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宁夏引黄古灌区将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标志着宁夏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塞上江南”有了文化之魂,将极大提升全区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感 宁夏引黄灌区经久不衰的历史原因探析 作者 吴忠礼 宁夏引黄灌区地处宁夏平原,是河套灌区的一部分,古谚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和“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所谓“河套”,包括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区的引黄灌区,总称为河套灌区。宁夏灌区称为“西套”或“前套”,内蒙古灌区称为“后套”。河套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起,至内蒙古清水河喇嘛湾止,总面积大约 3.4万平方公里。 黄河在这里形成一个马鞍形的大弯曲,尤如“套马索”。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沟渠纵横,素称“塞上江南”,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宁夏引黄灌区,沿黄河两岸分布,长达 320 公里,总面积 8000平方公里,其中灌区面积约 6000 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两岸向河床倾斜,海拔高度在 1090 ~ 1230 米,牛首山屹立于中部,将平原分成南北两大块,南称卫宁平原灌区,北称银川平原灌区。银川平原灌区又分为河东、河西灌区。
宁夏引黄灌区开发的历史回顾
宁夏引黄灌区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区。秦朝建立以后,始皇三十二年(前 215年),命大将军蒙恬率 30 万大军北逐匈奴,夺取“河南地”(大体上即河套平原),徙关东贫民“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史记·匈奴列传》卷十一),至此,河套地区开启了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开发的序幕。秦末天下大乱,屯垦军民纷纷逃散。到汉代武帝刘彻继位后,他对匈奴连续用兵,重新夺回“河南地”,并设朔方、北地、五原等郡,大规模移民到河套地区进行农业开发,于“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官田,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宁夏地区一些著名的古灌渠,如汉伯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大多开凿于这一时期。
宁夏引黄灌区是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把农业经济向北边扩展的桥头堡和最早进行农业开发的地区之一。因此,也可以看作中央政府开发西北边疆的先声和试验区。秦时在宁夏引黄灌区设置的第一县——富平县(今吴忠市境内),就位于最早进行引黄灌溉的宁夏河东地区。由于河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这里又被誉为“新秦中”,意即可与富甲天下的秦朝京畿关中地区相媲美,就是又再造了一个“关中”地区的意思。
从东汉末期到隋朝统一近 400年间,宁夏引黄灌区再次成为北方各游牧民族频繁交替和相互融合的基地。入居宁夏的各游牧民族在先进农业文化的影响下,纷纷进行农业开发,使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发展有了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北魏时期,薄骨律镇将刁雍曾在宁夏引黄灌区大兴水利,重修艾山渠,并且提出了“一旬之间,则水一遍,水凡四溉,谷得成实”的节水灌溉制度,使宁夏成为继秦汉之后,农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变缺粮区为余粮区,一次就调出“河西屯谷五十万斛”(《魏书·刁雍传》)。北周宣政元年(579 年),北周又将俘获南朝陈国的 3 万余“江东”人,迁于灵州屯垦,史书记载:“江左之人崇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六),这是宁夏引黄灌区被称为“塞上江南”的最早记载。
唐时,宁夏引黄灌区是全国 33处灌溉面积千顷(一顷为一百亩)以上大灌区之一。宁夏在唐代是重要的边镇地区,唐王朝很重视在宁夏河套平原屯田,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 年)巡幸灵州。令建廨舍(即“屯田办事机构”)。武则天时,曾因娄师德在灵、夏地区屯田有功,入迁其为宰相。当时不仅全面整修了原有各渠,而且新开了一批渠道。如御史渠、光禄渠、特进渠、七级渠、尚书渠等,灌溉面积创历史记录。
