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書中候 知北遊 校錄

 願隨身 2017-10-21


《尚书中候》简介

知北游按:以下为笔者编写的百度百科词条内容。版本时间:2011-06-21 20:35.

【简介】

书名。汉代谶纬之书中的一种,十八篇,主要是模仿《尚书》的文体,记述古代帝王的符命瑞应,以证明这些朝代和帝王兴起应乎符瑞,合乎天命。此书是汉代纬书中产生较早、较有影响的一部,与“七纬”并称“纬候”,成为谶纬之学的代名词。《隋书·经籍志》著录五卷,汉郑玄注。又言“梁有八卷,今残缺”。此书尚有魏宋均注,疑此八卷本即宋注本。《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盖其时已残缺或佚失。然传注及类书中引用颇夥,佚文存留较多。明清以来诸家多有辑本,以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辑本为最备。
【详细介绍】
《尚书中候》乃汉代的一种谶纬之书,该书产生较早,影响较大,但它既非《河图》、《洛书》类,也不属于《七经纬》之列,汉代常与纬书并称为“纬候”,成为纬书的一种统称,如《后汉书·方术传序》:“至乃《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候之部,钤决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赜,参验人区,时有可闻者焉”,李贤注:“纬,七经纬也。候,《尚书中候》也。”
汉代人认为《尚书中候》是和《尚书》同时产生的书,都是由孔子删定的。《尚书璇玑钤》和郑玄《六艺论》都说:“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书名“中候”,中者,徵应也;候者,占验也,即说历代帝王圣人应占验而兴起的意思,也就是专言符命的书,故其中多载历代帝王所见的符瑞灾祥。它主要以五行相生说,论述了尧、舜、禹、汤、文、武等各王朝帝王或其他祖先的性格、行为及其祥瑞,并试图证明这些王朝或帝王兴起的正统性。它冠以“尚书”之名,是因为它的初衷是想仿照《尚书》中文体样式,做成古代帝王的谱系、言行、事迹记录,如“粤若尧母曰庆都”、“粤若稽古王汤”、“维王既诛崇侯虎”、“维岁二月,候在东馆”、“[粤]若稽古周公旦,钦维皇天”,等等,都是模仿《尚书》,目的是由此来更加确认各王朝、各帝王的正统性,进而证明制作或利用《中候》的王朝出现的必然性,这就和汉王朝的权威化关系相当密切了,归根结底是想借助《尚书》的权威性来张目。
汉代书籍包括谶纬之书经常引用或说到它,如《白虎通义·爵篇》引《中候》曰:“天子臣放勋”;《尚书纬帝命验》云:“顺尧考德,《题期》、《立象》”,《题期》、《立象》都是《尚书中候》的篇名。可见此书在东汉初年已经流行于世,朱彝尊《经义考》卷二六五认为“《中候》专言符命,当是新莽时所出之书。”
由于自魏晋以降,历代禁毁图谶,《尚书中候》十八篇在唐代已佚,不过由于它影响大,诸书征引颇多,佚文保存下来的比较多。明清学者多有辑本,今以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辑本较为详备,然有谬误,如将“日角”、“亶甫”列为篇名,实非。
对此书注释研究的著作首推清末学者皮锡瑞的《尚书中候疏证》(收入《师伏堂丛书》),征引丰博,考证详赅。皮氏对此书评价很高,说它“超诸纬而独出,纪实为多;拟《逸周》之删除,征文尤信。”
【篇名目录】
1.《敕省图》
2.《握河纪》
3.《我应瑞》,或简称《我应》。
4.《考河命》
5.《雒予命》
6.《雒师谋》
7.《摘雒戒》
8.《凖谶哲》
9.《合符后》
10.《稷起》
11.《仪明》
12.《运衡》
13.《契握》
14.《苗兴》
15.《觊期》
16.《题期》
17.《立象》
18.《霸免》

尚書中候


知北遊 校錄

 

凡例

1.正文加〇表示。

2.類似的文字而有異者加※表示。

3.注文加◎表示,有正文者列入正文下,無正文者單獨立條。

4.凡正文、注文同出一源者,只在注文後註明出處;正文、注文出處不同者,則分別注明出處。

5.引諸家說及筆者按語均加◇表示。

6.補出的文字加[]表示。

7.《集成》之“校勘”加【】表示。

8.本書主要根據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輯本錄入并重新校訂,乃筆者沒完成之本,錯誤難免,如有疑問,請核對原書。

目錄

1.握河紀

2.我應(或稱“我應瑞”)

3.考河命

4.題期

5.立象

6.顗期

7.雒予命

8.雒師謀

9.摘雒戒

10.儀明

11.敕省圖

12.稷起

13.準讖哲

14.合符后

15.運衡

16.契握

17.苗興

18.霸免

19.赤雀命

20.雜篇

 

1、握河紀

◇皮錫瑞云:袁氏《考證》曰:“篇目見《詩》、《周禮》、《禮記》三疏及《路史》。”《命歷序》曰:“堯修壇于河,受龍圖,作《握河紀》。”《文選·王融曲水詩序》注曰:“《帝王世紀》曰:堯與群臣沈璧於河,乃為《握河紀》,即今《尚書中候》是也。”或引無“紀”字。

◇知北遊按:本篇名“河”指河圖,言握河圖之記以察天命。

〇帝堯文明——《文選·任昉宣德皇后令》注。

〇德政清平,比隆伏羲。——《御覽·休徵部》。又見《路史·疏仡紀·陶唐氏》。《御覽》“德政”本作“堯德”,從《路史》改。

注: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又龜書,洛出之也。——《禮記·禮運》疏。

◇知北遊按:以上三條據《尚書中候疏證》補。

〇帝軒提象,麒麟在囿。——《詩·周南·麟趾》疏。

〇鳳凰巢阿閣,讙樹。——《詩·大雅·生民》疏。

※伯禹拜曰:昔帝軒提象,配永循機,天地休通,五行期化,鳳皇巢阿閣,讙樹。麒麟在囿,鸞鳥來儀——《黃氏逸書考》。

注:軒轅,黃帝名。永,長也。循,順也。黃帝軒轅觀攝提之象,配而行之,以長順斗機為政焉。休,美也。天地美氣,應四時之變。阿,屋榮名。宮中之門曰閣,鳳皇於屋榮從而出,讙鳴於朝廷之樹。讙,譁也。巢梧樹,其雄自歌,其雌自舞。𡈹通囿。園之有圍者也。◇知北遊按:此注見《清河郡本》。

〇黃帝巡洛,河出龍圖,洛出龜書,曰威。赤文像字,以授軒轅。

注:麒似馬無角,麟似麋而一角。威,則也。靈龜負書所出,黃帝咸則也。——《黃氏逸書考》。

〇堯時受河圖,龍銜赤文綠色。

注曰:龍而象形馬,故曰馬圖。——《禮記·禮運》疏。

〇堯即政七十年,受河圖。——《詩·大雅·生民》疏,《路史·後紀》11注。

注曰:或云七十二年。——《詩·大雅·生民》疏。

〇堯即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凰止庭。

鄭玄注:景,大也,明也。翼,朱鳥宿也。——《開元占經》77

〇堯曰:皇道帝德,非朕所專。——《周禮·地官·師氏》疏、《曲禮》疏。

〇堯即政十七年,仲月甲日,至於稷,沉璧於河。青雲起,回風搖落,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自河而出,臨壇而止,吐甲迴遰。甲似龜,廣九尺,有文言虞、夏、商、周、秦、漢之事。帝乃寫其文,藏之東序。——《路史·餘論》6、《後紀》10注。

【校勘】《路史·後紀》“色”作“字”,無“而止”二字。按:“十七”者,“七十”之訛乎?

注:序,學也。龜背有列星之分,斗政之度,帝王記錄,興亡之數。——《古微書》、《清河郡本緯書》。

※堯帝修壇河洛,擇良議沈,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回風逝,赤文綠色,廣袤九尺,負理平上,有列星之分,什政之度,帝王錄記興亡之數,以授之堯。——《水經注》15《洛水》

◇《水經注疏》:守敬按:《類聚》九十八、九十九、《初學記》一、《御覽》八及八百七十二、八百九十三並引《尚書中候》:“堯沈璧於河”,此承上黃帝沈璧,鈔變原文,謂堯擇良日,議沈璧於河也。《河水注》有“修壇河洛,擇良議沈”之文,與此同;《路史》亦作“議”。戴作“即”,乃從《大典》。《文選·王融〈曲水詩序〉》注引《帝王世紀》曰:“堯與群臣沈璧於河,乃為《握河紀》,即今《尚書中候》是也。”則自此至以授之堯,乃《握河紀》之文也。

◇知北遊按:正文據《水經注》及楊守敬說補入。

〇帝立壇,磬折西向。禹進迎舜,契陪位,稷辨護。堯曰:“嗟!朕無德,欽奉丕圖,賜爾二三子。”斯封稷、契、皋陶,皆賜姓號。——《詩·大雅·生民》疏,《周禮·地官·山虞》疏。《詩·商頌譜》疏,《魯頌·閟宮》疏,《商頌·長發》疏,《路史·後紀》11注,《丹鉛錄》26

【校勘】《詩·商頌》疏“爾”作“示”,無“皆”字。

注曰:進迎,接神也。辨護,供時用相禮儀者也。斯,此也。封三臣、賜姓號者,契為子,稷為姬,皋陶未聞。稷、契,公也。公即《周禮》“三公八命”,其出封,加一等。——《詩·商頌·長發》疏,《譜》疏,《周禮·春官·大祝》疏,《地官·山虞》疏,《路史·後紀》11注。

【校勘】《詩·商頌》疏無“此也”之“也”字。

注曰:自商以上,大國百里。——《路史·後紀》11注。

※棄、契皆堯封。——《路史·後紀》10注。

〇稷為大司馬,舜為太尉。——《御覽·職官部》。下句又見《禮記·月令》疏、《通典·職官》、《路史·馀論》。

◇知北遊按:此條據《尚書中候疏證》補入。

※稷為大司馬。——《漢魏遺書鈔》,《廣韻·上聲》25

【校勘】按:同文在於《中候》。

※舜為太尉。

【校勘】按:同文在於《中候》。

注:太尉,周官。——《禮記·月令》疏、《路史·餘論》。

〇禹觀於濁河,而授綠字。——《繹史》11

【校勘】按:“授”當作“受”。

〇帝執德恭,聰明密微,思心清淨,在廷從宜,仁推度符,移序精和,天地休通,五行相化,景星出攝提。——《開元占經》77

〇神龍負圖出河,虙犧受之,以其文畫八卦。

注: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正文乃《清河郡本》根據讖緯之說改造而來,《事林廣記》卷一:“太昊時,有神龍負圖出於河,則而畫之為八卦”,即本此說。注文見《宋書·符瑞志上》:“燧人氏沒,宓犧代之,受龍圖,畫八卦,所謂‘河出圖’者也。”孔廣林輯《尚書中候鄭注·序》云:“蓋《宋志》說堯、舜、禹、湯、文、武符命,皆取諸《中候》也”,其說甚是,然《宋書》不註明出處,無法確定出自何書、何篇,《清河郡本》多刺取《宋書·符瑞志》之文分置於《尚書中候》各篇,任意妄屬,難以據信。以下均同。

