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223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3


  春秋



  忍者勾践(26)


  熊珍之死

  九术中的第一条不用多说,烧香拜佛,尊敬鬼神这事情不难。勾践在国都的东郊和西郊,以及会稽山上设立了祭坛,祭祀太阳神、月亮神和山神,虔诚祈祷。第二条其实勾践一直在做,他按时纳贡,把越国的特产、赋税大量地交给夫差,对待吴国人的态度永远是毕恭毕敬。把越国在表面上做吴国属国的样子伪装得天衣无缝。

  接下来几条的执行我们暂时不说,先来看看勾践在卧薪尝胆的开始几年中,夫差在干什么呢?

  夫差此时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越国上面了,他可以基本上确信勾践臣属于他了。所以他给勾践增加了土地之后,就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人生规划,那就是北上争霸。

  当时吴国和楚国之间仍然是仇敌关系,夫差要想北进,必然顾忌到楚国可能从西方攻打吴国。所以,他决定在北上之前,先和宿敌楚国干一仗,打赢楚军让对方不敢东进。

  大家不要老是觉得夫差是个傻瓜笨蛋,其实夫差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吴国先王们的军事才能。在军事斗争这种事情上,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为了能吸引到楚军来和吴军交战,夫差选中了夹在吴楚两国之间的陈国,计划通过攻打陈国来震慑楚国。

  陈国,当时仍然是楚国的附庸。吴军攻入郢城时,吴光曾派人叫当时的陈国国君陈怀公柳到郢城来朝见。但陈柳以自己生病不能远行唯有拒绝了,这件事情是让吴光耿耿于怀。

  后来,吴军退回国内之后,吴光再次派人要求陈柳来姑苏城朝见,陈柳害怕这回不去要没好果子吃了,只好胆战心惊地去了一趟吴国。没想到,一到姑苏城他就被吴光给关了起来。直到公元前502年去世,可怜的陈柳也没能回到自己的国家。

  国君一去不回,陈柳的儿子陈越便被陈国人立为新任国君,史称陈闵公。但陈越的噩梦还远远没有结束,一场大规模兵祸即将降临在自己的土地上。

  公元前489年,也就是勾践回国的第二年。夫差以陈国不愿服从吴国为由,派兵大举进攻。陈越不敢出战强大的吴军,只能关闭城门固守,同时派人向楚国求援。

  楚国当时的国君还是楚昭王熊珍,收到陈国的求援信后,他说:

  “楚陈两国历来有盟约,我们不可以不去救。”

  于是,熊珍亲自挂帅,带上令尹熊申、司马熊结,出动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但是,熊珍说归说,在骨子里他还是非常害怕当初一路追杀过自己的吴军,想想吴国人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他就哆嗦。所以,他不敢直接冲进陈国国境里和夫差大战一场,反而是把大军驻扎在靠近陈国的城父一带,不走了。

  而吴军呢,本来的作战目标就是楚军,攻打陈国只是给个教训,走个过场,就一直没有对陈国发起总攻。没想到苦等了半年,从春天等到夏天,从夏天等到秋天,就是没看见楚军半个人影。

  这一年的农历七月,在城父的熊珍终于有点受不了了,觉得自己手握大军却龟缩不前实在是太丢脸了,可想想厉害的吴军又提不起胆子。没办法,那就请上天做个决断吧。熊珍找了占卜师给算了一卦,看看是打一仗好,还是撤退的好。占卜师很快就把结果给出来了,熊珍一问,居然前进是凶,后退也是凶。

  这叫什么个事儿!老天爷在耍我吗?

  熊珍感到左右为难,便对身边的人说:

  “如果我军前进,与仇敌吴军交战失利,那就不如去死;如果我军撤退,背负着背弃盟约的恶名,那也不如去死。既然都要死,还是战死在战场上比较体面。”

  此时的熊珍已经生了重病,但他决心打回自己的尊严,还是硬撑着身体带领部队出动了。楚军攻打了大冥,但战斗还在进行中,熊珍就去世了。

  熊珍临终前,觉得自己的儿子年幼不堪大任,便把熊申叫到病床前,说让熊申继承王位,但熊申坚决不答应。熊珍又把熊结叫来,让熊结继承王位,熊结也不同意。最后,熊珍叫来了另外一个兄弟,名叫熊启,让熊启继承王位。熊启一开始也是说什么也不答应,但他后来想想,觉得还是让熊珍放下心去离开比较好,便假装答应了。熊珍这才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国君在前线病亡,这时如果处理不恰当,会让部队的士气下降,军心动摇,从而让吴军有可乘之机。更加致命的,还有可能引发国内一些野心家的叛乱。为此,身为令尹的熊申严密封锁了国君驾崩的消息,想办法让楚军将士们认为国君还活着。然后,熊申、熊结和熊启三个人秘密商议,决定仍旧立熊珍的太子熊章为新一任国君。他们派人回郢城(楚都已从鄀迁回)把熊章带到了城父,然后才宣布了先君去世的消息。随后,楚国正式立熊章为王,替熊珍发丧,把军队撤回了郢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