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一指禅站桩

 常松长功 2017-10-14

        

一指禅功法的站桩,很多人练的收获、功效各不相同。初学者无论是跟老师学还是看资料自学功法,都要先经过“法”的学习过程,在“法”的学练过程中逐步认识所学的功法,加以理解,使所学功法从感性上由浅入深、由生疏到贯通。这个阶段的学员会有不断充实的感受,身体也会逐渐强壮,很多疾病在不知不觉中向好的方面发展,效果好的甚至康复。

       当练功者练功由“法”的阶段向“功”的阶段飞跃跨进后,以练功治病、想获得健康为目的的学员获得健康的速度进入了疗效的“高速路”;想学习功夫掌握一技之长的学员这时也逐步登堂入室。



       在“法”的阶段有的学员尝试为人治病,有时好使有时效果不佳,有效果了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才产生的效果,无效了也找不出原因。做导引成功了欣喜,以为自己的功夫高了,就经常想体会导引,做才知道自己导引不起来的人更多。这个阶段的练功者无论是在习练功法方面还是在发功治病方面,大多都是在模仿老师的做法,因此,这个阶段定位练功者是学“法”的阶段,这个阶段容易退缩,或不断转换练功功法,就像在炉子上烧水,在这个炉子上烧几分钟后认为那个炉子可能更好,就拿过去;不久又认为发现了更好的炉子,结果在哪个炉子上也没有烧开一壶水。

       当学员真的尝到了“功”味道,学员对所学功法兴趣大增。这时因为身体强壮了精力充沛,这样的精力在兴趣作用下,“功”的“容器”被不断地填充,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之后终于有一天认识到,“功”这个“容器”其大无其外。我恭喜你,你“悟性”之门启开了。经过这扇门,你的“功”升华为“道”,这时候你知道了站桩可以练一指禅,一指禅的站桩无处不在。这时候,之前练出的强大气感融于“道”后,没了;发功治病于无形,(隐士孙云光和大师徐传德就是这样的高功法老师他们有时发功也保留“法”和“功”阶段的形式)。和于道的功夫必须是以“德”为助推剂才能跨过“悟性”这扇门,德是高功夫幼苗的阳光雨露。

附:扁鹊传第一段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与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又扁鹊传: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译文:假使身居高位的人在疾患还没有显示征兆的时候就预先知道染上了病邪,能够让良医得以尽早进行治疗,那么疾病就能痊愈,身体可以存活。人们担忧的事情,是担忧疾病多;而医生担忧的事情,是担忧治病的方法少。所以疾病有六种情况不能治疗:骄横放纵不讲道理,这是第一种不能治疗的情况;以身体为轻,以钱财为重,这是第二种不能治疗的情况;衣食不能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这是第三种不能治疗的情况;气血错乱,五脏的精气不能安守于内,这是第四种不能治疗的情况;身体过于瘦弱,不能适应药力,这是第五种不能治疗的情况;相信巫师而不相信医生,这是第六种不能治疗的情况。有这当中一种情况的,就很难治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