〇乃鑄鼎荊山之下,成,有龍下迎。黃帝上龍,群臣後宮從上天者,七十余人。小臣悉持龍髯,拔墜黃帝弓。

注:悉,俱也。——《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文見《史記·封禪書》載齊方士公孫卿述申公之言曰:“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髥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髥,龍髥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髥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列仙傳》上《黃帝》引《仙書》云:“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于荊山之下,鼎成,有龍垂胡髯下迎帝,乃升天。群臣百僚悉持龍髯,從帝而升,攀帝弓及龍髯,拔而弓墜,群臣不得從,望帝而悲號。故後世以其處為鼎湖,名其弓為烏號焉。”《清河郡本》即據此文改造濫入該篇,注文則屬偽造。

〇粵若堯母曰慶都,逰於三河,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佑,眉八采,鬢髮長七尺二寸,圓兌上豐平,足履翼宿。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堯於丹陵,其狀如圖,身長十尺。

注:顏上曰髪,顏下曰鬢。——《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亦”當作“赤”。此文乃抄自《宋書·符瑞志上》。以下諸條均是《清河郡本》刺取《宋書·符瑞志上》之文,故根據《符瑞志》原文編次。

〇有盛德,封于唐,厥夢作龍而上。厥時高辛氏衰,天下歸之。

注:堯夢作龍,而天下歸之。——《清河郡本緯書》。

〇廚中自生肉,厥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箑脯。

注:箑,通翣。——《清河郡本緯書》。

〇草夾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已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盡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又曰曆莢。

注:堯觀之以知晦朔,故又名曆莢。——《清河郡本緯書》。

2、我應

◇馬國翰曰:案一作“我應瑞”,一作“我膺”。

〇堯即政七十年,鳳皇止庭。伯禹拜曰:“昔帝軒提象,鳳巢阿閣。”——《左傳·昭公十七年》疏。

【校勘】按:同類文在於《中候》。

〇季秋之月甲子,赤雀銜丹書入豐,止於昌戶。再拜稽首受,最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也。”——《藝文類聚》10引作《中候》,《詩·周頌·文王》疏,《禮記·檀弓》疏,《祭法》疏,《周禮·春官·大祝》疏,《御覽》922引作《中候》。

【校勘】《藝文類聚》無“之月甲子”四字。《御覽》“戶”作“前”。

◇馬國瀚曰:《太平御覽》卷二十四引《尚書中候》。又卷九百二十二引“赤雀在昌戶”,無“鄗”字。歐陽詢《藝文類聚》引《尚書中候》曰“季秋”至“蒼帝子”,“取”作“最”,據訂。《春秋公羊傳·隱元年》徐彥疏引《我應瑞》云“季秋”至“稽首”,“受”下有“之”字。《周禮·春官》賈公彥疏引《中候·我膺》云“季秋”至“稽首”,“受”作“入酆止昌戶”。《詩·大雅·文王》正義引《我應》、《藝文類聚》卷九十九引《中候》并云“赤雀銜丹書入豐止于昌戶”。《禮記·檀弓上》正義引《中候·我應》云“王再拜稽首”,又《祭法》正義引“姬昌蒼帝子”五字。

鄭注:稽首,頭至地也。——《禮記·檀弓》疏。

鄭注:最,要者也。——《藝文類聚》10

【校勘】按:同文在於《中候》。

◇知北遊按:“者”,馬國翰輯本作“言”。《御覽》84引《尚書帝命驗》曰:“季秋之月甲子,赤雀銜丹書入豐,止昌戶,拜稽首。”注:“稽首,頭至地也。”與此文略同。

〇玄湯伐亂崇㜸首,王曰:“於戲!斯在伐崇,謝告。”

【校勘】按:同類文在於《中候》。

注:斯,此也。天命此在,伐崇侯虎,謝百姓,且告天。——《詩·周頌·維清》疏。

◇知北遊按:“玄湯”指商湯,讖緯以為他是黑帝子,故稱“玄湯”,然古籍未見有湯伐崇之說,皆云周文王伐崇,誅崇侯虎,此文疑有訛誤。“㜸”據《正字通》乃“孽”之俗字,下同。

〇攝提移居。——《大戴禮記》11注引作《中候》。

知北遊按:《黃氏逸書考》、《集緯》輯入該篇。

〇作靈台,緩優暇紂。——《詩·大雅·皇矣》疏。

〇枝伐勢弱。

注:先伐紂之支黨,以弱其勢,若崇侯之屬,是枝之文也。——《詩·周頌·維清》疏。

〇倡紂為無道。——《詩·大雅·皇矣》疏。

注:倡,導也。

鄭云:文王如豐,將伐崇,受赤烏。——《詩·周頌·文王序》疏。

〇維王既誅崇侯虎,諸侯貢,萬民喜。

鄭玄曰:王,文王也。貢,貢國異物色也。——《御覽》467引《尚書中候》。

◇知北遊按:此條據馬國瀚輯本補入。馬輯本原訛作出《太平御覽》四百六十八,誤,出處據《御覽》改;而收入《我應》也未詳所據。 

〇文王废伯邑考,立发为太子。王曰:“脩我度,遵德纪。”后恒称太子。——《初學記》10引《尚書中候》。

廢考,立發為太子。——《黃氏逸書考》。

注:定王業也。——《御覽·皇親部》十二。

注:伯邑考,文王之長子也。——《清河郡本緯書》。

◇黃奭云:《初學記·儲宮部》引此句作“文王廢伯邑考立發為太子”。《古微書》、《清河郡本》並同《初學記》。

◇知北遊按:《初學記》引不言《我應》篇,《古微書》所輯《中候》無《我應》篇,此當是黃奭根據《清河郡本緯書》輯入《我應》,不可靠。

〇文王之戒武王曰:“我終之後,恒稱太子發,河洛復告,尊朕稱王。”——《詩·周頌·文王序》疏。

【校勘】按:同類文在於《中候》。

注:終,卒。恒,常也。稱大子者,明非諸侯,王事未定矣。——《御覽·皇親部》十二。

◇知北遊按:注文《集成》無。據黃奭輯本補入。

〇我稱非早,一民固下。——《詩·周頌·文王序》疏,《禮記·大傳》疏。

【校勘】《詩疏》“民”作“人”。

注曰:一民心,固臣下,雖於時為早,於年為晚矣。

注云:我稱王,非為早,欲以一人心,固臣下。——《詩·周頌·文王序》疏。

〇梓化為柏,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并拜吉夢。——《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非《尚書中候》之文,《太平御覽》398引《周書》:“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大姒夢見商之庭產棘小子發取周庭之梓樹乎闕間,梓化為松柏棫作。寤驚,以告文王。王及太子發並拜,告夢,受商之大命於皇天上帝。”此是《逸周書·程寤》篇之文,清華簡《程寤》有全文。又見《宋書·符瑞志上》曰:“昌為西伯,作邑于豐。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告群臣,與發並拜告夢。”《清河郡本》當即根據此文改造後濫入。



3、考河命

◇黃奭云:案宋均云堯得圖書,舜禪後演以為《考河命》、《題期》、《立象》三篇,遍檢諸書,多引《考河命》,而《題期》、《立象》無稱,疑《題期》、《立象》乃《考河命》中、下篇也,故引者概稱《考河命》。今已亡佚,不能別異,總列左方,存此三題以完其篇目。

◇知北遊按:《後漢書·曹褒傳》:“《帝命驗》曰:‘順堯考德,題期立象。’”李賢注引宋均曰:“堯巡省於河洛,得龜龍之圖書。舜受禪後習堯禮,得之演以為《考河命》,題五德之期,立將起之象,凡三篇,在《中候》也。”《經義考》卷265引作“宋均曰:堯得圖書,舜禪後,演以為《考河命》、《題期》、《立象》三篇。”可知《題期》、《立象》本是《考河命》中的兩篇,後來也被視為《尚書中候》篇名。《毛詩正義·秦風·秦譜》疏引《中候·顗期》注,“顗”疑是“題”字之形訛。

〇舜曰:朕維不仁,螢莢浮著,百獸鳳晨。若稽古帝舜曰重華,欽翼皇象。帝舜至於下稷,榮光休至。黃龍負卷舒圖,出水壇畔,赤文綠錯。——《御覽》81,《路史·後紀》11,《宋書·禮志》引作《書》曰。

【校勘】《路史》“維”作“惟”,“仁”作“艾”,“浮着”作“浮著”,“百獸”下有“率舞”二字,“鳳”下有“司”字。◇知北遊按:“螢”《御覽》81作“蓂”,作“螢”蓋誤。

注:蓂莢浮著萌芽,百獸率舞,鳳皇司辰也。如雞而司晨。翼,奉。象,歷也。舜敬奉皇天之歷數,七政得失也。稷,讀曰側,下之側,日斜之時。休,美也。榮光,五色也。錯,分也。文而以綠色分其間。——《御覽》81,《路史·後紀》11

〇舜褒賜群臣,爵賞有分,稷、契、皋陶皆益土。——《路史·後紀》11,《詩·大雅·崧高》疏。

【校勘】《詩疏》無“舜”字,“爵賞”作“賞爵”,無“皆”字,“土”下有“地”字。

鄭注曰:三人皆先封,舜加其封地。——《路史·後紀》11

褒賜群臣,賞爵有功,稷、契、皋陶益土地。——《詩·商頌·長發》疏。

〇堯沈璧於洛,玄龜負書,背中赤文朱字,止壇。舜禮壇于河畔,沈璧,禮畢,至於下昃,黃龍負卷舒圖,出水壇畔。——《後漢書·方術傳序》注引作《尚書中候》,《黃氏逸書考》輯入該篇。

〇舜又習堯禮,沈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至於稷下,榮光休至,黃龍卷甲,舒圖壇畔,赤文綠錯,以授舜。——《水經注》15《洛水》。

◇《水經注疏》:會貞按:《後漢書·方術傳序》注引《尚書中候》:“舜禮壇于河畔,沈璧禮畢,至於下昃,黃龍負卷舒圖,出水壇畔。”又《類聚》九十八引云:“舜沈璧于河,榮光休至,黃龍負卷舒圖,出水壇畔。”又《御覽》八十一引《尚書中候·考河命》曰:“舜至於下稷,榮光休至,黃龍負卷舒圖,出水壇畔,赤水綠錯。”又《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引作:“舜沈鐘管,龍負卷舒圖,赤文綠字。”合觀之,是《考河命》之文,敘舜沈璧於河,而皆無“玄龜負書”事。“稷下”當從《御覽》作“下稷”,宋均注:“稷讀曰側”,下側,日西昃時。

◇知北遊按:正文據《水經注》及熊會貞說補入。

〇握登生舜於姚墟,龍顏色黑,身長六尺一寸。

注: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文見《宋書·符瑞志上》曰:“帝舜有虞氏,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子,故名重華。龍顏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又按:自此條以下諸條,皆《清河郡本緯書》抄錄《宋書·符瑞志上》文字改造而成,只做了個別字句的刪節和改變。其中言舜事者乃《宋書》取《尚書大傳》之文。注文均輯者所偽造,不可信。

