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星高照,福运绵长:福神

 HNYZL 2017-10-11

福星高照,福运绵长:福神

福神

在中国人心目中,福乃福气。《韩非子》:“全寿富贵之谓福。”福的内容十分宽广,古人说富贵寿考是福。又有五福之说,《尚书·洪范》称“五福”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自古以来,人们对福孜孜不倦,祈福迎祥,带福回家,就这样福神被创造出来,人人虔诚礼拜,期盼五福临门。每奉春节时,人们敬祀福神,迎福纳吉,多用方形红纸写上大“福”字,而且倒贴在门上,意为福到家了。

福星高照,福运绵长:福神

福字

福神源于福星。福星本为木星,古代称木星为岁星。星相术士称:“岁星所照,能降幅于民。”世人将福星人格化,他的原型不止一个。民间有的以真武(即真武大帝,道教大神)为福神。《夷坚志补》:“挂真武画像于床头,焚香祷请,盖福神之应云。”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福神是道州(今湖南道县)刺史杨成。道州多侏儒矮民,汉武帝爱道州矮民,以为官奴玩戏。每年要地方上挑选数百人进贡入宫。杨成不忍百姓骨肉分离,就向汉武帝呈上奏表,云:“臣按五典,本土只有矮民,无矮奴也。”汉武帝感悟过来,从此不再要道州进贡矮民。道州百姓感激杨成,为他立祠绘像供奉,奉为本州的福神。后来,天下各地士庶黎民皆绘像敬祀,奉为降福解厄的福神。

道州剌史抵制进贡矮民,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但不是汉代的杨成,而是唐代的阳城。据《新唐书·阳城传》载,唐德宗时,道州多侏儒,每年都要选矮民进贡朝廷,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刺史阳城不忍贫民骨肉分离,上奏皇帝云:“州民都是矮子,若说进贡,不知什么样的可贡。”皇帝听罢,于是停止了侏儒进贡。当地人感念阳城的恩德,立祠祭祀他。到元明时,却把阳城误传为汉武帝时的人。

福星高照,福运绵长:福神

阳城

然而在民间流传最广的福神则是道教三官中的天官。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教有三尊神祇,分别称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于是,世人就把天官作为降福的福神来敬祀。民间奉福神为吉祥之神,虔诚敬祀,希望得到福神庇佑,福星高照,反应了世人对福的祈求。

关于福神的形象,以阳城为原型的福神一副员外的打扮,手持鹿一类动物的尾毛,慈眉善目。以天官为原型的福神则是一身朝官打扮,红色袍服,纹绣玉带,足穿朝靴,慈眉善目,五缕长髯,一副喜颜悦色、雍容华贵的样子。画中天官双手展示“天官赐福”条幅,又有蝙蝠飞于天,喻意天降吉祥,人间得福。

福星高照,福运绵长:福神

天官赐福

人人祈求幸福,敬重福神,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与福有关的俗语,称人有“福像”,称好地方为“福地”,称好消息为“福音”,享受快乐叫“福分”,看到好景妙物叫有“眼福”,吃到山珍海味叫有“口福”,凡此种种,都反应了世人对福的祈求渴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