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在宜昌五中照片中的那些人与事

 宜昌石头书屋 2017-11-06
 

如余蕾先生所言:宜昌五中“依南湖秀林而幽雅,饮长江碧水而灵性;合时代动之节律,袭老城文化诗韵。”加之“贤士治校,精英执鞭”,就使得六十五载久负盛名。更由于“养德以修身,益智以陶情;几案闻书香,厅堂演宏论;琴房弄丝弦,画室走丹青;探秘于科海,拼搏于绿茵。”从而培养出无数英雄才俊、杰出人才。下面这二十多幅发黄的老照片,仅仅是那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师生留在宜昌五中影像资料中的冰山一角,好好看看,也许其中有你们、也有我们的前辈,也许其中还有最真实的五中老印象,以及你、我、他那最值得珍惜的学生时代。

 
 

1954年7月的第一届毕业照,这是现存最早的一张宜昌五中全体毕业生与教职员工的合影。创办于1952年10月15日的五中原名湖北省宜昌第三初级中学,1956年8月,方才易名为湖北省宜昌第五中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又改为宜昌市第五中学,一直沿用至今。

 

宜昌五中创办初期的1952年,因当时的宜昌高中(后来的宜昌一中)未迁移,故暂时借用湖北省宜昌第一初级中学(现在的宜昌三中)的教室三间,办公室一间开始教学。上课一个学期结束后,于1953年春始,迁入怀远路(现在的红星路)25号宜昌高中让出之校舍、也就是现址。1955年这张合影就比1954年扩大了许多。

 

  那个时候的优胜奖不是一纸奖状,而是红彤彤的锦旗。

 

看看这些1957年夏天代表宜昌五中横渡长江的健儿们,个个英姿焕发。

 

 1958年全体毕业生暨全体老师的合影很平常,请注意宜昌五中当时的这栋秦砖汉瓦木楼板的教学楼,几乎成了其后所有合影的背景。

 
 

团支部的工作也开展得轰轰烈烈。

 

 这张1959年的毕业照的最大亮点在那栋教学楼二楼那间教室敞开的门内,虽然楼下有活动,二楼教室内还是秩序井然的上着课;楼下合影的师生没有喧哗,当然也不会夸张地喊“茄子”。

 

 这张照片有四点可注意之处:其一、坐着的老师个个都有为人师表的端庄;其二、锦旗变小了、纸质的奖状出现了;其三、那时候的女学生都喜欢留两条长辫;其四、即便是在拍毕业照,后排的男生还是敢和自己的好朋友勾肩搭背。

 

 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那年的10月,宜昌五中校门张灯结彩,还搭起了牌楼,照片中可见校园里的领袖像。

 

这是1960年毕业生与教职员工的合影。

 

1961年的7月,宜昌五中走出了首届高中毕业生。

 

 资料表明,1961年,宜昌五中首届高中毕业32人,考取各类高等院校的16人,选调参加空军的1人,在家自学的14人。还有报名参加农业生产的1人,她就是照片上胸佩红花、手拿奖状的方金秀。那个时候,高中毕业参加农业生产还是很罕见的。

 

那一年,他们走上了保卫祖国的光荣岗位。

 

那一年,他们留下了这张教职员工的合影,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为了宜昌五中的教育事业尽心尽责。

 
 
 

这是1963年的毕业照,宜昌五中至此已有十届毕业生先后和自己的母校说再见、奔赴各自的人生舞台了。

 

这是1964年三八节,宜昌五中全体女同事的合影。最值得一提的是后面的那个新校门和新校牌。这所中学已经把自己的校门从红星路转到滨湖路这边来了,那个时候,校门对面就是大南湖的一湖碧水。

 

 那一年,宜昌五中在铁路坝(现在的夷陵广场)举办了第七届“民兵田径运动会”,这是女子田径100米决赛最后冲刺撞线的瞬间。

 

这也许是宜昌五中体育史中规模最大的裁判团,十多名学生组成的裁判人手一只秒表,在没有自动秒表的时代,力争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和公正。瞧那两位女生脸上绽放的笑容,猜都不用猜就知道她们班的选手跑了第一。

 

这是1965年宜昌五中第十二届毕业照,孩子们的脸上显得还有几分稚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那些桃李满天下的老师却又增添了几分成熟。那一年,美国空袭北越,中央发出加强战备的指示,所以在作为合影背景的那栋教学楼的二楼栏杆上,可以看见“美帝必败”的标语。

 

那一年,宜昌五中的操场上开始有了民兵操练。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那一年,宜昌五中送走了彭校长,迎来了周校长,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从此翻开了新的历史,有了新的学生,就有了新的篇章,也有了新的故事。

 

一晃如今距离那些老照片上的时代最近的也是半个世纪之遥,那些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也与我们渐行渐远。只是把校门重新转到了红星路上的那所宜昌五中依然还在,那个传承了快七十年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崇实、博学精思”的教风和“勤奋求知、踏实求真”的学风也正在继续发扬光大,所以“生优则校荣,师优则校兴”的更大辉煌指日可待。

 

 感谢张华新老师提供所有的历史照片。

(2017年金秋9月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