〇父母憎之,使其涂廩,自下焚之,舜乃服鳥工之衣飛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舜服龍工之服自傍而出。

注:舜之妃曰女英,帝堯之女也。作鳥工之衣、龍工之服以授舜,俊其厄而著之。——同上。

〇場耕於歷,夢眉長與髮等。——同上。

◇知北遊按:首句《宋書》作“耕于歷山”。

〇景星出房,地出乘黃之馬。——同上。

〇西王母獻百環、玉玦。

注:玦,所以為佩也。——同上。

〇在位十有四年,奏鍾石笙筦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伐木,桴鼓播地,鍾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

注:頓伏狂走,皆驚懼之貌也。——同上

〇舜乃持權衡而笑曰:“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于鍾石笙筦乎。”

注:石,謂磬也。——同上

〇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于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欎欎紛紛,蕭索輪囷。

注:欎欎,盛貌。紛紛,繞貌。大如輪,水如囷,皆紛紛欎欎,繞盛空中。——同上

〇百工相和而歌《慶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注:倡,和之也。縵,盛也。——同上。

〇群臣咸進,稽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注:咸,皆也。陳,猶列也。——同上。

〇帝乃載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於予論樂,配天之靈。遷于聖賢,莫不咸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精華以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修[],慶雲叢聚,蟠龍奮迅於其藏,蛟魚踊躍於其淵,龜鱉咸出厥穴,遷虞而事夏。舜乃設壇於河,如堯所行。至于下稷,榮光休氣至,黃龍負圖,長三十二尺,置於壇畔,赤文綠錯,其文言:“禪於夏禹,天下昌康。”

注:鼚,通昌,鼓之聲也。稷,讀曰側。——同上。

〇脩己背剖,而生禹於石紐。虎鼻彪口,兩耳參鏤,首戴鉤鈐,胸懷玉斗,[]文履己,故名文命。長九尺九寸,夢自洗於河,以手取水飲之。乃見白狐九尾。

注:金興則白狐九尾。——同上。

〇觀於河,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淫。”言訖,受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於是以告曰:“臣見河伯面長人首魚身,曰‘吾河精’,授臣河圖。”

注:以告,告舜也。——同上。

◇知北遊按:“於是”以下《宋書》無,見《御覽》82引《尚書中候》曰:“伯禹曰:臣观河伯面长人首鱼身出曰:‘吾河精也。’”鄭注:“观河,观於河水也。”清河郡本即據此改造插入。

〇禹治水既畢,天悉玄珪,以告成功。夏道將興,草木暢茂,郊止青龍,祝融之神,降于崇山。

注:悉,當作錫。——同上。

◇知北遊按:《宋書·符瑞志上》本作“錫”,作“悉”乃清河郡本輯者聲誤。

〇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天乃悉禹洪範九疇,洛出龜書六十五字,是為洪範,此謂洛出書者也。

注:天與禹洪範、洛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而數至九。——同上。

◇知北遊按:《宋書·符瑞志上》無“天乃悉禹洪範九疇”句。

〇南巡狩,濟江,中流有二黃龍負舟,舟人皆懼。禹笑曰:“吾受命於天,屈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奚憂龍哉!”龍於是曳尾而逝。

注:濟,渡也。——同上。

◇知北遊按:此文亦見《今本竹書紀年》,皆本於《淮南子·精神訓》曰:“禹南省方,濟于江,黃龍負舟,舟中之人五色無主,禹乃熙笑而稱曰:我受命於天,竭力而勞萬民,生寄也歸也,何足以滑和?視龍猶蝘蜓,顏色不變,龍乃弭耳掉尾而逃。

 

4、題期

◇知北遊按:此篇內容不見古籍稱引。列此存目。

5、立象

◇知北遊按:此篇內容不見古籍稱引。列此存目。


6、覬期

◇知北遊按:“覬”疑即“題”字之誤,篇名當作《題期》,然不能確定,俟考。本篇佚文,除《詩·國風·秦譜》疏引《中侯·覬期》注一條之外,均各輯本根據文意所屬之《尚書中候》之文,諸書所引均不稱《覬期》篇名。

〇維天降紀,泰伯出狩于咸陽,天震大雷,有火流下,化為白雀,銜籙丹書,集于公車,曰秦伯霸也。——《藝文類聚》99,《事詞類奇》27引作《中候》。

注:秦本在隴西,襄公玄孫德公始徙雍。——《詩·國風·秦譜》疏引《中侯·觊期》注。

注:霸猶把也。《傳》云:五伯之霸,謂以諸侯長把王者之政。——《路史》32引《中候注》。

【校勘】按:同類在於《中候》。“泰”者“秦”之訛也。

◇馬國瀚曰:《藝文類聚》卷九十九引《尚書中候》至“公車”。《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二、《太平御覽》卷八百七十二并引《尚書中候》有“曰秦伯霸也”五字。又《太平御覽》卷十三及卷九百二十二引《中候》云至“公車”。《詩·魏風·伐檀》正義引《中候》“秦伯出狩”句。案:鄭注《覬期》言秦事,當是此節注,據補。

◇知北遊按:首原作“泰”字,《類聚》99如此,《御覽》922作“秦”,是,據改。此文各書均引作《尚书中候》,不言出《覬期》。第二條注文據黃奭輯本補入。

△訖胡亥,秦家世事。——《黃氏逸書考》。

◇黃奭云:《說郛》五言穆公之霸至“世事”。又見《繹史》五十四。《清河郡本》“事”作“紀”。

◇知北遊按:此二句據黃奭輯本補入。

〇鬯草生郊。——《詩·大雅·江漢》疏。

◇知北遊按:出典《江漢》,《集成》訛作《江潢》。《江漢》疏云:“《礼纬》有‘秬鬯之草’,《中侯》有‘鬯草生郊’,皆谓郁金之草也。”不言出《覬期》,黃奭列入《中候》附錄,云:“此不知所屬,故附於末”,則此非《覬期》之文。由此可知,目前所見到的古籍中實無引《覬期》篇之文者,諸輯本所輯及《集成》所收二條及相關注文,除《詩·國風·秦譜》疏引《中侯·觊期》注一條外,其它均是輯佚者推測所屬。

 

7、雒予命

◇馬國翰曰:《詩·商頌譜》正義引《尚書中候·維予命》,浦鏜云:“‘雒’誤‘維’。”《玄鳥》正義引又作《格予命》,山井鼎云:“‘格’恐‘洛’之誤。”篇中言洛事,“維”、“格”字傳寫訛誤無疑。

〇湯牽白狼,握禹錄。

鄭玄注曰:白狼,金精。——《藝文類聚》99

【校勘】按:同文在於《中候》。《中候疏證》引鄭玄注而為《稽瑞》之文。

〇天乙在亳,東觀于洛,天乙在亳,東觀於洛,黃魚雙躍,出濟於壇。黑鳥以雒,隨魚亦上,化為黑玉,赤勒曰:玄精天乙受神福,命之伐桀命克,商滅夏天下服。——《詩·商頌譜》疏,《禮記·檀弓》疏。

【校勘】按:同類文在於《中候》。

◇知北遊按:“福”《集成》據《緯攟》訛作“復”。

天乙在亳,[夏桀迷惑]諸鄰國繈負歸德,東觀乎洛,降三分璧,退立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於壇。黑鳥以雄隨魚亦止,化為黑玉赤勒曰:“玄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三年,天下悉合。

◇馬國翰曰:“夏桀”句據《文選注》補。

【校勘】《御覽》“國于”作“圖”,“璧沈”作“沈璧”。

注:天乙,汤名。降,下也。以厚三分之璧玉沉于洛也。沈璧退而立,候神也。魚者無足翼,言桀孤特無黨,可代也。黃者,土色,土所以遏水,今土歸湯,則助天消难。祭而為位告神,故有壇。黑鳥,黑帝叶光紀之使。以,用也。化,變也。勒,刻也。玄,水也。諸侯悉合歸之。——《漢魏遺書鈔》。《御覽》83、《書鈔》89引并作《尚書中候》。

※◎注:降,下也。以厚三分之璧玉沉洛水。沉畢退而立候神榮光不起。魚者無足翼,言桀孤立無黨,可伐也。黃者所以遏水,今土歸湯,則金助矣。濟,上也。雖祭猶為位告神,故有壇。黑鳥,黑帝葉光紀之使。以,用也。化,變也。勒,刻也。玄,水也。諸侯悉合歸之。——《御覽》83

◇知北遊按:上引注文當以《御覽》所引者為正。

※◎湯觀于洛,沈璧,而黑龜與之書,黃魚雙躍。——《禮記·檀弓上》疏。

〇東觀於洛,云:“寡人慎機。”——《禮記·曲禮下》疏。

〇夏桀無道,殺關龍逢,滅皇圖,壞歷綱,殘賊天下,賢人逃,日傷。——《開元占經》卷六引《尚書中候》,《北堂書鈔》卷四十一引“殘賊”句。

◇知北遊按:此條據馬國翰輯本補入。

◇馬國翰曰:與上文義相循,是一篇語,以類輯入。後同。

〇夏桀無道,枉矢射,山亡土崩,天雨血,地吐黃霧。

注:黄是濛也。——《開元占經》101.

◇知北遊按:此條據馬國翰輯本補入。



8、雒師謀

〇王將畋,史徧卜之,曰:“將大獲,非熊非羆,天遣汝師臣。太祖史疇為禹卜,得皋陶,其兆如此。”——《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文乃《清河郡本緯書》輯者根據《宋書·符瑞志上》濫入,文同。《宋書》是本自《六韜·文韜·文師》之文,《六韜》云:“文王將田,史編布,曰:田于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遺汝師。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編曰:編之太祖史疇,為禹占,得皋陶,兆比於此。’”同類文字又見《史記·周本紀》。

〇唯王既誅崇侯虎,文王在豐,豐人一朝扶老至者八十萬戶。——《詩·大雅·文王序》疏。

※文王在豐,一朝扶老至八十萬戶,草居陋然,歌即曰“鳳皇下豐”也。——《御覽》915

〇呂尚出游于戊午,有赤人雄出,授吾簡,丹書曰:“命由呂”。

◎注曰:赤人,水神。吾,我也。由,用也。——《御覽》872

◇知北遊按:《宋書·符瑞志上》云:“尚出游,見赤人自雒出,授尚書曰:命曰呂,佐昌者子。’”據此可知《御覽》所引者文字有脫誤,“游于”下脫“雒”字。“雄出”當作“自雒出”。“由”當作“曰”。

〇王即迴駕水畔,至磻谿之水,呂尚釣於厓。——《文選》40《為鄭仲勸晉王牋》注引作《中候》。

〇至磻谿之水,呂尚釣厓。王下趍拜曰:“望公七年矣。”尚立變名。——《詩·大雅·文王疏》、《大明》疏。

〇文王既誅崇侯,乃得呂望於磻谿之厓。——《詩·大雅·文王疏》。

◎注:尚,名也。變名為望,蓋因所呼之號,遂以為名。以其道可尊尚,又取本名為號也。——《詩·大雅·大明》疏。

〇號曰師尚父。——《詩·大雅·大明》疏。

◇知北遊按:此條馬國翰以為正文,《集成》為注文。《大明》疏云:“故《雒師謀》‘號曰師尚父’是也”,則當為正文。《御覽》卷八十四引《尚書帝命驗》曰:“(文王)至於磻谿之水,呂尚釣涯,王下趣拜,曰:‘公,望七年,乃今見光景於斯!’答曰:‘望釣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呂佐旌。’遂置車左,王躬執驅,號曰師尚父。”乃與此同文。

