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认为,我的孩子从小没因为吃饭发过愁,家里吃饭又注意荤素搭配,还专门给孩子准备了维生素咀嚼片,我的孩子看起来胖乎乎,一定不会营养不良。可是家长忽略了一点,单一营养过剩也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 给孩子补充过量的微量元素,不仅会给他的脏器造成额外的代谢负担,甚至会造成孩子性早熟、不长个、提前发育等问题。那么该如何判断孩子体内的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或者补充过量?家长又该如何科学为孩子补充营养呢? 一、搭建身体房子的“微量元素” 家长认识中的“微量元素”,其实包括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种。今天主要介绍的有钠、钾、钙、铁、铜、锌、磷、镁、碘、硒10种。 钠、钾:调解宝宝体液酸碱平衡,参与蛋白质代谢,维持神经健康和心跳规律; 钙:宝宝骨骼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也是神经传递、肌肉收缩、血液凝结等所需元素; 铁:宝宝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重要部分; 铜:宝宝体内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催化血红蛋白的形成; 锌:脑细胞生长的关键,也是免疫器官胸腺发育的营养素; 磷:组成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成分,也是骨骼牙齿的重要构成材料; 镁:宝宝体内主要的阳离子,参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与肿瘤发生有关; 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的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 硒:具有抗癌、抗氧化、增强身体抵抗力等作用。 二、这些“微量元素”,你补对了吗? 1.钠 缺乏表现:头晕,口渴;厌食,恶心;尿少;口唇、皮肤干燥;新生儿还可能因为低钠造成抽搐,甚至昏迷。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钠摄入量为500mg,7岁是1000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母乳、奶粉中都含有钠,为婴儿制作辅食添加适量的盐中也含有钠,而由其他疾病造成的儿童低钠血症应该治疗原发疾病。 过量危害:会造成婴儿肾衰竭;造成体内钾流失;导致骨质疏松;增加患感冒几率。 2.钾 缺乏表现:全身无力、疲乏;心跳过速、心律不齐;肠胃蠕动缓慢,加重厌食;严重缺钾还有可能导致宝宝呼吸肌麻痹死亡。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钾摄入量为700mg,7岁是1500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黄豆、绿豆、黑豆等豆类中富含钾元素,但要注意尿酸过高引发痛风;香蕉、橘子是含钾较高的水果,但要注意不能过量。 过量危害:造成心动徐缓、心律失常;宝宝四肢口腔周围有麻木感,对肌肉的毒性作用可引起四肢瘫痪、呼吸停止等 3.钙 缺乏表现:囟门闭合晚;出牙晚;烦躁,夜啼;鸡胸、驼背、O型腿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钙摄入量为400mg,7岁是800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多晒太阳、增加户外运动;补充维生素D;母乳宝宝6个月内一般不会缺钙,之后可以添加含钙高的米粉做辅食;年龄较大的宝宝每天保证摄入250ml牛奶。 过量危害:身体浮肿、便秘、消化不良;影响视力、心脏功能;限制大脑发育;骨骼钙化,孩子长不高等 4.铁 缺乏表现:眼球发蓝,贫血;食欲减退、不爱吃饭;哭闹、精神萎靡;损伤神经系统,影响认知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铁摄入量为10mg,7岁是12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多吃动物肝脏,其中猪肝含铁量最高,鸡肝最低;蛋黄、瘦肉、绿叶蔬菜、菌藻类、鱼虾等含铁量也较高 过量危害:影响铁锌铜等代谢;出现消化道出血、肠穿孔、腹膜炎等;损伤神经系统,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肿瘤等 5.铜 缺乏表现:贫血;发育不良、生长缓慢;运动功能低下,智力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皮肤苍白、脱发、发质黄、白发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铜摄入量为0.6mg,7岁是1.2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肝脏、鱼类、牡蛎、坚果中含有丰富的铜;黄油、面包、麦麸等也是含铜量较丰富的食材 过量危害:头晕、恶心等中毒反应;急性溶血、血红蛋白降低;脑组织病变、脑共济失调等 6.锌 缺乏表现:厌食、食欲不振;口腔溃疡、地图舌;视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智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锌摄入量为8.0mg,7岁是13.5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食用牡蛎、瘦肉、花生核桃、鳕鱼、秋刀鱼、黄豆、玉米等含锌量较高的食物 过量危害:影响钙、铜、铁的吸收;干咳、头痛、头晕、高热、寒战;食欲不振、呕吐;肾功能减退、肝中毒等 7.磷 缺乏表现:牙齿骨骼发育不正常,骨质疏松、软弱无力、软骨病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磷摄入量为300mg,7岁是700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牛奶、鸡蛋、瘦肉、鱼虾、豆腐、花生、海带等 过量危害:几乎所有的食物均含有磷,所以人体中一般不缺少磷,过量补充却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低血钙症,手足抽搐、惊厥等 8.镁 缺乏表现:眼角抽动、面部痉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手脚抽搐,呼吸暂停,大小便失禁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镁摄入量为70mg,7岁是250m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饮食不要过于精细,多食用粗粮、坚果、海带、紫菜,尤其是绿叶蔬菜中,镁的含量很高。 过量危害:比较少见。影响钙的吸收;肾功能损害等。 9.碘 缺乏表现:甲状腺肥大、增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智力低下,聋哑;神经系统损伤,智力低下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碘摄入量为50μg,7岁是90μ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母乳喂养;海带、紫菜、海鱼;含碘的婴儿配方食品;使用碘盐烹调。 过量危害:甲状腺肿、高碘性甲亢;脑容量减轻,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等。 10.硒 缺乏表现:疲劳乏力、面色苍白、心慌、心跳过速;骨节粗大,身材矮小,成年后丧失劳动能力等。 补充标准: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0.5岁-1岁宝宝硒摄入量为20μg,7岁是35μg,逐年递增。 补充方法:猪肾、鱼、海虾、海蜇皮、鹌鹑蛋、鸡蛋黄、茴香、芝麻、杏仁等含硒量较高的动植物食材。 过量危害:急性硒中毒,呼蒜气、流口水、呼吸衰竭;指甲变厚,肢端麻木,偏瘫等。 本文的信息量较大,各位宝妈如果一时间消化不了,可以在为孩子补充“微量元素”时把握以下原则:“缺则补,遵医嘱,重食疗,不乱补。”意思就是说,在为宝宝补充之前先通过检测微量元素的方式查出缺失的短板,再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对策;食疗的方式更加健康,不容易出现补充过量的情况,宝爸宝妈可以参照执行。
|
|