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文7.青蛙写诗
2017-10-17 | 阅:  转:  |  分享 
  
海勃日戈小学一年级语文共享教案
总第节授课时间:2017年月日节
班级
课题
《青蛙写诗》
主备人
李少博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两课时(第一课时)
审阅人
王勇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2个部首;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习准备
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检测题
个性化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2个部首;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1.师:(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认识新偏旁“冖”。(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试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学习生字(
学习展示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在指导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

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师: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师: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贴图。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师: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6)师:水珠也来帮忙了,多少水珠来帮忙呀?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9)师:这么多小伙伴来帮忙,它们是怎么帮忙的?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师: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2)指名读第5小节。其他同学要思考:听了青蛙写的诗,你们发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

五、
训练提高:

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六、
反馈质疑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们认识了11个生字。课后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你还有疑问吗?
七、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呱呱呱呱呱

教学后记:



两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能正确书写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出示目标
,导入新课:
1、进一步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件演示:青蛙图)引导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二、师配乐朗诵,合作学习:

学生在老师有感情的配乐朗读中,激发了读文的兴趣。然后老师趁热打铁问:“你们也想读吗?要想读的好,就要先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老师配乐朗读中,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这为下面的学习做下了铺垫的作用。)

三、学习生字(
学习展示


1.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2.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3.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4.班内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

四、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师: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3)师: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师: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师: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⑤师: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师: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当个小句号;一串(),当省略号;()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师: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师:“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发展了学生的语感,启迪了孩子的灵性。)

五、
训练提高:

游戏“找一找”,在课文中找一找逗号和句号,巩固识记效果。标点符号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六、
反馈质疑
,课堂小结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
七、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呱呱呱呱呱

教学后记:



献花(0)
+1
(本文系蕙资蓝心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