〇太公受兵鈐之法云:“踐爾兵革,審權矩,應詐縱謀出無孔。”

◎注:“踐,行也。矩,法也。當親行汝兵革,審其權謀之法。孔,道也。應敵之變詐,縱己之謀,所出無常道。——《詩·大雅·大明》疏。

◎注曰:數文王受命至魯公末年,三百六十五歲。——《詩·大雅·文王序》疏。

※王即廻駕水畔,至磻谿之水,呂尚釣其崖。王下趨,拜曰:“望公七年矣,乃今見光景于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於渭濱,魚腹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呂佐旌,德合[于今]昌來提,撰爾雒鈐報在齊。’”——《玉函山房輯佚書》。

◎注:所以言七年者,以本丹書命之。雒授金鈐,師名呂,故得命即望之。今受命六年,而言望公七年,通得命之年數之,故七。尚,名也,變名為望。旌,理也。文王既誅崇侯,乃得呂尚於磻谿之崖,是伐崇之年得呂尚也。數文王受命至魯公末年,三百六十五歲。——《玉函山房輯佚書》。

◇知北遊按:上條正文及注文皆據馬國翰輯本補入。

9.摘雒戒

若稽古周公旦,欽皇天,順踐阼即攝七年,鸞鳯見,蓂莢生,青龍銜甲,玄龜背書。——《詩·周頌譜》疏,《路史·餘論六》。

◎注:(蓂莢)堯舜時,皆有之,周公攝政七年又生。——《路史·餘論》7

周公踐阼理政,與天合志,萬序得,休氣充塞。藩侯陪位,群公皆就立如舜,周公差應[沈璧於河]。至於日昃,榮光河,[白雲起]青雲浮至,青龍仰甲,臨壇上,濟止圖滯周公視,三公視,其文言周世之事,五百之戒,與秦漢事。——《古微書5

◇馬國翰曰:《開元占經》卷一百二十引《尚書中候》“歸政成王”下接“沈璧于河,榮光幕河,青雲浮至,青龍銜玄甲臨壇,吐圖而去”。“沈璧”句據補。《太平御覽》卷八引云:“周成王舉堯舜之禮,沉璧于河,白雲起而青雲浮至,乃有蒼龍負圖臨河也。”又卷九百二十九引“青龍銜玄圖”句。《文選·鮑明遠〈詠史詩〉》注引“青雲”二句。“沈璧於河”及“白雲起”七字據補。

注:(差應),差應邪錯在後聖當受神位故近之。(榮光汨河),日覆也。青龍,臨仰之使,玄甲所以裹圖。聖人故先精明視。——《古微書》5

◇知北遊按:此文見《路史》43《餘論》6,首四句羅苹注“見《孝經援神契》”,則非全為《中候》文。注文中“臨仰之使”《路史》原注作“靈仰之使”,“靈仰”即東方青帝靈威仰之簡稱。“聖人故先精明視”原注文作“聖人精明故先視”。《集成》僅錄前四句,茲據《古微書》全文錄入。此節文字雖是《路史》根據讖緯之文而言,然不詳出自何書、何篇,乃孫瑴臆屬。從馬國翰注看,此確當出《尚書中候》,然不能確定為《摘雒戒》之文。《清河郡本緯書》因《古微書》亦入《摘雒戒》。

〇周差應邪錯在後,聖人在神位,故近之。——《古微書》。

◇知北遊按:此條文字乃《路史·餘論六》羅苹注上文“周公差應”句之注文。

曰若稽古,周公旦,欽惟皇天,順踐祚即攝七年,鸞鳳見,蓂莢生,青龍甲,玄龜背書。——《詩·周頌譜》疏,《路史·餘論》6,《古微書》5

◇知北遊按:《集成》無“曰”字,茲據原文補。《古微書》於“書”後有“以上”二字,此《路史》羅苹注引《摘雒戒》之文后,又言“以上野王《符瑞圖》”,言以上內容又見顧野王撰《符瑞圖》,孫瑴之文乃抄自《路史注》而將“以上”二字誤讀入《摘雒戒》之文,疏忽如此。

〇昌受符,歷倡㜸,期十之世,權在相。——《詩·小雅·十月之交》疏。

剡者配姬以放賢,山崩水潰納小人,家伯罔主異載震。——同上。

〇彗孛出四表,四邦災視,不出八十日。——《天文要錄》14

〇麒麟遊苑,鳳皇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皇翔兮於紫庭,余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于胥樂兮民以寧。”——《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文見《宋書·符瑞志上》,不言出《尚書中候·摘雒戒》。


10.儀明

〇仁人傑出,握表之象,曰角姓,合音之于。——《南齊書·祥瑞志》

◇知北遊按:原輯文“曰”作“日”,據《南齊書·祥瑞志》改。《祥瑞志》引蘇侃云:“蕭,角姓也。又八音之器有簫管也。”則“于”疑是“竽”之假借。

〇洞五九,禮閼郵。

注曰:閼,止。郵,過。言五帝後洞三王之世,其治各九百歲,當以禮止過也。——《周禮·地官·師氏》疏。

 

11.敕省圖

◇皮錫瑞:袁氏《考證》曰:篇目見《詩》、《書》、《禮記》三疏、《史記正義》、《通典》。

〇高陽氏尚赤,以十一月為正,薦玉以赤繒。高辛氏尚黑,以十三月為正,薦玉以黑繒。陶唐氏尚白,以十二月為正,薦玉以白繒。有虞氏尚赤,以十一月為正。——《通典·吉禮篇》“歷代所尚”引此云:“并出《尚書中候》”。

◎注:德合北辰者皆稱皇。——《詩譜疏》

◎注:《運斗樞》: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也。德合五帝坐星者稱帝,則黃帝、金天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是也。實六人而稱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坐星也。——《禮記·曲禮》疏。

◎女媧修伏羲之道,無改作。——《書序疏》。

◇知北遊按:以上正文一條、注文三條均據皮錫瑞《尚書中候疏證·敕省圖》補入。

※◎鄭注以伏羲、女媧、神農三代為三皇,以軒轅、少昊、高陽、高辛、陶唐、有虞六代為五帝。德合北辰者稱皇,感五帝座星者稱帝。——《詩·詩譜序》疏。

※◎德合五帝坐者稱帝,則黃帝、金天氏、高陽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是也。實六人而稱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坐星也。——《史記·五帝本紀》正義,《禮記·曲禮》疏。

〇黃倉七禪,自黑不。——《易緯通卦驗》。

〇天能有變,厥災為圖淪山崩,谷滿川枯。——《開元占經》67引作《中候》。

〇日角

◇馬國翰曰:二字據注補。

◇知北遊按:《集成》據此以為是《尚書中候》之篇名,為單列一篇,誤。馬國翰輯入《敕省圖》,茲據移入該篇。

日角,謂庭中骨起,狀如日。——《後漢書·光武帝紀》章懷太子注引鄭玄《尚書中候注》。

◇馬國翰曰:案:當是說圖中帝王之相也。

〇夫子素案圖錄,知庶姓刘季当代周,见薪采者获麟,知为其出,何者?麟者木精,薪采者庶人燃火之意,此赤帝将代周。——《玉函山房輯佚書》,《集緯》,《公羊傳·哀公十四年》注無緯名。

◇馬國翰曰:《春秋公羊傳·哀十四年》何休注,徐彥疏云:“蓋見《中候》。”案:《候》言圖錄當是此篇文,據補。

◇知北遊按:《集成》將此段文字輯入所謂《日角》篇,而“日角”本非《尚書中候》篇名,乃《集成》輯者之誤會。此段文字見《春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何休注曰:“夫子素案图录,知庶姓刘季当代周,见薪采者获麟,知为其出,何者?麟者,木精;薪采者,庶人燃火之意,此赤帝将代周居其位。”不言出自緯書。《疏》曰:“注‘夫子’至‘代周’。解云:蓋見《中候》云:‘卯金刀帝出,復堯之常’,是其案圖錄,從亭長之任而為天子,故謂之庶姓矣。”此蓋馬國翰誤讀《疏》文而輯入者。故此文輯入《中候》既不可信,輯入《日角》篇尤謬。馬國翰將此文輯入《敕省圖》,茲據之附於該篇之末。

 

12.稷起

〇蒼耀稷生,感跡昌。——《詩·大雅·生民》疏。

◎注:堯受河圖、洛書后稷有名錄,苗裔當王。——同上引《中候·稷起》注。《玉函山房輯佚書》。

〇亶甫

◇馬國翰曰:二字據注補。

◎注:亶甫,以字為號。——《詩·大雅·緜》疏,《玉函山房輯佚書》。

◇知北遊按:《集成》據此以為“亶甫”乃《尚書中候》篇名,為單立一篇,誤。茲據馬國翰輯本移入該篇。“亶甫”即“亶父”,王季歷之父,文王之祖父,又稱“太王”或“古公”。“甫”、“父”古字通用。

◎注:古公處豳,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牛羊,不得免焉。——《詩·大雅·緜》疏,《玉函山房輯佚書》。

◇馬國翰曰:《詩·大雅·緜》箋作“事之以犬馬”,《正義》云:“此言‘犬馬’,《略說》言‘菽粟’,明國之所有,莫不與之,故鄭於《稷起》及《易》注皆云‘事之以牛羊,明當時亦與之。”上下文義據鄭箋補。

◎注: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詩·周頌·天作》疏引《稷起》之注。



13.準讖哲

〇齐桓公封禅,谓管仲曰:寡人日暮,仲父年艾,誰將逮政?——《藝文類聚》18,《禮記·曲禮上》疏,《御覽》383、《事詞類奇》9并引作《中候》。

◇知北遊按:《類聚》18引作《尚書中候》,引文至“年艾”。

◎注曰:七十曰艾者。云誰將逮政,是告老致政。——《禮記·曲禮》疏。

〇桓公欲封禪,管仲曰:昔聖王功成道洽,符出,乃封泰山。今皆不至,鳳皇不臻,麒麟遁逃,未可以封。——《禮記·王制》疏。

※昔古聖王,功成道洽,符瑞出,乃封太山,今比目之魚不至,鳳皇不臻,未可以封。

◎鄭玄注云:比目,東方異氣所生,名鰈。——《藝文類聚》39,《唐類函》84,《五禮通考》。

〇齊桓霸,遏八流以自廣。——《左傳·僖公四年》疏、《繹史》44引并作《尚書中候》。

〇煌煌之滅沒,失權流頓,斬恆星滅。——《開元占經》76

 

14.合符后

〇孟春五緯聚房,鳳皇銜書,曰:“殷帝無道,虐亂天下。世命已移,不得複久。靈祗遠離,百神龡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