西夏时期,党项匈奴贵族依靠富庶的引黄灌区得以立国,并与宋、辽、金鼎立近二百年之久。据史料记载,西夏时期共有干渠 12 条,大小支渠 68 条,总计灌溉面积在百万亩以上。《宋史·夏国传》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兴、灵则有古渠曰唐徕、曰汉源,皆支引黄河,故有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
元时,世祖忽必烈为了恢复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经济,派水利专家郭守敬赴宁夏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郭守敬在宁夏政绩卓著,“因旧谋新更立闸堰,役不逾时而渠皆通流,夏人共为立生祠于渠上”(《元史·郭守敬传》)。元初,宁夏引黄灌渠全部修复,成为全国重要的移民屯垦产粮大区。
明代宁夏平原是九边重镇之一,驻有重兵防守,并实行全民皆兵的军卫制管理体制,凡驻军十分之七屯种,十分之三军事。操种、屯卫兼顾。明代宁夏引黄灌区大小正渠共 18 条,总长 1479 公里,共溉田 157.34 万亩,这是宁夏引黄灌区灌溉史上第一次记载比较全面而确切的数字(《嘉靖宁夏新志》卷一、卷三),形成了“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利,籍以水利”的富饶景象。
清代宁夏水利史上继汉、唐之后的第三次水利开发高潮,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宁夏府》记载,宁夏全境有引水干渠 23 条,全长2198 里,总计溉田 210 余万亩,创宁夏水利灌溉史新高。
民国时期,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国内的军阀混战,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发展有所减退,但同时亦因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在水利技术方面还是有所进步的。民国 26 年(1937 年)用先进的小三角测量法,核实耕地面积为 195 万亩。新中国成立前,共有大小干渠 39 条,灌溉面积 192 万亩。
历史资料说明,宁夏引黄灌区的历史发展不是时断时续、乍兴乍衰,而是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进步。仅从引黄灌区田亩的数据变化就可以鲜明的感受到这一点。根据《弘治宁夏新志》《嘉靖宁夏新志》《乾隆宁夏府志》《大清一统志》和《民国宁夏水利专刊》等史志资料的记载,宁夏引黄灌区从秦汉至元初发展到约 100 万亩,到明嘉靖年间发展到 150 余万亩,清乾隆年间发展到古代的顶峰,达到 255 万余亩,经过清末民初的战乱回落到民国时期的不到 200 万亩。 引黄灌区也从秦代自流灌溉条件最好的河东地区,向河西地区、甚至盐碱程度最严重的银北地区扩展,都说明宁夏引黄灌区在不断扩大、不断发展。因此,宁夏引黄灌区在古代无论从农业耕作技术、水利设施建设,农业区域范围还是农作物品种都在不断优化、扩大、进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发展。
宁夏引黄灌区经久不衰探因
1. 中央政府对宁夏农业发展历来都非常重视
自秦汉始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农业开发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采取重农抑商之策。早在战国商鞅变法时,秦国就“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进一步加强“重农”国策,“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时期,包括宁夏引黄灌区的“河南地”再次得到大开发。宁夏引黄灌区的农业开发成绩尤为突出,当时宁夏平原沿黄河两岸,已形成河东、河西两大垦区。分设富平县、灵州县、灵武县、廉县以及朐衍县(盐池,不属引黄灌区),5 县均隶属于北地郡,人口约 10 万。由于这些移民多来自内陆,具有丰富的农耕经验和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加之推行当时先进的“代田法”等,农业产量大大提高,使得宁夏引黄灌区与整个河套新垦区一样,成为“饶谷多畜”、富甲天下的“新秦中”,等于再造了一个新的关中(天府)。 以后历朝历代都坚持秦汉的重农政策,使宁夏引黄灌区的发展得到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这说明中央王朝一贯的重农政策是宁夏引黄灌区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宁夏引黄灌区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条件
宁夏引黄灌区是发展灌溉农业的理想地方,黄河宁夏段地势开阔,水流平缓,河道比降由上而下为1/1100~1/6000,河面低于地面1~3米,属于地下河,无决口之患,有灌溉之利,且引水方便,河槽稳定。引黄灌区可灌面积近千万亩,土层深厚,质地均匀,介于沙土与黏土之间的灌淤土,是黄河冲积与贺兰山山洪交错淤积发展而成,深积物厚,熟化程度较高,矿质营养丰富。气温较高,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达 3000小时,无霜期(140 ~ 162 天)和生长期能满足多种作物生长需要。昼夜温差较大,一般为 12℃~ 15℃,更宜于果类生长。 引黄灌区年降雨量虽只有 200 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达1200 ~ 1500 毫米,虽然有干旱少雨、土壤中盐碱含量较重的缺点,但因黄河有“斗水泥七升”的特点,引含泥沙度(5% ~ 7%)的黄河水灌溉后,使得这一缺点得以弥补。早在明代,宁夏人民就认识到灌区耕地随地势而呈“上者砂砾,下者斥卤,膏腴之壤,实不及半”的分布特点,“必得河水乃润,必得浊泥乃沃”的灌溉、放淤、洗盐的改良方法,(《嘉靖宁夏新志》卷一),有效地利用黄河多泥沙的特点来防治土壤的盐碱化。
