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的导联独白:我真的很有用!

 傲鹰0418 2017-10-1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作为一匹千里马,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一生埋没,不能见于伯乐。aVL导联即是如此,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个被遗忘的导联的独白。


作者 | 何金山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在我们心电图导联的大家族里,所有导联实际可分为两类,双极导联及“改良的”双极导联双极导联包括I、II、III导联,分别由右上肢-左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及右上肢-左下肢组成。而改良的双极导联包括V1-V6和aVR、aVF及我-——aVL。


改良双极导联阴极由双上肢及左下肢的综合电极组成,作为中心电端,阳极位于各自的体表电极位置,因双极组成和传统的双极不同,因而成为改良的双极导联。


图1:心电图导联的构成


每个导联都在各自的方向上观察着心脏的电活动,我和aVR导联也一样,在左右肩膀的方向,静静地观察着,等待着,但是每个导联受到的重视不一样。


其他导联都很火,我却一直被冷落……


比如I导联和III导联广泛用于电轴的判定,针锋相对是右偏,背道而驰是左偏,但凡接触过心电图的人均耳熟能详。


在比如II导联,因为心脏总体除极方向和其相似,所以其记录的P波又高又直,很是帅气威风,判定窦性P波时,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目光。


他们不但自己出名,还经常搞个组合,比如II、III、aVF导联,在一起弄了个下壁导联的组合,在急性心肌梗死这样的大型舞台上,也占得了一席之位。


V1-V6导联更不用说,一起组成胸前导联,出现前壁心肌梗死时甚是威风。


只有aVR导联和我,在两侧肩膀上,静静地躲着,一肚子话,没人问,没人听。


后来aVR导联也抛弃了我,因为大家认识到了他在窦性心律判定中的重要作用,窦性心律时aVR的P波和一定是负向的,非此不可。aVR导联ST段抬高提示左主干病变或严重三支病变目前更是深入人心。


当初和我一样蹲在冷宫的家伙已经登上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大型舞台,让我羡慕不已。只有我,还是那个左肩方向的无人问津的导联。


可是,我真的很有用,不信你看!


正常心电图时(图3),我的ST段也如同我的冷落一样平静。后来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图4),我一直渴望着的大舞台,人们把目光都放到了下壁导联、胸前导联这些大明星身上,单单忽略了我,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下壁导联ST段变化不明显的时候,我就发出了明显的报告信号啦!


图2:正常心电图,aVL导联ST段无压低


图3:下壁心肌梗死,可见aVL导联ST段压低


不要以为我只有这点能耐,我不但能帮助诊断心肌梗死,还能帮助进行血管阻塞部位定位。


图5:前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定位


比如在前壁心肌梗死中,人们都这样判断阻塞的部位(图5),下壁导联ST段压低者,阻塞部位在前降支近端;下壁导联ST段抬高者,阻塞部位在前降支远端(上述的远近均是相对于第一对角质而言)。


哎,又被下壁导联抢了风头,也是无奈……


可是你不知道,我有更简单的方法:前降支近端闭塞,损伤向量指向左上,aVL导联ST段抬高;前降支远端闭塞,损伤向量指向左下,和aVL导联方向呈现钝角,aVL ST段压低,也就是在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aVL导联ST段抬高者,阻塞部位在近端;aVL导联ST段压低者,阻塞部位在远端。是不是比下壁导联来的更简单一些呢?


说了这么多,您觉得我是一匹被埋没了的千里马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