◎注:昭理四海,言四海皆有依周之囗也。——《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宋書·符瑞志上》曰:“孟春六旬,五緯聚房。後有鳳凰銜書,游文王之都。書又曰:‘殷帝無道,虐亂天下。皇命已移,不得複久。靈祗遠離,百神龡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文王既沒,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今本竹書紀年》亦有此文,《清河郡本》即從此改造,而注文則屬臆造。此內容當本自緯書,然不詳何緯。

〇文立稷配。

◎注云:文王受命祭天,立稷以配之。——《詩·大雅·棫樸》疏。

〇文王將沒,召太子發曰:“嗚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守,守之哉,传之子孙。”文王既没,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望羊而将伐纣。吕尚曰:“臣请前,臣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旌。’”

◎注:旌,理也。——《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開始至“傳之子孫”乃抄改自《逸周書·文傳解》:“文王受命之九年,時維暮春,在鄗,召太子發曰:‘嗚呼!我身老矣,吾語汝我所保與我所守,傳之子孫。’”“文王既沒”至“伐紂”乃抄自《宋書·符瑞志上》:“文王既没,太子发代立,是为武王。武王骈齿望羊,将伐纣。”後數句及注文并見《藝文類聚》卷十《符命部》引《尚書中候》。

〇文王立,后稷配天,追王大王亶父、王季歷。——《禮記·大傳》疏。

〇至於孟津,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咸曰:“紂可伐矣!”尚父禁之,武王乃不從。及紂殺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紂。——《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文見《宋書·符瑞志上》,無“尚父禁之”句。

〇魚長三尺,赤文有字,題之目下授右,王維退寫成以二十字,魚文消。

◎注:右,助也。——《詩·周頌·思文》疏引《中候·合符后》。

〇烏以穀俱來云。

◎注:稷好農稼,今烏銜穀。——《詩·周頌·思文》鄭箋引《書說》。《玉函山房輯佚書》。

【校勘】按同文在於《璇璣鈐》。

〇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宮室,名之曰蒿宮。——《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以上三條文字當并為一條,其均見《宋書·符瑞志上》曰:“文王既沒,太子發代立,是為武王。武王駢齒望羊。將伐紂,至於孟津,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咸曰:‘紂可伐矣。’武王不從。及紂殺比干,囚箕子,微子去之,乃伐紂。度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舟,王俯取。魚長三尺,目下有赤文成字,言紂可伐。王寫以卅字,魚文消。燔魚以告天,有火自天,止于王屋,流為赤烏,烏銜穀焉。穀者,紀后稷之德;火者,燔魚以告天,天火流下,應以吉也。遂東伐紂,勝於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歸之。乃封呂望于齊。周德既隆,草木茂盛,蒿堪為宮室,因名蒿宮。”根據《詩·周頌·思文》疏所引文看,《宋書》此段文字均當出自《尚書中候·合符后》,其中“烏銜穀焉”當作“烏以穀俱來”;“穀者”至“應以吉也”疑是鄭玄注文。

〇唯四月,太子發上祭于畢,至於孟津之上,乃告司馬、司徒、司空,諸節亢戈,予無知,以先祖先父之有德之臣,左右小子,予受先公戰力賞罰,以定厥功,明于先祖之遺。——《御覽》146引作《尚書大傳》。《玉函山房輯佚書》。

〇出俟以燎,群公咸曰:“休哉!”——《御覽》146引作《尚書大傳》。《玉函山房輯佚書》。

 

15.運衡

◇知北遊按:或作《運行》,“行”乃“衡”之形訛或假借。

〇年耆既艾。

◎注曰:七十曰艾。言七十者,以時堯年七十,故以七十言之。——《禮記·曲禮上》疏。

【校勘】按言七十者以下,注疏之文乎。

※堯年耆艾。——《北史》。

◇知北遊按:《北史》中無“堯年耆艾”之語,《禮記·曲禮上》疏“年耆既艾”阮元《校勘記》云:“年耆既艾,閩、監、毛本同,浦鏜云:《北史》作‘堯年耆艾’。”然檢《北史》中無“堯年耆艾”之語,疑浦鏜所記有誤,故此條當刪。

〇帝堯率群臣,東沈于雒,刻璧。——《御覽》80引《中候·運行》。

〇天子臣放勳德薄,施行不元。

◎注:元,善也。——同上。

※天子臣放勛。——《白虎通》1引《中候》。

【校勘】《中候疏證》以此文為緯文。

〇又東沈書,於日稷,赤光起,玄龜負書,背甲赤文成字,遂禪於舜。——《水經注》15《洛水》正文。

◇《水經注疏》曰:守敬按:《御覽》八十引《中候·運行》曰:“帝堯刻璧,率群臣東沈於雒。書曰:‘天子臣放勳,德薄,施行不元。’”又引《帝王世紀》:“堯刻璧為書沈洛,言天命當傳舜之意,今《中候·運衡》之篇是也。”則此自“東沈書”至“遂禪於舜”,皆《運衡》之文也。《初學記》六引《尚書中候》:“堯率群臣,東沈璧於洛,退候至於下稷,赤光起,玄龜負書出,赤文成字。”《初學記》六、三十又引,及《類聚》九十九、《後漢書·方術傳序》注、《御覽》九百三十一引略同。

◇知北遊按:正文據《水經注》及楊守敬說補入。

〇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齊,修壇于河雒之間,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

◎注:擇,選也。良月,正月下旬之日。——《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條文與下兩條為同一段文字,見于《宋書·符瑞志上》:“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齋,修壇場於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今本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洪水既平,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齊,修壇場於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蓋五星之精也。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此確為讖緯之文,然見於《御覽》81引《論語撰考讖》,非《尚書中候》。

〇相謂曰:“《河圖》將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

◎注:重瞳,指舜也。黃,土色,舜以土王。姚,舜之姓也。——《清河郡本緯書》。

〇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

◎注:因,率從也。——《清河郡本緯書》。

〇日月營始。——《北史·李業興傳》、《魏書·李業興傳》。


16.契握

〇賜姓子氏,以題朕躬。

【校勘】《路史》“賜姓子氏”作“湯云契賜子氏”,《孝經援神契》同。

◎注曰:題,名也。躬,身也。《孝經援神契》曰:“堯知天命,賜契子氏,知有湯。”——《詩·商頌譜》疏,《路史·後紀》11注。

〇玄鳥翔水,遺卵流,娀簡吞之,生契,封商。——《詩·商頌·玄鳥》疏,《大雅·生民》疏,《御覽》83引作《尚書中候》。

【校勘】《御覽》“卵”下有于字,“簡”下有“拾”字,無“之”字。

◎注曰:玄鳥,燕也。翔水,徘徊於水上。娀,氏也。簡,簡狄也,契母名。商,國名。《詩》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是也。——《御覽》83引作《尚書中候》注

※玄鳥翔水遺卵,娀簡易拾吞,生契,封商。後萌水易。——《路史·後紀》9,《廣博物志》11

◎注曰:易疑浴。娀簡在水中浴,而吞卵生契,後人當天應嘉,乃以水易為湯。

〇若稽古王湯,既受命興,以其七十里起。——《詩·商頌·殷武》疏。

 

17.苗興

〇契之卵生,稷之跡乳。——《詩·大雅·生民》疏。

〇堯受圖書,已有稷名在錄,言其苗裔當王。——《詩·周頌·昊天有成命》疏。

【校勘】按:同文在於《稷起》,當為注文。《中候疏證》為前文之注。

〇皋陶之苗為秦。——《詩·國風·秦譜》疏。

【校勘】按:《中候疏證》以此文為前文之注。

※陶苗為秦。——《路史·發揮》3注。

【校勘】按:此文註疏之文乎?

◎注:秦出伯益,明是皋陶之子也。——《詩·國風·秦譜》疏。

 

18.霸免

◎霸,猶把也,把天子之事。——《路史·發揮》1注,《詩·國風·甫出》疏,《詩譜序》疏。

◇知北遊按:此注文已見上《覬期》篇,《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該篇。《集成》無末句。

〇空受之帝立。——《御覽》86引作《尚書中候》,《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覬期》,《集緯》輯入《尚書中候》。

〇齊桓霸,閼八流以自廣。——《春秋左傳·僖四年》正義引《中候》。

◇馬國翰曰:案:此篇以“霸免”名篇,故凡霸事以類輯補。

◇知北遊按:茲據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輯本錄入。以下皆同。

〇無易樹子。——《詩·小雅·白華》正義引《中候》。

◎注:樹子,適子。——同上。

◇馬國翰曰:案:《孟子》葵丘之會有此句,當是齊桓公事,據補。

〇自號之王霸,姓有工。——《御覽》87引《尚書中候》。

◎注:項羽為西楚霸王。工,“項”字之側。——同上。

〇卯金刀帝出,復禹之常。——《公羊傳·哀公十四年》疏引《中候》,《古微書》。

◇知北遊按:此條馬輯本注出《古微書》。

 

19.赤雀命

〇崇㜸首。——《詩·大雅·皇矣》疏引《赤雀命》

◇喬松年云:此三字已見《中候·我應》,此謂《赤雀命》,亦必《中候》篇名也。

◇知北遊按:所謂《赤雀命》僅此三字。《我應》篇云:“季秋之月甲子,赤雀銜丹書入豐,止於昌戶。再拜稽首受,最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也。”所謂“赤雀命”即指此赤雀銜來丹書中所載的天命。“崇㜸首”亦見《我應》篇“玄湯伐亂崇㜸首”。故疑“赤雀命”並非是篇名,而是《毛詩疏》稱舉《我應》篇載赤雀所銜丹書之天命之事也。姑存以備考。



20.雜篇(上)

◇知北遊按:凡諸書所引不著篇名者,均入該篇。

〇天地開闢,甲子冬至,日月若懸璧,五星若編珠。貫,聯絡也。——《初學記》1,《御覽》1,《淵鑒類函》1,《唐類函》12,《清河郡本緯書》。《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運衡》,《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〇皇道帝德,為內外優劣,散則通也。——《詩·大雅·生民》疏,《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敕省圖》。

〇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遂法之畫八卦。又龜書,洛出之也。——《禮記·禮運》疏引作《握河紀》,《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握河紀》。

〇帝軒提象,配永循機,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河龍圖出,洛龜書威,赤文像字,以授軒轅。——《御覽》79,《唐類函》192.《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注:軒,軒轅黃帝名。永,長也。循,順也。黃帝軒轅觀攝提之象,配而行之,以長為順,機為政。休,美也。天地美氣相通行,應四時之期而變化。龍銜圖而出也。龜負書而出。威,則也。

※黃帝時,天氣休通,五行期化,鳳皇巢於阿閣,讙樹。

◎注曰:阿,榮名。宮中之御門曰閣。鳳皇於榮屋徙而出,讙鳴於朝廷之樹。——《御览》915,《事类赋》18,《玉函山房辑佚书》、《黄氏逸书考》辑入《握河记》。

◇知北遊按:“徙”字《集成》訛作“徒”,從《御覽》改。

※黃帝巡洛,龜書赤文成字,象軒。——《路史·后紀》5注。《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知北遊按:“象”是“受”之形訛。

