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会】黄春元:品爱国者《忆南疆战事之八》

 风舞三湘 2017-10-19


忆南疆战事之八

作者:爱国者

“一向被越军引为骄傲的那个女子122榴弹炮营,在我们的炮火中,全部报销了!”——当年战地来信

硝烟不识女儿身,炮火声中美玉焚。

忽见飞书传捷报,心头顿觉几分沉。


赏析(铜人像):


这首诗是组诗《忆南疆战事》的第八首。诗作者是曾经参加那场自卫反击战一名退伍老兵,由于是亲历,感受自然与一般人不同,所以组诗一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而最为人们称道的,要数这一首。诗歌是属于纪事性的,所记录的事件并不复杂,只是无数次战役中的一场平凡的炮战----消灭敌人女子炮兵营。


此诗凭什么赢得读者普遍的赞誉呢,我们不妨细细品味一番:


严格的讲:全诗应该包含诗前的引文在内。引文不仅有交待背景的序言作用,而且,为我们理解诗歌正文,提供了一个比照物,是深入领悟本诗的意境的一把钥匙。看起来,它只有一句话,可是就这一句话,极其经济的给我们传达了许多信息:背景,怎样的一次战斗;对手介绍,由“引为骄傲”可知这是一支非常强悍的部队,而“女子”又点明了它的特殊性,如果不是这样,本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战斗的结局,“报销”十分诙谐的交待了,是以敌人的全军覆没而结束战斗。“报销”二字,值得我们细细玩味,它渗透着我军战士的喜悦、激动,亢奋、自豪等种种感情,这是很可宝贵的,然而,如果这首诗也仅仅简单的重复信的内容,那将是一篇肤浅平庸之作。


那么,这首诗的高明何在呢?不妨认真揣摩诗歌的正文。


首句破题,起的十分响亮,高屋建瓴的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枪炮是不长眼睛的,所以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越南是一个特殊的国家,长年的战争,兵源的短缺,迫使女子不得不加入战斗的行列。次句紧承首句,抱而不脱,由一般说到个别,具体落实这次战役。“焚”字很传神,精炼而又非常形象的交待了事件的结果。第三句与次句相连(胜利后传捷报,自然而然的事),却又有变化,顺理成章的导出结句。结句为全诗精华之所在,卒章显志的闪烁出诗人的精神火花。照一般的逻辑思维定势,胜利了,捷报也传来了,应该高兴才对(信的作者就是这样),诗人却不仅没表现吃丝毫的喜悦,反而用一个“沉”字来描述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态。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呢?我们反过头来品一品“美玉”一词,首先它是前句“女儿”的代用语,诗人们避免重复时,常用这种手段。但在这里,又不仅仅是这个作用,“女儿”是中性词,“美玉”却明显含有褒义,它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年轻貌美的女子形象,她们本该有幸福的生活和美好前途的,为了胜利,自己不得不亲手毁灭了这些鲜活的生命。作为一个富有仁爱之心、正义之感的士兵,该是一件多么痛苦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这个“沉”字包含了多么深沉,又多么复杂的内心活动。虽然只点到为止,虽然表述的很有分寸(几分),然而,这种情绪是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来的(顿觉),因此,透过这个字,可以使我们窥见这位士兵灵魂上闪耀着的人道光辉。从而使诗歌的境界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以为这正是大家一致看好这首诗的缘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