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00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参赛人员全部为王励勤、马琳、王皓,王励勤参加世界杯年份为1999、2001—2007,马琳为2000—2007,王皓为2003—2008,2010,2011。王励勤、马琳、王皓参加世界杯单打次数分别是八次,最后一次参加世界杯年龄分别为29、27、29,世界杯单打金牌数分别为0、4、3。 2008年至2017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国乒参赛队员: 2008,王皓,马龙,冠军王皓 2009,陈玘,马龙,冠军白俄罗斯萨姆索诺夫 2010,王皓,张继科,冠军王皓, 2011,张继科,王皓,冠军张继科 2012,马龙,许昕,冠军马龙 2013,许昕,闫安,冠军许昕 2014,张继科,马龙,冠军张继科 2015,马龙,樊振东,冠军马龙 2016,樊振东,许昕,冠军樊振东(原本是马龙、许昕参赛,马龙退赛瑞典选手替补,樊振东在日本选手退赛后替补) 2017,马龙,林高远(2017乒乓球男子世界杯10月18号开赛) 综合来看,2008—2017十年,男乒总共20个世界杯参赛名额,现役, 马龙参加世界杯单打6次,外加1次退赛(29岁),两冠一亚两铜(今年未开赛) 张继科参加世界杯单打3次(29岁),两冠一亚 许昕参加世界杯单打3次(27岁),一冠一四强 樊振东参加世界杯单打2次(20岁),一冠一亚 闫安参加世界杯单打1次(24岁),八强 林高远参加世界杯单打1次(22岁),未开赛 乒乓球世界杯为邀请制,邀请规则不断变化。对于强手如云的中国乒乓球队来说,往往多名运动员都拥有世界杯的获邀资格;由于名额限制,国际乒联一般按照邀请顺位邀请两名运动员参赛。但实际上,获邀运动员是可以“被伤退”的,他退赛之后参赛名额就会落到其他有参赛资格的运动员头上。也就是说,世界杯派谁参赛,本质上是由国乒自行操作的,而不是取决于国际乒联邀请谁。 作为24岁就实现大满贯,大满贯后五年仍保持在顶尖水平的运动员,和2016年才实现大满贯的同龄人马龙相比,参赛次数可以说相当少了。 张继科2012年实现大满贯,2012、2013年世界杯连续“被伤退”,世界杯参赛机会被以“梯队建设”为由分别送给马龙、闫安;马龙2016年实现大满贯,2016、2017世界杯依然报名参赛,16年马龙因为个人原因退赛,要不是日本水谷隼退赛樊振东得以替补,中国队便只有许昕参赛。 而有趣的是,历数2003年以来参加世界杯人员,除了张继科之外,其余参赛的运动员均来自被称作“豪门”的八一、北京、上海、广东四地,外加陈玘这个刘国梁的“亲弟子”(多次直通不成功参加世锦赛,和马龙有同等待遇)参赛一次。 国际乒联限制世界杯参赛名额针对的就是国乒,而北、上、广、军几大“豪门”的运动员参赛名额依旧不减,如果主力全部是这几省的,那国际乒联的目的恐怕就得逞了。 幸而还有一个张继科,山东男乒第一个奥运冠军,鲁能训练基地第一批运动员——省队在乒乓球项目根基尚浅。把张继科的名额给其他“年轻”运动员,既有利于梯队建设,又不用得罪大佬,不怕各方势力,可谓两全其美。 所以说国乒梯队应该感谢张继科,此其一。 其二,里约奥运之前,作为男乒唯一的大满贯得主,张继科在实现大满贯至2014世界杯之前,只参加了自己打出名额的巴黎世锦赛单打,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参赛次数,零。 2012世界杯,张继科作为世锦赛冠军、上届世界杯冠军、世界排名第一获邀,但被刘国梁以“奥运后活动太多训练不系统”为由伤退,马龙替补并获得其第一个单打冠军(马龙小组赛输台湾庄智渊刘国梁给的理由同样是“奥运后活动太多训练不系统”)。 2013年,张继科巴黎世锦赛卫冕之后,自动获得后两年世界杯参赛资格。世界杯、亚洲杯参赛人员为许昕、闫安。当时说是闫安冲击许昕的三号位,然而闫安冲击许昕三号位所用的参赛机会,为什么来自一号位的张继科? 2014年亚洲杯,马龙、樊振东参赛,女乒是队里的一二号丁宁、李晓霞,张继科又一次把亚洲杯参赛机会“让”给了小队员。 2014年,再次张继科无缘四年一次的亚运会单打,参加单打人员为许昕、樊振东。刘国梁认为张继科需要“敲打”,不满他东京世乒赛团体输球,然而2010年亚运会,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输球的马龙参加单打。(2010世界杯刘国梁声称马琳、张继科已在世乒赛赢球锻炼,王皓、马龙一输球一未上场,所以要让他们参加世界杯锻炼,后马龙因脚伤退出世界杯,王皓、张继科参赛)。2010年张继科乒超MVP,卫冕全锦赛单打冠军,首次参加世乒赛团体就在决赛上场并得分,首次参加世界杯单打就和王皓会师打进决赛,得不到亚运会单打名额;2014年张继科作为唯一的大满贯、奥运冠军、世锦赛单打冠军、乒超MVP,得不到亚运会单打名额。“四大主力”里,张继科是唯一没有参加过亚运会单打的,名额么,都给“梯队”了。 2015年亚洲杯,参赛人员为许昕、樊振东,张继科依然没有参赛名额。 当打之年,除了世锦赛这个唯一能靠“直通”打出名额的比赛,张继科大赛小赛的参赛名额通通都给“梯队”了,国乒难道不该感谢他? 国际乒联缩减多项比赛参赛名额,不利于国乒锻炼运动员,影响到了梯队建设。多亏有个没有后台的张继科,拿他的名额不会得罪人,用他的机会去“建设梯队”,多完美的计划。国乒是不是该感谢张继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