※河出龍圖,赤文綠字,以授軒轅。——《開元占經》120,《敦煌遺書·祥瑞圖說殘卷》。

※黃帝東巡至洛,龜書咸,赤文綠字,以授軒轅。——《開元占經》120

◎注云:靈龜負書所出,黃帝咸則也。

◇知北遊按:“咸”當作“威”。

※河龍圖出,洛龜書威,赤文像字,以授軒轅。——《藝文類聚》98,《敦煌遺書·祥瑞圖說殘卷》。《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注:龜負書而出也。威,則。

※帝軒提象,配己永修機,景升於提,鳳皇巢于阿閣。——《年號勘文部類抄》,《路史·后紀》5注。

※河龍圖發,洛龜書威。——《路史·后紀》5.《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鄭注:威,則也。

※帝軒提象,配永修機,麒麟在囿,鸞鳳來儀。——《藝文類聚》9899),《唐類函》194190)。《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永,長。修,從也。黃帝觀攝提,配而行之,以長從升機故也。

※黃帝時,麒麟在囿,鸞鳥來儀。——《開元占經》116,《御覽》889,《後漢書·馬融傳》注,《初學記》29,《事類賦》20,《格致鏡原》82,《事詞類奇》25.《古微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麒似馬無角,麟似麋而一角。——《開元占經》116

〇堯火德,故赤龍應焉。——《天中記》56

〇堯時,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上。甲似龜背,廣袤九尺,圓理平上,五色文,有列星之分,斗正之度,帝王錄紀,興亡之數。——《論語·子罕》疏,《左傳序》疏,《唐類函》196,《天中記》55。《黃氏逸書考》、《集緯》輯入《握河紀》。

※堯時,龍馬負圖見。——《天地瑞祥志》19

〇仲月辛日昧明,禮備,至於稷,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因風搖,帝立壇,罄西向。——道光本《開元占經》7

◇知北遊按:“因”當作“回”;“罄”當作“磬”。

堯即政七十載,修壇河洛。仲月辛日昧明禮備,榮光出河,休氣四塞。——《初學記》6,《玉海》195,《唐類函》17,《天中記》55。《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鄭玄注:榮光五色,從河水中出。

堯即政七十載,修壇河洛。仲月辛日禮備,至於日稷,榮光出河,龍馬銜甲,赤文綠色,臨壇吐甲圖

宋均注:稷,側也。——《文選·赭白馬賦》注,《天中記》55.《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握河紀》。

※堯沈璧于河,榮光出。——《御覽》872

※帝堯文明,榮光出河,休氣四塞。

鄭玄曰:休,美也。四塞,炫耀四方也。——《文選·宣德皇后令》注,《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堯沈璧於河,榮光出河,休氣四塞。——道光本《開元占經》7,《御覽》15,《事類賦》6

※堯時,榮光出河,休氣四塞。龍御甲,赤文綠字,甲似龜背,五色也。——《李嶠雜詠120首第二坤儀》注。

◇知北遊按:“龍”後脫“馬”字,“御”當作“銜”。

※帝堯即政,榮光出河,休氣四塞,龍馬銜甲,赤文綠色,甲似龜背,五色,有列星之分,政之度,帝王錄紀,興亡之數。

注:龍形像馬,甲所以藏圖也,其文赤而綠。——《藝文類聚》11。《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并輯入《握河紀》。

〇堯時甘露降。——《御覽》12,又872

〇帝堯即政七十載,景星出翼。——《御覽》80,872,《天中記》2,《藝文類聚》1,《唐類函》2,《格致鏡原》2.《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集緯》輯入《握河紀》。

△鳳皇止庭,朱草生郊,嘉禾孳連,甘露潤液,醴泉出山,修壇河洛。——《御覽》80.《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集緯》輯入《握河紀》。

帝堯即政七十載,景星出翼,鳳凰止庭,(鄭玄注曰:翼,朱鳥宿。)朱草生郊,嘉禾孳連,甘露潤液,醴泉出山。(朱草可以染服者。嘉,美也。《書序》曰:唐叔得禾,異畝同穎。此注之為孳連,醴亦甘。)修壇河、雒,榮光起河,休氣四塞,(休,美也。榮光五色從河出,美氣四塞,炫燿熠熠也。)白雲起,回風搖,龍馬甲,赤文綠色,(龍形像馬也赤熛怒之使也。甲所以藏圖,赤文色而綠地也。)臨壇止霽,吐甲圖而䠠。(齊,止也。䠠音帶,去也。)——《御覽》8061893,《唐類函》24,《天中記》55,《事詞類奇》128。《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集緯》輯入《握河紀》。

【校勘】按:《事詞類奇》1“雲起”下有“河”字,“搖”下有“落”字。

※帝堯即政七十載,甘露潤澤,醴泉出山,榮光出河,休氣四塞。——《初學記》9,《唐類函》2425

※堯時嘉禾孳連。——《和漢年號字鈔上》引《東宮切韻》。

※堯即政七十載,德政清平,比隆伏羲。鳳皇巢於阿閣驩林。景星出翼軫,朱草生郊,嘉禾孳連,甘露潤枝,醴泉出山。修壇河洛,榮光出河,休氣四塞。——《路史·後紀》9,《繹史》9,《御覽》873,《格致鏡原》69.《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堯即政七十年,鳳皇止庭。伯禹拜曰:昔帝軒題象,鳳皇巢阿閣。——《路史·後紀》5注引作《握河紀》,《御覽》915,《唐類函》190.

【校勘】《御覽》“昔”作“黃”,“題”作“提”。《唐類函》“昔”作“黃”,“題象”作“轅氏”。按:同類文在於《我應》。

※堯即政七十載,鳳皇止庭,巢阿閣讙樹。——《藝文類聚》99,《唐類函》190,《格致鏡原》77,《詩·大雅·生民》疏引作《握河紀》。

※堯即政,鳳凰巢阿閣。——《開元占經》115

※帝堯即政七十載,鳳皇止庭,巢阿閣讙樹。

◎注:阿,屋榮名。——《天地瑞祥志》18.

※堯時,朱草生郊。

◎注:可以染敷。——《和漢年號字鈔》中引《東宮切韻》。

〇堯率群臣,東沈璧於洛,退候,至於下稷。赤光起,玄龜負書出,赤文成字。

◎宋均注曰:稷,讀曰側。——《初學記》69,《唐類函》2025,《淵鑒類函》40,《天中記》10.《黃氏逸書考》、《集緯》并輯入《握河紀》。

【校勘】《初學記》9“堯”作“朕”,“洛退候至”作“洛河良俟”。《唐類函》“退候至”作“河良俟”。

※堯沈璧於雒,玄龜負書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壇。——《藝文類聚》99,《初學記》6,《唐類函》20,《事詞類奇》29.《黃氏逸書考》輯入《運衡》。

【校勘】《唐類函》“書”作“圖”。

※堯沉璧于洛,玄龜負書出,於背上赤文朱字。止壇,又沉璧於河。黑龜出,赤文題。——《初學記》30,《藝文類聚》99,《御覽》931,《事類賦》28,《唐類函》189.《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握河紀》,《黃氏逸書考》輯入《運衡》。

【校勘】《御覽》“上”作“中”,“又”作“場”。《藝文類聚》“上”作“甲”。

堯沈璧於洛,赤光啟,有靈龜負書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壇。——《路史·後紀》10注,《御覽》873,《事詞類奇》6.《緯攟》輯入《握河紀》。

【校勘】《御覽》“啟”作“起”。《事詞類奇》“靈”作“玄”。

唐帝沈璧於洛水,龜負書出,有甲赤文成字,止壇也。——《開元占經》120.《黃氏逸書考》輯入《運衡》。

堯沈璧於雒,玄龜負書出,背甲赤文成字,止壇。——《天地瑞祥志》18,元弘相傳本《五行大義》4背記。

堯德清平,乃沈璧於河,白雲起,回風搖落。——《御覽》8806872,《初學記》1,《天中記》1

堯沈璧於河,白雲起。成王觀於河東,雲至。——《藝文類聚》9984,《唐類函》165.

〇堯勵德匪懈,萬民和欣,則龍馬見,其身赤色,龜背,袤廣九尺,五色,頦下有紅赤文似字。

◎注云:龍形象馬,赤熛怒之使。甲所以藏固。王者有仁德,則龍馬見也。其文赤色而綠比也。——《開元占經》118.《文選·赭白馬賦》注。《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并輯入《握河紀》。

【校勘】按“固”當作“圖”。《文選注》“比”作“地”。

〇醴,甘也,取名醴酒。——《御覽》873,《格致鏡原》22,《清河郡本緯書》。

◇知北遊按:此當是正文“醴泉出山”的注文,不當列為正文。

〇文命盛德,俊乂在官,醴泉出山。——《御覽》873,《後漢書·光武紀》注。《古微書》、《玉函山房輯佚書》、《緯攟》并輯入《握河紀》注;《黃氏逸書考》輯入《考河命》。

【校勘】《後漢書注》“山”作“也”。

〇文命咸德,俊乂在官,則朱草在郊。——《御覽》873,《事詞類奇》24.

※文命得成,俊乂在官,則朱草生郊。——《占經》112,《路史·發揮》5.

【校勘】《路史》“得成”作“德成”,“則”作“而”,無“郊”字。

〇稷為大司馬,舜為太尉。——《御覽》209,《通典》20.

【校勘】按:同文在於《握河紀》。

〇建黃授正改朔。——《文選·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注。《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考河命》。

〇帝舜云:朕惟不乂,百獸鳳晨。

◎注曰:百獸率舞,鳳皇司晨鳴也。——《御覽》915,《藝文類聚》99,《唐類函》190,《天地瑞祥志》18,《玉海》199.《黃氏逸書考》輯入《考河命》。

舜沉璧於河,榮光休至,黃龍負卷舒圖,出入壇畔。——《藝文類聚》98,《唐類函》198,《御覽》929,《後漢書·襄凱傳》注。

※舜沉璧,黃龍負卷舒圖,出壇畔,赤文綠字也——《開元占經》120.

堯使禹治水,禹辭:“天地重功,帝欽擇人。”帝曰:出,爾命圖爾乃天。禹臨河觀,有白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表曰:文命治淫水。授禹河圖,去入淵。

◎注:言天使汝治水,非我。表,安也,言曰文治滛決之水。河圖,謂括地象——《御覽》872.《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并輯入《握河紀》。

◇知北遊按:《集成》“淫”作“滛”。“授禹”作“臣”,據《御覽》原文校改。注文“安”疑當作“言”;“文”後當脫“命”字。

伯禹在庶,四岳師舉薦之帝堯,握括命不試爵授司空。伯禹稽首讓於益歸。帝曰:何斯若真,出爾命圖示乃天。伯禹曰:臣觀河,伯面長人首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臣河圖。䠠入淵。伯禹拜辭。

◎注:伯,官稱,禹號也,因為德諡。庶,庶人也。四岳,四方諸侯也。師,眾也。薦,進也。禹握括地象,天已命之,故不復試以官,司空於周為冬卿,掌制國之五溝,行導水之事。稽首,拜首至[]賢者堯臣,歸讀曰夔也。何不聽讓之辭。斯,此也。若,汝也。此汝真其人。爾,汝也。禹方讓隱之,故言出汝所天命也。圖,括地象。示讀曰祇,祇,是也。乃天使汝治水,非我也。觀河,觀於河水也。河圖,謂括地象。䠠,去也。音帶。禹將行,故拜去。——《御覽》82.《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宋忠曰:歸,即夔之歸鄉,乃今之秭歸縣地,有夔鄉,夔封於此。——《路史·後紀》11

△伯禹曰:臣觀河,百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臣河圖,入淵,伯禹拜辭。——《御覽》82、《路史·後紀》12注,《藝文類聚》11,《書鈔》2,《唐類函》24.《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注:觀河,觀於河水也。河圖,謂《括地象》。,去也,音帶。禹將行,故拜去。

【校勘】《藝文類聚》“百”作“伯”,“人”下有“首”字,“出”下有“水”字。《路史》“百”作“伯,無“面長”二字,“人”下有“首”字。◇知北遊按:“河”下的“百”或“伯”字均“白”字之誤。

※禹理洪水,觀于河,見白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圖而還于淵。——《淵鑒類函》36、《西園史馀》.

