复正常;随着病害进一步发展,茎部病斑扩大,植株表现永久性萎蔫,不能恢复,部分叶片甚至干枯脱落,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发病植株易拔起,其根系不发达,可见根部部分或全部呈水浸状腐烂,横切茎可见维管束变褐,天气潮湿时病部可长出白色或者蓝绿色的霉状物。

 

目前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吉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5辣椒菌核病

  

由核盘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为害植株的茎部,严重时也可为害叶片和果实。植株的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在挂果期和种子成熟期发生比较严重。

 

苗期感病,茎变黑褐色,发病部位轻微缢缩,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剖开发病部位可见植株内部维管束变褐色,严重时上部叶片干枯脱落,植株枯死;成株期感病,叶片初期呈水浸状软腐,后逐渐变褐,湿度大时有白色霉层,叶片脱落。


植株主茎被感染时,水浸状软腐,无异味,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产生白色絮状菌丝,后期产生黑色鼠粪状菌核,上端枝叶枯死,干燥时发病部位呈黄褐色干腐状,边缘深褐色。发病后期植株萎蔫死亡,剖开后常可见髓部变空,内部产生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果实发病时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浸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

 

目前该病在我国四川、河北、福建、湖北、上海等地区均大面积发生,一般发病率可达3%~25%,是保护地辣椒生产、制种的毁灭性病害。



6辣椒立枯病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为辣椒苗期病害,育苗期发生多;与辣椒猝倒病不同,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中后期,成株期也较为普遍。

 

一般幼苗被感染后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早期病苗白天萎蔫、夜晚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1周,最后病部收缩干枯,整株死亡,但不呈猝倒状。湿度大时,病部产生淡褐色稀疏丝状体。


植株结果期受害,发病初期近地面的根颈部最先受害,茎基部形成浅褐色病斑,上部叶片轻微萎蔫;随着病情扩展,上部枝条呈失水状萎蔫,甚至黄化,茎部发病部位变褐甚至腐烂。

 

目前该病害在我国河北、山东、甘肃、四川、江苏、西藏、北京等地均有发生。

 



7辣椒黄萎病


由大丽花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病害。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以坐果期的植株发病最为严重。

植株发病,下部叶片首先下垂,叶缘或叶尖逐渐变黄,发干或变褐,脉间的叶肉组织变黄,病叶叶缘及叶脉间褪绿。随着病害进一步发展,茎基部导管变褐,且沿主茎向上扩展达到数个侧枝,植株一侧或全株性叶片萎蔫,严重时叶片干枯,最后致全株萎蔫、叶片枯死脱落。剖开发病植株的根、茎以及叶柄等部位,可见发病部位的维管束变浅黄褐色至黄褐色。

 

初发病时,该病扩展较慢,一般多造成病株矮化、节间缩短、生长停滞,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目前辣椒黄萎病在我国发生面积不大,影响较小。




徐巧玲,河南安阳县经济作物站,455000

陈世安,河南安阳市农业局

陈璐,北京市丰台区和义街道办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