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天眼:已捕捉到堪比發現外星人般震撼的聲音

 心有靈犀6evtxo 2017-10-12

這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2016年9月竣工以來,在調試期間發現並最先得到確認的兩顆脈衝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科學家根據觀測數據製作出了它的聲音效果,於10月10日在此間公布,世人得以聆聽到這來自宇宙深處的「心跳」。

1507747459781.jpg

Advertisements

搜索脈衝星、中性氫、宇宙分子和外星文明信號,這些都是FAST的重要使命。


「外星人的觀測是一個嚴肅的科學目標,但FAST還處在調試期,對外星人的搜索我們還沒有開展。」國家天文台射電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學家、FAST副總工程師李菂說。


雖然還未開始外星人搜索,但FAST發現的脈衝星對人類來說同樣是個謎。實際上,脈衝星最初被發現時,就被誤以為是外星人尋找宇宙知音的信號。


怪異的脈衝星


科學家解釋說,大質量恆星壽命終結時在超新星爆發中粉身碎骨,外層被炸飛,如果恆星遺留下的內核質量超過太陽的1.4倍,就會坍縮成主要由中子以及少量的電子和質子組成的中子星。


以均勻的時間間隔輻射脈衝的中子星被稱為脈衝星。所謂「脈衝」,就是像人的脈搏一樣,一下一下出現短促的信號。

Advertisements

15077474937177.jpg

假設有一個天平,一端盛上一茶匙的中子星物質,另一端需要一座高達3000米的山峰才能平衡住這麼一丁點中子星物質。

Advertisements


對於想造訪中子星的人來說,在中子星上著陸將永無可能。中子星表面強大的引力瞬間就會把飛船以及裡面的一切都壓成一灘糊狀的亞原子粒子。


「脈衝星有很多怪異的現象和性質,我們還無法理解,」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陳學雷說,「科學家已經發現一些轉得特別快的脈衝星,叫毫秒脈衝星,大約每幾毫秒轉一圈。它為什麼轉那麼快,還需要研究。」


「脈衝星就像天體物理實驗室,很多最極端的現象就發生在那裡。


科學家可以將脈衝星作為工具研究萬有引力。如果將來發現脈衝星與黑洞組成的雙星系統,我們就可以利用脈衝星去研究黑洞周圍的時空。」陳學雷說。

15077475063827.jpg

Advertisements

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說,中國隨著FAST的建成並加入國際引力波探測行列,將會把脈衝星計時引力波探測的靈敏度提高2至3倍,提高低頻引力波的探測幾率。他預測在這一領域未來幾年將會有重大突破。


脈衝星自轉具有極其穩定的周期,被譽為自然界最精準的天文時鐘。科學家相信,未來脈衝星可以成為人類在宇宙中航行的燈塔,為近地軌道、深空和星際空間飛行的航天器導航。


中國首次躋身脈衝星發現者名單


FAST所見最先被確認的兩顆脈衝星,一個發現於8月22日晚上,另一個在8月25日晚上。對於當時情景,李菂卻已記不太清楚。因為FAST實在太靈敏了,它雖然還處在調試和試觀測期,卻已發現數十個脈衝星候選體。到目前為止,其中六顆已經通過國際認證。


「實際上,幾乎每天晚上我們都能發現高質量的脈衝星候選體。」李菂說。

Advertisements


半個世紀前,人類發現第一顆脈衝星時,中國還處在貧困動蕩之中。因而人類此前發現的2000多顆脈衝星都與中國無緣。


如今,奔向全面小康的中國終於有能力去探尋宇宙中神秘怪異的天體,努力解答人類的這些終極之問了:宇宙怎麼誕生?為什麼會有星星?為什麼會有我們?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天文學家要想躍居世界天文前沿,就要有天文利器。中國有史以來最大天文工程、總投資近12億的FAST從最初概念提出到建成經歷了20多年,凝聚了無數科學家的智慧與心血。


如今,中國科學家終於在脈衝星的名單上添上了中國的名字。

15077475192264.jpg

李菂預計,FAST望遠鏡在2019年正式運行后,每年能發現上百顆脈衝星,並有望在與銀河系鄰近的仙女座M31星系中,找到50至80顆脈衝星。目前,全世界的射電望遠鏡中,只有FAST有這樣的能力。


FAST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曾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宇航局從事科研的李菂為了FAST的建設,在2012年回國,一頭扎進貴州偏僻的窮山溝,住在沒有衛生間的臨時板房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