〇禹治水,天錫玄珪,告厥功成也。——《天地瑞祥志》17

〇禹觀於蜀河,而授綠字。——《繹史》11

◇知北遊按:“蜀”乃“濁”字之誤,《握河記》已經輯入,此條當刪。

〇皋陶於洛見黑書。——《路史》。

◇知北遊按:《毛詩正義》卷十六《大雅·文王》疏引鄭玄《六藝論》“書”作“公”。

〇夏桀無道,枉矢射。——《御覽》875、《開元占經》86

〇桀為無道,地吐黃務。——《淵鑒類函》15878、《格致鏡原》4、《事類賦》3、《事詞類奇》2、《繹史》14、《開元占經》101

【校勘】《事類賦》、《事詞類奇》無“為”字。

桀無道,地吐黃務,是濛也。——《開元占經》101

【校勘】按《中候疏證》以“是濛也”三字為注文。

〇夏桀無道,天雨血。——《開元占經》3、《天地瑞祥志》17.《黃氏逸書考》輯入《雒予命》。

〇夏桀無道,殺關龍逢,滅皇圖,壞亂紀綱,殘賊天下,賢人逃,日傷。——《開元占經》6、《書鈔》41.《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雒予命》。

〇夏桀無道,山亡土崩。——《御覽》877.《黃氏逸書考》輯入《雒予命》。

△殷紂時,十日雨土於亳,紂徑滅國。——《御覽》877、《格致鏡原》4.《黃氏逸書考》輯入《雒師謀》。

〇山崩水潰,納小人。——《占經》99、《五行類事占》6.

〇玄鳥翔水遺卵,娀簡易拾吞生契,封商,後萌水易。——《路史·後紀》9注。

◎注云:易,疑浴。娀簡在水中浴而吞卵,生契。後人當天應嘉,乃以水易為湯。

◇知北遊按:“娀簡易”即有娀氏簡狄,“易”、“狄”音近通假。

玄鳥翔水,遺卵于流,娀簡拾吞,生契封商。——《古微書》。

〇桀後十三世生主癸,主癸之妃曰扶都,見白氣貫月,意感,以乙日生湯,號天乙。——《古微書》。

◇知北遊按:“桀”當作“契”。

〇天乙在亳,東觀乎雒,黃魚雙躍出,黑鳥隨魚,化為黑玉也。——《文選》31《雜體詩》注。

天乙東觀洛,黃魚雙躍出,黑鳥隨魚,化為黑玉也。——《天地瑞祥志》17.

〇天乙在薄,夏桀迷惑,諸鄰國襁負歸湯。——《文選》56《石闕銘》注。

〇天乙在亳,諸鄰國襁負歸德。東觀於洛,習禮堯壇,降三分沈璧,退立,榮光不起,黃魚雙躍,出濟于壇。黑鳥以雄隨魚亦止,化為黑玉,赤勒曰:“玄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三年天下悉合。”——《天地瑞祥志》10、《格致鏡原》32、《書鈔》38.

天乙在亳,諸鄰國襁負歸德。東觀乎洛,降三分沈璧,黃魚雙躍,出濟于壇,化為黑玉,赤勒曰:“玄精天乙受神福,伐桀克。”——《類聚》12、《唐類函》24.


21.雜篇(下)

〇湯沈璧於河,黑龜出,赤文題。——《占經》120.《黃氏逸書考》輯入《雒予命》。

〇湯牽白狼,握禹錄。——《類聚》99、《唐類函》194.

〇湯沈璧於洛水,黃魚雙躍,出濟於壇。元鳥隨魚出示生,化為玄玉,赤勒:“玄精天乙受神命代天下服。”——《占經》120、《御覽》804、《事詞類奇》22.

◇知北遊按:“元鳥”當作“玄鳥”。“玄精天乙受神命代天下服”一句有脫誤,當作“玄精天乙受神[],命伐[],天下服”

◎注云:黃,土色,明上歸鴻。玄鳥,叶光紀之使。天乙,湯名。天命之伐桀也。

◇知北遊按:“明上歸鴻”一句不辭,當作“明土歸湯”,謂表明土地將歸湯所有。

〇十日鬥,紂焚。——《漢魏遺書鈔》。

【校勘】按《漢魏遺書》作“殷紂時十日鬥,雨土於亳,紂焚國滅。”

〇紂末年雨石,皆大如甕。——《古微書》。《黃氏逸書考》輯入《雒師謀》。

〇殘賊天下。

◎注:刑法峻也。——《唐類函。》

〇王即田雞水畔,至磻溪之水,呂尚釣于厓。王下拜,曰:“切望公七年,乃今見光景于斯。”尚立變名,答曰:“望釣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呂佐旌。德合昌來提,撰而雒鈐報在齊。’”

◎宋均曰:旌,理也。——《文選》40《勸進箋》注、34《七啟》注、《御覽》807、《類聚》1083、《唐類函》24165、《格致鏡原》32、《事詞類奇》22、《路史·後紀》4注、《事類賦》9.《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雒師謀》。

【校勘】《類聚》83“旌”作“檢”,作注“檢,相也。”《事詞類奇》作“渭濱”。《路史》“王”作“文王”,“呂尚”作“太公”,“下”作“趨”。◇知北遊按:“德合昌來提”當作“德合于今昌來提”。

〇周文王作豐,一朝扶老至者八十萬戶,草居陋然,歌即曰:“鳳皇下豐”也。——《御覽》915.

【校勘】按同文在於《雒師謀》。

〇周文王為西伯,季秋之月甲子,赤雀銜丹書入豐鎬,止於昌戶。乃拜稽首受,取曰:“姬昌,蒼帝子,亡殷者紂也。”——《御覽》24.

◇知北遊按:“取”當作“最”,要者也,“最曰”即主要是說。

季秋,赤雀銜丹書入豐,止於昌戶。昌拜稽首受,最曰:“姬昌,蒼帝子。”

◎注:最,要者也。——《類聚》1099)、《唐類函》247192)、《繹史》19、《格致鏡原》78、《御覽》922.

【校勘】按同文在於《我應》。《唐類函》7“書”下有“集周之庭”四字。《御覽》“戶”作“前”。

〇存賞白首。——《書鈔》83、《唐類函》。

〇太公釣于磻溪,夜夢北斗神,告以伐紂之意。——《廣博物志》、《天中記》。《黃氏逸書考》輯入《雒師謀》。

〇文王廢伯邑考,立發為太子。王曰:“修我度,遵德紀。”後恒稱太子發。——《初學記》10、《唐類函》30.

【校勘】《初學記》無“太子發”之“發”字。

〇廢考立發為太子。

◎鄭玄曰:定王業也。——《御覽》145.《黃氏逸書考》輯入《我應》。

〇我終之後,恒稱太子。——《御覽》146.

◎注:終,卒。恒,常也。稱太子者,明非諸侯,王事未定矣。

※太子發以紂存三仁,附即父位,不稱王。

注:武王名也。三仁,箕子、比干、微子。文王得赤雀丹書,故號以應天道,未成而崩。武王以天誅未行,謙不自成,故稱太子,發若父業有不成者而將軍。——《御覽》146

予稱太子發,明慎父以名卒考。——《御覽》146

注:予,我也。父死曰考。文王命武王,我終之後,恒稱太子者,明慎文王之命也。君存稱世子,薨稱太子,既葬稱子,逾年稱公,今逾年而稱太子,發若父業有不成者而將軍。

〇太子發以紂存三仁附,即位不稱王,渡於盟津,中流受文命,待天謀。白魚躍入王舟,王俯取魚,長三尺,赤文,有字題目下,名授右。有火自天出於王屋,流為赤烏五至,以穀俱來。赤烏成文,雀書之福。——《御覽》84164)、《史記·封禪書》《索隱》、《後漢書·光武紀》、《類聚》10122124.《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合符后》。

◎注:三仁,箕子、比干、微子也。右,助也。天告以伐紂之意,是其助也。流,行也。五至猶五來。文王得赤雀丹書,今武王致赤烏,俱應周尚赤,故言成文也。

【校勘】《史記》“出”作“止”。

※武王發渡于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船,王俯取魚,長三尺,有文王字。——《類聚》10.

周武王渡於盟津,中流白魚躍入王舟,王俯取魚,長三尺,赤文有字曰:“”,曰:“姬發遵昌”王燔以告天,有火自天流為赤烏。——《占經》120、《天中記》56.

注:孟津,河南津名也。右,助。天告以伐紂之意。姬,周姓。遵,循也。昌,文王名。言武王之業也。

【校勘】《天中記》“太”作“天”,無“有”字,“屋”下有“流”字,無“赤”字,“烏”下有“其色赤,其聲魄”六字。

周太子發渡孟津,有火自天止王屋,為赤烏。——《類聚》99、《御覽》920、《事類賦》19、《唐詩》192、《天中記》59.《黃氏逸書考》輯入《合符后》。

【校勘】《事類賦》無“有”字,“天”作“上”,“止”作“復於”,“屋”下有“流”字。

有火自上復于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類聚》99、《御覽》920、《唐類函》192、《玉海》199、《事詞類奇》27。《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合符后》。

【校勘】《事詞類奇》“上復”作“天止”。

〇維王既誅崇侯虎,諸侯貢,萬民咸喜。

鄭玄曰:王,文王也。貢,貢國異物色也。——《御覽》467.《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我應》,《黃氏逸書考》輯入《雒師謀》。

〇發行誅紂,旦弘道也,是七百年之基驗也。——《禮記·檀弓》疏。

〇文物成德,俊乂在官,朱草生郊。——《五行類事占》4.

〇周公泥璧,玄龜青純。——《五行類事占》2.