3. 宁夏独特的区位决定中央政府必须在宁夏发展农业生产
宁夏区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古代中原王朝一般建都于关中地区,宁夏位于中央政权京畿地区的北大门,古时北方游牧民族的“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资治通鉴·汉纪》卷十二),成为中原王朝的严重威胁。宁夏地区不仅是农牧业的分界线,也是民族交往、融合、冲突的重要地区。 所以历朝历代都视宁夏引黄灌区为北边巨防,不仅要派遣重兵驻守,还要进行移民实边的农业开发,以解决兵源问题,同时还使国防经费和物资供应得以就地供给。原先北边的军粮和物资供给主要是从山东“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资治通鉴·汉纪》卷十)。 自从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开发成功后,从内陆转运的人力、物力和途中消耗都省去了,给百姓解除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劳役之苦,也给国家财政节省了大量经费。汉武帝时期,大臣主父堰曾称赞蒙恬取河南地“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移民宁夏进行农业开发成为中原王朝的基本国策。移民们在边地也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公私两利,官民皆大欢喜。
4. 宁夏引黄灌区人民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和实用的农耕技术
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人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宁夏区情的水利开发技术和治黄经验,使宁夏引黄灌区的水利设施不断完善。为适应无坝自流引水,宁夏人民创造了一整套相应的工程设施。 比如修筑迎水入渠的“迎水湃”即用块石镶砌,修筑与河平行的傍河长堤,堤长数百米到数千米不等。堤顶稍高于渠道所需水位,利用黄河比降较陡的有利条件,争取较高水头,使河水小时有足够水量入渠,河水大时也可溢出,防止水溢坏渠。为了能够有效地调节干渠水量,在迎水湃以下渠段临河一面的渠堤上设置退水闸一至数处,水小则关闸,水大则开闸,使得水量为人所控制,灌溉之水得以满足,多余之水泄入河中。 为控制渠道所需水量,在退水闸以下渠道上修建进水闸(俗称“正闸”)一座,各支渠口都设有石闸或木闸,从干渠分水,斗渠口亦设闸从支渠分水,宁夏方言称之为“渠口子”。宁夏引黄灌区各干渠都是顺河方向,自上而下,次第开口,并列而行,有因此渠水位低,乘便接引其他高水位渠水,来灌溉本区内高田的,则置木槽跨渠上以通疏,名曰“渡槽”或“飞槽”。为顺畅排水,凡入河之排水沟,往往与渠道交叉穿引,沟被渠阻,则于渠下建洞通流,名曰“暗洞”或“芦洞”。为防止山洪对傍山渠道的危害,在山洪沟口处设置排洪闸排泄山洪,或做过沟渡槽,或做过沟涵洞来通流。 这些工程设施相互配合,运用自如,显示出宁夏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宁夏古代劳动人民除了水利工程设施方面的巨大成就外,还积累了许多治水、用水、管水的先进经验,制定出相应的科学制度,甚至沿用至今,长盛不衰。宁夏治渠管水,历代都设有专管机构和专职人员。历任地方管都视渠务为要务。坚持“民办、公助、官督”的方针,修、官、用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 黄河水虽带来灌溉之利,但泥沙较多,常淤塞河道。故每年灌溉之后,必须组织人力对渠道进行清淤,以保证当年灌溉之需。因此每年的春分节后立夏节前都要组织农民进行“岁修”。岁修工程及工料的确定,在每年冬灌结束后,冬至节时由官府召集士绅,对下年应浚应修各项工程及所需人工物料进行踏勘估算。岁修工料由本渠受水户民按亩均摊。岁修用工一般是 2 亩田出一个工日,60 亩地为 1 份,出 1 人在渠上做工 30 天。岁修用料,主要是柴草,距渠道近的交纳物料,以折抵水费,距渠道远的交纳现金,以采购材料和开支管理经费。 农民视渠道“岁修”为农业灌溉之本,故家家踊跃,户户支持。灌溉用水,实行封俵轮灌制度。即放水后采取“严防实闸,逼水到梢”的办法,将上中游支渠斗口一律封闭,逼水到梢,再由下而上,逆鳞浇灌,称“封水”。在封水的同时,对于上中游灌水需时较长和高田灌水难的支渠,酌情留给一定水量,使其能与下游同时灌完,称“俵水”。所谓封俵,就是有节制、有秩序地开口放水,封俵失宜,水泽难周。干渠长者数百里,短者数十里,必须由水利官员为之封俵,故有头轮水(夏灌)、二轮水(秋灌)与冬水(冬灌)之说。为保证上、中、下游均衡受益,每轮水无论干渠、支渠均需坚持封俵轮灌制度,不得紊乱,违者严究。(作者系宁夏社科院原副院长,宁夏著名历史学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