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十大滨海文化景观”出炉,福清占四席!来看看有多美

 artwang 2017-10-14

作为“海丝”门户的福州,哪些滨海文化景观堪称城市名片?由福州市文广新局与福州晚报联合主办,各区县(市)文体局协办的“福州最美·十大滨海文化景观”评选,昨日有了答案~


昨日,来自福建省文史馆、闽都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卢美松、林山等专家以及主办单位领导组成的评审团,结合网络、电话、信件投票结果,选出了“福州最美·十大滨海文化景观”。


福州最美·十大滨海文化景观出炉啦~

↓↓↓

(排名不分先后)

占阳古村

(福清港头镇)


三面环海的占阳村世代有人沿海上丝路出国拼搏。占阳庐江何氏的家族族谱上记载的子嗣分布就足以凑出一幅世界地图。占阳古渡遍布,八扇厝宏伟神奇,明清海丝古市声名在外。

港头镇占阳何氏八扇厝


迳港

(福清上迳镇)


唐寺、宋桥、元街、明塔,拥有超多海丝古建筑群的迳港,可以让人用一天时间来一个畅快淋漓的千年海丝古村穿越游。

上迳镇蹑云桥


江阴港

(福清江阴半岛)


七大古渡连海丝,海滨中的“东街口”。世界上最年轻、潜力巨大的大型现代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海口古城内外+瑞岩山

(福清海口镇)


巨佛坐拥的瑞岩山既是光饼诞生地,也是龙江入海口;古渡口、古灯塔、镇东古城及海口民城,从古至今书写海丝故事。

海口镇龙江桥

瑞岩山


梅花古镇

(长乐梅花镇)


这座640岁的古城是宋元明清的海防重镇,保存完整的千户所记下了一部海防历史。它还是海上丝路最重要的始发港,是海丝文化与海防文化相生相长的活化石。

梅花镇古城墙


南山

(长乐城关)


郑和航海的大量遗迹集中分布于南山,见证海上丝路拓展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也矗立于此,它是一部“下西洋”史中必读的扉页。

南山圣寿宝塔


二刘村

(长乐潭头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坐拥滨海“小武夷”——晦翁岩景区,朱熹与郑和的足迹在此重叠,晦翁岩又称三宝岩、二刘岩,数重“身份”蕴含着丰富的朱子文化、郑和航海文化和长乐人文文化。

建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的云龙桥。


登文道

(长乐潭头镇文石村)


福州最负盛名的古码头之一,是历史上中琉关系的重要口岸。它与周边景观共同串联起一段由明朝至今天,福州人对海洋的征服史。登文道已列入“海上丝绸之路 福州史迹”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

登文道——花岗石砌础、双条石铺面的“道头”。


定海村

(连江筱埕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曾是古琉球国航海图上航行中国大陆的第一站,曾商旅云集,是会城重镇,滨海风光迷人。

连江定海渔舟唱晚


濂澳村

(罗源碧里乡)


碧水青山醉苍鹭的濂澳,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曾是背山面海的古渔村,明嘉靖年起就开始书写与海防有关的历史。

濂澳村



今年2月,福州晚报先发动市民、专家推荐展示福州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景观,经专家分析、评估之后,组织记者对候选景观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深入报道。


福清的郎官古渡,海口镇古渡口、古桥以及古城遗址,渔溪镇侨厝博物馆,新厝镇江兜村,上迳镇迳港,港头镇占阳村八扇厝,三山镇瑟江村,海口镇的瑞岩山,东瀚镇的明代海上长城与万安港,江阴镇的七大口渡口与崛起的国际级江阴港;


长乐的梅花镇、王母礁、云门寺、董奉山、登文道、显应宫、南山、二刘村、姚坑;


连江的贝丘遗址、平流尾地质公园、可门港、马鼻滩涂、定海古镇;


马尾的海峡青年交流营地、东岐码头、甘棠港;


罗源的濂澳村、碧岩寺。


这些老名胜或新地标通过29篇图文并茂的稿件,展示了它们与海上丝路历史紧密相关的自然之美及人文内涵,在全市及海外福州籍华侨华人中引起极大反响,东南亚多家华文媒体连续转载。


百万人次的市民读者通过信件、微信、热线、网站等途径参与荐美、选美。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评审中福清海口古城内外和瑞岩山因地理位置接近,海丝文化古迹均十分丰富,令人难以取舍,最终只能将两个美丽同类项进行合并,成为滨海文化景观榜单中唯一的“双黄蛋”


专家评委表示,上榜景观均符合一项或多项评选条件

它们均位于福州滨海之地,与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发展有着特殊关系,人文与自然景观俱佳;


 拥有较高观赏价值及旅游价值;


 已是“海上福州”或海洋文化地标意义的景点、建筑;


→ 位于滨海之地的它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成为福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福州最美·十大滨海文化景观”榜单的出炉,这十张各具特色的新名片将随福州晚报散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其实,“福州最美·十大滨海文化景观”评选催火的不仅仅有进入前十的文化景观,被称为福清版鼓浪屿的新厝江兜村,国庆黄金周期间上万游客慕名而来;而千年海丝古村福清上迳镇的迳港也迎来了超多市民访唐寺、过宋桥、逛元街、登明塔。东瀚镇(福清)海上明长城旁的万安港也吸引了众多游人。


寻访与海丝相关的地理人文之美,为游客们了解福州增添了一个新的“打开方式”。


 


来源:福州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