〇尚受命,發行誅,旦弘道。——《詩·小雅譜》疏。

〇成王觀于河,沈璧,禮畢且退,至于日旴,榮光幕河,青雲浮洛,赤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初學記》10.《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合符后》。

◇知北游按:《初學記》10無此文。《文選·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榮光塞河”李注:“《尚書中候》曰:‘成王觀於洛河,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昧,榮光並出幕河。’”《宋書·符瑞志上》:“武王沒,成王少,周公旦攝政七年,制體作樂,神鳥鳳凰見,蓂莢生。乃與成王觀於河、洛,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昧,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吐之而去。”即本《尚書中候》之文。又見《今本竹書紀年》。以此,輯文中“旴”當作“昧”。

※成王觀於洛河,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昧,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洛,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吐之而去。——《文選·詣建平王上書》注、《天中記》1、《玉海》195、《清河郡本緯書》。《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合符后》,《集緯》輯入《摘雒戒》。

王觀於洛河,沈璧,禮畢,王退。俟至於日昧,榮光並出幕河,青雲浮洛,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吐之而去。——《天中記》9、《初學記》6、《玉海》195.《黃氏逸書考》輯入《合符后》。

【校勘】《初學記》“畢”下有“且退”二字,“光”下有“并”字,“青雲”之上有“沈璧”二字,“元”作“玄”。◇知北遊按:作“元”乃清人為避諱改“玄”為“元”。

王沈璧于河,禮畢退。至日昧,榮光幕河,青雲浮洛。——《御覽》62873、《玉海》195.

青龍銜玄圖。——《御覽》929.

〇周成王舉堯舜禮,沈璧河,白雲起,而青雲浮至,乃有蒼龍負圖臨河也。——《御覽》8、《路史·餘論》6.《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校勘】《路史》“舜”下有“之”字,“璧”下有“于”字,無“至”字,無“也”字。

〇嘉禾莖長五尺,三十五穗。——《御覽》873.《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摘雒戒》,《集緯》輯入《握河記》。

〇周公攝政七年,制禮作樂。[乃与]成王观于洛,沈璧。礼毕,王退,有玄龜,青純蒼光,背甲刻書,上躋于壇,赤文成字,周公寫之。——《御覽》931、《初學記》30、《唐類函》198、《事類賦》28、《玉海》199、《事詞類奇》29、《藝文類聚》99、《格致鏡原》94.《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摘雒戒》。

周公攝命七年,歸政成王,沈璧於河,榮光幕河,青雲浮至,青龍銜玄甲臨壇,吐圖而去。——《開元占經》120(敦煌遺書《祥瑞圖說》殘卷)。《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注云:周公攝政,歸美成王,制禮作樂,天下治和。榮光五色,從河水出,幕覆其上,浮雲從榮光中來。青龍者,蒼帝靈威仰之使也。玄甲,所以裹圖也。

周公沈璧,玄龜青純。

注云:何休解:純,緣也,謂純緣于歲龜也。含光刻背甲書,止濟於壇,赤文綠字。周公視,周公乃視龜,留不去。周公援筆,以世文而寫之,書成文消,龜去。——《開元占經》120.

※周公援筆,以時文寫之。——《唐類函》107、《初學記》21、《格致鏡原》37、《事類賦》10.《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〇周公歸政於成王,太平制禮,鸞鳥見。——《類聚》99、《御覽》916、《唐類函》190、《繹史》25.《玉函山房輯佚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周公歸政於成王,鸞鳥鳳凰。——《開元占經》115.

※周公歸政於成王,太平則鸞鳥見也。——《天地瑞祥志》18.

〇周公歸政於成王,天下太平,制禮作樂,鳳凰翔庭。成王援琴而歌曰:“鳳凰翔兮於紫庭,何德兮以感靈,賴先王兮恩澤臻,于胥樂兮民以寧。”——《事詞類奇》27、《潛確類書》。

◇知北遊按:原輯文“援”作“挨”,“先”作“完”,誤,據《宋書·符瑞志上》改。

〇周公作樂而治,蓂莢生。——《御覽》873.《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〇周公旦即攝七年,鸞鳳見,蓂莢生,青龍銜甲,玄龜背書。——《廣博物志》49.《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〇高陽氏尚赤,以十一月為正,薦玉以赤繒;高辛氏尚黑,以十三月為正,薦玉以黑繒;陶唐氏尚白,以十二月為正,薦玉以白繒。——《通典》55、《宋書·禮志》引作《易通卦驗》或《詩推度災》。《黃氏逸書考》輯入《敕省圖》。

△有虞氏尚赤,以十二月為正。夏后氏尚黑,以建寅為正。——《通典》55.《黃氏逸書考》輯入《敕省圖》。

【校勘】按十二月者,十一月之訛也。依三正說則尚赤者十一月為正也。

〇維歲二月,侯在東館,歎曰:“於戲仲父,寡人聞古霸王封太山,刻石紀號,立顯象。今寡人名為何君?”

鄭玄注曰:維,辭也。侯,齊桓公。館,舍。——《御覽》536.《黃氏逸書考》輯入《準讖哲》。

【校勘】按《中候疏證》云:錫瑞案,鮑刻《御覽》作“候”是也,逸本作“侯”者誤。

◇知北遊按:原輯文作“候”,非是。根據鄭玄注“侯,齊桓公”,則作“侯”者是。蓋齊國國君雖然謚稱“公”,然其爵位為“侯”,故《左傳》多稱“齊侯”。皮錫瑞說蓋誤,故修訂。

〇維天降紀,秦伯出狩,至於咸陽,天振大雷,有火下,化為白雀,銜籙集於公車。——《御覽》922、《類聚》99、《初學記》1、《淵鑒類函》8、《事類賦》19、《唐類函》4192.

【校勘】《藝文類聚》“秦”作“泰”,“振”作“震”。《初學記》“陽”作“陵”,“火”下有“流”字。《淵鑒類函》“維”作“雜”,“伯”作“穆公”,“陽”作“陵”,“雷”下有“下”字,無“下”字,“籙”作“綠”。《事類賦》“秦”作“太”,“車”下有“書曰太伯霸也”六字。《唐類函》“伯”作“穆公”,“有火下”作“下有火”,“籙”下有“丹書”二字。

◇知北游按:作“泰”、“太”均誤。原文當作“秦伯”,即秦穆公。全文見下條。

※秦穆公出狩,至于咸陽,日稷庚午,天震大雷。有火下,化為白雀,銜籙丹書,集於公車。公俯取其書,言繆公之霸也,訖胡亥秦家世事。——《天中記》58、《繹史》54.

【校勘】《繹史》“秦”上有“維天降”三字,無“日稷庚午”四字,“有火下”作“下有火”,無“其”字,“繆”作“穆”。

※秦穆公出狩,天震大雷下有火,化為白雀,銜丹書,集於公車。——《開元占經》102、《類聚》2、《御覽》13872、《天中記》2、《唐類函》174、《事詞類奇》2、《書鈔》139152.

【校勘】《御覽》872、《天中記》、《事詞類奇》“車”下有“曰秦伯霸也”五字。《書鈔》139“穆”作“繆”,“化”作“流”。152無“火”字,“公”下有“之”字。

〇秦失金鏡。

注曰:金鏡,喻明道。——《上令義解表》。

【校勘】按同類文在於《考靈曜》。

〇桓公欲封太山,管仲曰:今比目之魚、鳳皇麒麟不至,未可封也。——《天地瑞祥志》18.

桓公欲封泰山,管仲曰:昔者聖王功成道格,符瑞出,乃封泰山。今比目之魚不至,鳳皇不臻,不可封也。——《類聚》99、《唐類函》198、《清河郡本緯書》。《黃氏逸書考》輯入《準讖哲》。

昔古聖王,功成道治,符出,乃封泰山。今比目之魚不至,鳳皇不臻,麒麟遯,未可以封。

鄭玄云:比目魚,東方異氣所生,其名曰鰈。——《初學記》13、《類聚》39、《唐類函》84.《黃氏逸書考》輯入《準讖哲》。

自昔古帝王,功成道治,符瑞出,乃封泰山。今比目之魚不至,鳳皇不臻,麒麟遯,未可以封。——《古微書》。

〇齊桓公封禪,謂管仲曰:“寡人日暮,仲父年艾。”——《古微書》。

〇帝王將興,比目魚出。

鄭玄注:比目魚曰東鯀。——《天中記》56、《格致鏡原》92、《廣博物志》49.

◇知北遊按:鄭玄注文有脫誤,當作“比目魚曰鰈,東方異氣所生。”

〇自號之王霸,姓有工。

注曰:項羽為西楚霸王。工,項字之側。——《御覽》87.《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霸免》,《黃氏逸書考》輯入《顗期》。

〇卯金刀帝出,復堯之常。——《公羊傳·哀公十四年》疏。《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霸免》,《黃氏逸書考》輯入《凱期》。

〇諸侯曰霸。

注:霸,把也,把天子之事也。——《禮記·祭義》疏。《黃氏逸書考》輯入《霸免》。

〇用玉律,唯二至乃候,靈台用竹律,十六候,四各如其曆。若非氣應,是動觸及,為風所動者,其灰聚而不散。若是氣應,則灰飛上薄。——《樂書要錄》。

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許箋墓誌》。

用玉律為律以候之。——《通考》125.

〇魚者水精,隨流出入,得申朕意。

注:《春秋璇璣樞》曰:‘魚無足翼,紂如魚,乃討之’是也。紂雖有臣,無益於股肱,若魚雖有翼,不能飛。——《儀禮·有司徹》疏。《黃氏逸書考》輯入《合符后》。

【校勘】按《十三經註疏校勘記》云:“毛本‘朕’作‘侯’”。

〇麒似大麋,一角;麟似馬而無角,赤目。——《路史·馀論5》。

〇無易樹子。

注云:樹子,適子。——《詩·小雅·白華》疏。《玉函山房輯佚書》輯入《霸免》,《黃氏逸書考》輯入《準讖哲》。

〇天能有變,厥災為土,論山崩谷滿川枯。——《開元占經》67.

〇中能垂公輔謀。——《開元占經》67.

〇黃河千年一清,聖人千年出世。——《三論玄義撿幽集》2.

鄭注曰:重華,舜名。——《書序》疏。《黃氏逸書考》輯入《考河命》。

鄭注:依《運斗樞》,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書序》疏。

〇五帝座:帝鴻、金天、高陽、高辛、唐虞氏。——《書序》疏。

◇知北遊按:此亦當為鄭玄的注文。

鄭注:昭王之時,鼓鐘之詩所為作。——《詩·小雅·鼓鐘序》疏。《黃氏逸書考》輯入《握河紀》。

〇以赧為然。

鄭玄云:然,讀為赧。——《史記·周本紀》索隱。《黃氏逸書考》輯入《摘雒戒》。

◇知北遊按:《史記索隱》云:“《尚書中候》以‘赧’為‘然’,鄭玄云‘然讀曰赧’”,根據鄭玄的注文可知,《索隱》衍“以”字,當云“《尚書中候》‘赧’為‘然’”,即《尚書中候》是將周赧王寫作“周然王”,鄭玄注云“然讀為赧”。故此正文當作“周然王”,下列鄭注“然讀為赧”。

〇日角

鄭注曰:日角,謂庭中骨起,狀如日。——《後漢書·光武紀》

宋均注曰:順斗機為政也。——《文選·長楊賦》注。

◇知北遊按:此當是宋均為《握河紀》“昔帝軒提象,配永循機”之“循機”作的注,原文當為:“循,順也,順斗機為政也。”

2001311初稿

2014919修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