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183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3




  春秋


  凶狠阖闾(370


  通向郢城的捷径


  囊瓦欺负了两国小国,又收获了宝贝,心情是痛快了,但却失去了两个楚国的盟友。蔡申在回国的路上经过汉水,他向河神发誓,这辈子与楚国不共戴天,一定要让囊瓦得到报应。

  蔡申回国后,立即亲赴晋国,提出以自己的儿子为人质,请晋国发兵攻打楚国。晋国人也欺负他国家小,让他再送些金银财宝来再说。蔡申给不了那么多,晋国人就在伐楚的事情上磨洋工,迟迟不肯发兵。失落的蔡申恐怕只有仰天长啸,痛恨自己是小国之君了。

  蔡国人的遭遇不久就被伍子胥给打听到了。伍子胥就向吴光建议,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吴国应该立刻和蔡国和唐国结盟,帮他们出头攻打楚国。因为蔡国和唐国到郢城的距离比吴国到郢城的距离短,吴军就可以从两国的领土上奔袭郢城,打败楚国了。

  吴光立马就派伍子胥出使蔡唐两国。不用多说,两国的国君听说吴国愿意帮他们,简直就像遇见大恩人大救星一样高兴,当场就和吴国签订了盟约。三个小国约定,由唐军做向导,吴国出兵,从楚国的北方进攻郢城,粮草后勤由蔡国负责。

  两年之后,蔡国为了报复楚国,发兵攻打了比自己弱小的沈国。囊瓦也派兵讨伐了蔡国,蔡申觉得时机成熟,便联络了唐吴两国以讨伐楚国无道为名,发起了三国伐楚行动。

  一场堪称军事奇迹的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个时间——公元前506年农历十一月。

  吴、蔡、唐三国都是国家都很小,在当时人看来,三国的实力加起来还不如楚国的一个手指头。这么一个三国小同盟也想讨伐楚国,简直是白日做梦。

  但吴光不这么想,为了这场与楚国的大决战,他已经准备很久了,他有信心打败楚国。所以他这次几乎倾全国之力,集中了三万多人的兵马。自己亲自统兵,带上了弟弟夫慨和吴国所有的重臣,包括伍子胥、孙武和伯嚭等人,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吴军首先是在淮河集体登船,然后逆流而上,来到了豫章附近。在这里,蔡申率领的蔡军为它充当后勤部队。随后,吴蔡联军继续逆流而上,来到了淮河上游的唐国。唐成侯率领唐军为联军领路。

  唐国人带路的方向是唐楚交界的山区,就在现今河南省信阳市南部的桐柏山一带。这里是崇山峻岭,必须从三个名称分别叫大隧、直辕、冥厄的
  隧道里通行才能翻越。而这里恰恰是楚军防守最薄弱的区域。

  在唐军的指引下,吴军顺利从三条隧道中穿过,翻越了桐柏山,来到了广袤的江汉平原上。这片地区正是楚国的心脏所在,只要再向西前进五六百里,渡过汉水,就能到达郢城的城下了。吴军大将孙武决定趁楚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立刻急行军,向西直插郢城。当年吴光在士兵中筛选出来的特战队员在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作用。

  孙武对这些人精心安排,选取三千名擅长奔跑的士兵作为神射手,五百名壮汉配备吴国利剑作为格斗士。这三千五百人当吴军的开路前锋,开始带领着吴军主力全速向西挺进。他们专往偏僻的山野前行,避开与楚国地方驻军的冲突。短短几天时间,三万多名吴国士兵硬是靠双脚,跑了将近三百里的路程。吴军就像一条细蛇,哧溜一下便钻到了汉水的东岸。这片区域的楚国人居然没有一支地方驻军能拦得住他们。孙武手下的吴军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做“行如风”。

  吴军从唐楚边境的桐柏山侵入,让楚国的上上下下大为吃惊。囊瓦根本就想不到,远在东方的吴国人怎么就突然间从楚国东北方大山里冒了出来,而且仅过了几天时间,就杀到郢城两百多里外了。

  楚国立刻开始全国总动员,调集了郢城周边所有的兵力来迎战吴军。楚国是超级大国,一旦动员起来那是相当恐怖的。囊瓦一下子便集合了二十多万士兵,一千多辆战车,全部开赴汉水的前线。汉水西岸顿时人头攒动,战车隆隆,无数楚军的旗帜遮蔽了天空。

  三万人碰上二十万人,这种情况真是太骇人了。所以,当获知楚国大军出动的消息后,孙武连忙下令停止急行军,在汉水的东岸扎营待命。想必此时所有人都在为吴光和孙武的处境捏一把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